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某天,我们驾车去某地,只需要告知汽车目的地,无需任何操作,汽车即可带我们到达。
公路上的车辆,有序的排着队疾驶,却看不到司机的身影。
这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2038年真实的场景。
二
无人驾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安全性。交通事故多数是人为造成的,每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无人驾驶技术以机器智能取代人的不稳定行为,可大大减少交通事故。
第二是高效性。无人驾驶技术通过网络和数据智能,可以极大的提高路面利用率,以及汽车行驶、停留的效率。汽车可以大流量、高速度而不必担心拥堵。
第三是降低成本。很多公路货运车辆、公共交通、出租车等无人驾驶节约了人力成本。即便是私家车,也可以节约乘坐者大量的体力及精力成本。
三
无人驾驶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无人驾驶技术进步的非常快,有望在几年内达到成熟可用的标准。
无人驾驶的关键点包括:汽车端的智能操控,高效传感器,安全系统,5G网络,高精地图,系统端的大数据处理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路网系统等,但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而是相关法规与环境的配套,完善的无人驾驶应该是包括在智能交通这个大系统之内。
2018年,继美国、欧洲之后,我国也颁布了无人驾驶道路测试规范,意味着政府层面对此的正式认可与推动,也表明各国对无人驾驶的未来趋势的认可和看好。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进行了无人驾驶的路测,比较有影响力的国外如谷歌、苹果、Uber,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等。从测试情况看,都还处于汽车智能化本身的实验。而且情况也并不都是成功,Uber自动驾驶车碰撞行人致死的事件,说明无人驾驶还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且需要审慎。
目前看,技术上并不是主要问题,汽车的智能化3-5年内完全可以达到成熟可用的要求,随着5G通信的即将铺开,数据传输与系统指挥也会得到解决,路网系统本身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中。预测10年内,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完全成熟,并且会在部分地区和领域运行。但是全社会的大规模运行,估计还要再等10年到2038年,那时,社会化的智能交通将成熟起来。
四
无人驾驶影响最大的职业就是司机。
这包括了公共交通的司机,出租车司机、客运司机,货车司机等。有数据显示,我国全国货车司机3000万人,大客车司机200万,出租车司机260万,公交司机100万,以及数百万的单位企业专职司机,全国以此为职业的人约有4000万。
一旦无人驾驶技术全面普及,必然伴随着大量专业司机岗位的消失。除了极少数需要有人驾驶或监督驾驶的司机岗位外,绝大多数,至少95%以上的司机岗位将被取消。2038年,司机这个职业将不会在大规模存在,也就是说以目前的规模,有将近4000万人要失业。
对于目前四五十岁的老司机来说,还有二十年的时间足以确保其安稳退休。但是对于刚从事或打算从事司机这一职业的年轻人来说,未来的前景则非常不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