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曾遗命姜维次于魏延断后。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刘禅对诸葛亮的遗命照做了,那么姜维就能够直接坐上诸葛亮的位置,成为整个蜀军的统帅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诸葛亮乃是先帝亲命的顾命大臣,又有足够的资历、地位震慑蜀中各族,才能够坐稳自己的丞相大位。姜维一个陇西降将,功绩不及军中诸将,身份地位更非无人可敌,如何能够服众?
所以,诸葛亮还得留下蒋琬、费祎接替他的位置。这样一来,姜维实际上受到了巨大的制约,受到朝中各派的打压,这般夹缝中生存,姜维还能够发动数次北伐,实属不易。当然,姜维每每想要兴兵伐魏,所率之兵从未超过万人。由此可见,才能尚不及诸葛亮的姜维,如何能够做到诸葛亮都未能完成之事?
可叹姜维,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旧能够成为魏国的心腹大患。《三国志》中记载了姜维的洮西大胜:“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对魏国来说,让只有自己十分之一人口的蜀国偷去了这么一场胜利,实在是十矿打一矿的耻辱事件。所以,在魏国的伐蜀诏才会有这样几段话:“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姜维虐用其众,曾无废志。”“蜀所恃赖,唯维而已。”“若擒维,便当东西并进,扫灭巴蜀也。”在魏国看来,只要搞定了姜维一人,蜀国就不足为虑。
于是乎,浩浩荡荡的伐蜀之战开始了。司马昭派遣了三名得力干将率兵出征,这三人乃是魏国的新兴之才钟会、邓艾和诸葛绪。面对魏国三路兵马来袭,姜维硬生生地化腐朽为神奇,将必败的战争打得有声有色。彼时汉中虽然失陷,但姜维率主力部队撤回蜀中,死守剑阁阻挡住魏军进攻。纵使钟会大才,也无法突破姜维的防线。灭蜀大计几乎破产。要不是邓艾神来之笔穿越阴平小道,偷袭成都得手,恐怕蜀国还真能够再撑许久。
当魏军开进成都,占据整个益州的时候,普通人恐怕已经放弃扶持汉室的念头了。姜维是怎么想的呢?他还有一个逆天改命的大计划。姜维看出魏军两员大将钟会和邓艾相处不快,而钟会此人颇有野心,自视甚高,必定会造反,汉室便有复国的希望。于是,姜维密奏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看人的眼光是精准的,可钟会的实力却是被他给高估了。在劝说钟会杀害邓艾,起兵造反成功后,姜维没想到魏军将士竟不愿意追随钟会,反过来造钟会的反。于是乎,钟会和姜维一同被兵士杀害,蜀国最后的希望也就泯灭了。
根据《三国志》里的记载:“维死时见剖,胆大如斗。”当年意气风发的将军,胆大包天的主也扶不起阿斗,撑不起复兴汉室的重任,最终死在小兵的手下,真是可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