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三国蜀汉的建立者,他少有大志,游学四方,经历挫折无数,最终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之下,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功业。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说,曹操居天时,一统北方;孙权居地利,虎踞江东;而刘备居人和,仁德之君。刘备出道以来,以仁义著称,然而他曾借赵云、借箭、借东风、借荆州,为何都不还?连诚信都不讲,怎能居“人和”?
刘备一直以把仁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标签,而实际上却做了很多不仁不义的事情。他向公孙瓒借过赵云,然后赵云就成他的“五虎上将”了;他让诸葛亮代表自己和东吴联合,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诸葛亮也曾向天借东风,导致曹操赤壁兵败;还曾向东吴借得荆州,成为蜀国的立国之本。然而这些“借”似乎都没有“还”,还留下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歇后语。
“仁智礼义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道德标准。刘备剿黄巾时,所剿的黄巾军其实是农民起义,说白了就是农民没饭吃,不得已才反抗的,剿杀黄巾军,便是不仁;刘备明知不可伐吴,却轻动大军,发动夷陵之战,导致损失惨重,此为不智;益州为刘氏宗亲刘璋的地盘,刘备据荆州而图益州,此非礼也;刘备投奔诸侯无数,如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别人都以礼相待,自己却未献一策,未进一功,然后转身便走,这属不义;刘备答应为吕布说情,却背信弃义,借了荆州却不还,这是无信。难怪有人说刘备是假仁假义的“小人”。
刘备借赵云、借箭、借东风、借荆州,为何都不还?其实刘备是“穷”怕了。赵云是个人才,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欲成就大事,必须依靠人才,所以他不愿还!草船借箭是“借”敌人的东西,再说是“草船”借的,关刘备什么事?当然不会还了!至于借东风,这是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要还?而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北上可以攻曹魏,东进可以下东吴,更是益州的门户,有大量的人口,财富,到手的肥肉,刘备怎么肯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真正的利益面前,所谓的道德多半是遮羞的幌子,骗人的工具,当然这也是刘备的权谋之术。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天下纷争群雄并起的时代,用些“小人”之术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刘备教育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其思想道德还是很高的。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摆七星灯,希望向天借命十二年,估计苍天看穿了他的套路,这次不借了,一代王佐,就此陨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