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男孩,手脏了,偷偷摸摸,在我身上擦了擦,我生气训了他,她妈妈说:“孩子小,不懂事”。
孩子见我一脸不乐意,学着她妈妈的声音说:“听到没?我还小呐,又怎么啦?又不是白衣服”
她妈说:“没事就走了啊,孩子还要上兴趣班呢!”
“他还只是个孩子”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
因为他是孩子,因为他还小,所以他做错事是正常的,所以你必须无条件接受和原谅他的所作所为。
我反驳孩子母亲的这个逻辑其实也很简单:
为什么别的孩子不会做这样的事,就你家的孩子会做这么没礼貌的事?
你们作为父母可以包容孩子没有礼貌没有教养,但是不能强迫我接受,因为我又不是他爸。
关于熊孩子,你有什么类似的经历,有什么应对方法吗?
解析:
1他还是个孩子是家长的纵容
以为孩子小,就纵容孩子不遵守公共秩序,不加以批评教育,还对提出意见的人恶语相向;对孩子侵犯他人的行为,轻描淡写为“恶作剧”……近年来,由“熊孩子”引发的公共事件不胜枚举。
可是,这却没有引起有的为人父母者的反思,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接受严格的规则教育,也就没有意识到规则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而最终的结果就是熊孩子长大成了不负责任的人,老了成了不负责任的老人。
2他还是个孩子是法律的宽松
我国“熊孩子”问题增多,还与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错误理解和执行有关,以为要保护未成年人,所以不管未成年孩子犯了什么错,都要“保护”,甚至连批评都不行。
这其实是把这些孩子送上更严重的违法犯罪道路,保护未成年人,是为了给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环境,这当然包括对违规违法未成年孩子的严厉惩戒,否则他们的行为会伤害其他孩子和社会(祸害社会),同时他们因错误行为习惯得不到及时矫正而会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祸害自己)。
结语:
家长如果不把孩子培养为有责任担当的合格的人,而是以“他还只是个孩子”来纵容其胡作非为,“熊孩子”就是这样被惯出来的,最终,这会害了孩子,也会害父母与家庭,也会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