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纹,是瓷器装饰中一种典型的纹样之一,是从元代舆服制度中帝王仪仗旗帜上的白马纹移植过来的,常在唐代三彩器上出现,元代时期尤其盛行。
白马,又称为玉马,显著的特点就是两膊有团火焰。《元史·舆服二》中有记载:”玉马旗,赤质,清火焰脚,绘白马,两膊有火焰。“
唐代马的艺术形象变得十分丰富多彩。现收藏于北京博物院的唐代双凤海马纹镜,其铜镜上的海马”似马非马“的怪兽形象,大概是受汉代”天马“传说的影响。双凤海马纹镜为铜质,铜镜的造型为八角菱花形,兽钮,宽沿。镜背高铉纹分为内外二区,内区主题突出,高浮雕塑出二凤和海马,铜镜的主区为起舞的凤与马二者之间以云纹相隔,表现出凤与马似奔、似舞飞行于太空。边沿上以花草纹为饰纹,整个图案协调融合、典雅有致,是唐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珍品。
明成化 斗彩海马纹敞口盘
高4.6cm 口径23.5cm 底径14cm
敞口,弧腹,圈足。盘心及外壁均绘海水海马纹,青花勾勒马的轮廓,五彩填身,精致雅观。弧壁内则灵芝纹上托有梵文,口沿下横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380万成交。
明嘉靖 青花璎珞海马纹罐
高24.4cm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2011春季拍卖会132万成交。
罐造型独特,因上部与同时期梅瓶相似,又称“梅瓶式罐”。通体以青花为饰,色调浓重泛紫。口沿处绘双弦纹,颈部饰缠枝莲纹一周,颈、肩相接处绘如意头纹,有璎珞纹自肩部垂于中腹,其间饰杂宝及莲花纹,下腹绘穿行于海水浪花间的海马五只,姿态各异,神采飞扬。
器腹所绘璎珞纹,始见于元代瓷塑宗教人物像上,明代改用笔绘,明中期风行,又以嘉靖朝最盛。海马纹,在元代青花瓷器上也已出现,据考证,该纹饰来源于帝王仪仗中的玉马旗,《元史·舆服二》载,“玉马旗,赤质,青火焰脚,绘白马,两膊有火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