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重型坦克(德语: Panzerkampfwagen Tiger AusführungE (Sd.Kfz. 181) ,中文 :虎式坦克/虎I坦克/六号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所使用的坦克。
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对手,凡是在战斗中能够击毁或击伤虎式坦克致其被遗弃的盟军坦克,人们都会尊称其为驯虎者。
希特勒于1935年3月废除《凡尔赛条约》后,德国军方胃口大增,对尚在定型中的III号和IV号坦克不再满足了。因为它们的装甲防护相对国外坦克不占优势,其平均装甲厚度为30毫米,而英、法坦克的平均装甲厚度为40~60毫米,开发新式重型坦克的工作势在必行。
1935年10月,供重型坦克用的小体积、大功率发动机首先开始研制。陆军武器局委托亨舍尔父子公司(Henschel und sohn)研制,序号仍为VI号,但名称为“突破战车”I型的坦克。亨舍尔公司很快就拿出了具体方案,总体结构和外形与当时的III号A型坦克相仿,但此方案基本就是IV号A型坦克的“现成货”,1937年末制只造了1辆底盘,但炮塔未安装。1937年4月2日,亨舍尔公司接到改进DW I的要求,即重33吨的DW II型,实际工作于1938年9月9日开始。它除改用IV号C型的炮塔外,又将车体装甲改为整体式,另外在行走和传动装置上有细微变化。但以上两种方案并没有“突破”当时III号和IV号坦克的设计框架,但亨舍尔公司的确通过它们积累了制造重型坦克的经验。
1941年,德军开始研制虎式坦克。1941年5月,亨舍尔公司和保时捷公司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VK4501(H)和VK4501(P)。它们均安装了88mm KwK36 L/56坦克炮。有证据显示它们都使用了先前研制的30吨级坦克上的一些成果。在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虎式坦克的两种原型车进行了性能展示。尽管保时捷的设计采用了汽油机,纵向扭力杆等很有特色的设计,但是在测试过后因为达不到要求,最后被亨舍尔公司较为常规的设计打败。不过军方为了防止意外,还是让亨舍尔公司生产了90辆VK4501(P)的底盘(后来均改装为象式自行反坦克炮)
虎式坦克Panzerkampfwagen Ⅵ Ausf. E(六型坦克,E改型)批量生产开始于1942年8月。而在1944年8月生产了1355辆后停止。开始生产时平均每月25辆,而1944年4月已增长至每月104辆。增长的顶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辆。(由于英军轰炸机昼夜不停地对德军的兵工厂进行轰炸,导致虎式坦克的产量下降了一半多)一般而言,它用了两次生产期(前期型及后期型)生产虎I(PzKpfw Ⅵ)和同期的德国坦克一样。当苏军的IS-2重型坦克出现在战场上时,虎式已经没有太大优势,而且虎Ⅱ(Tiger Ⅱ Ausf B)开始在1943年12月生产,虎I遂逐步淘汰,于1944年8月末停产。
火炮
虎式坦克弹药
虎式重型坦克虎式坦克配备的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L/56指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6倍)由克虏伯公司研发并生产,炮塔有一个圆型的底部。主炮的支撑及发射机制则发展自德国著名的88高射炮,其Flak 18 L/56衍生型被用作虎I坦克的主炮,虎Ⅱ坦克88毫米Kwk43L/71型主炮,也是出自该系列高射炮(Flak 41 L/71)。是二战时杀伤效率最高的几款坦克炮之一,德国人还为它配置了极为精确的 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精准度惊人。在一次试射时,坦克在1200码的距离外开火,而连续5发落在一个16英吋×18英吋的目标上。
弹药
该炮可装载四种型号弹药:PzGr.39 被帽穿甲弹、PzGr.40次口径钨芯 穿甲弹和Gr.39 HL型 破甲弹、Sprgr.39曳光高爆弹。而虎I坦克曾在大于1600米的距离外打中敌军的坦克,不过这作用并不太大,因为在二战中的战争距离是远比1600米近的。在战争前期,虎式坦克能有效在战斗距离击穿盟军坦克的正面装甲,但到了二战后期苏军T-34/85、SU-100、IS-2、ISU-122/152,美军M10狼獾、 M36杰克逊、 M26潘兴,英军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先后投入战场,虎式对付盟军的部分坦克已力不从心,在1000-1500米外距离无法有效的打击他们。
虎式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装甲厚达135~150毫米(有资料称可能是间隙装甲),相较之下同时期的IV号坦克(G型)车身前方只有80毫米厚的装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装甲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这样的厚度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抵挡绝大部分炮弹,尤其是来自正面的炮弹。
虎式坦克使用的是镍合金钢装甲,这是德国在二战质量最好的装甲钢,虎式其装甲生产采用冷轧锻造工艺而非铸造。相对于铸造钢,冷轧锻造钢的强度特性高出不少,其致密程度大约提高在6%左右。虽然虎式坦克的生产商在44年向军队建议:为节省工时,加快坦克生产速度,就必须改为铸造钢工艺,陆军经过慎重考虑,以必须保证装甲质量为理由,否决了这一建议。相比“黑豹”,虎式坦克在攻击性作战中综合防御能力更强。
虎式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但焊接的车身和炮塔也大大增加了虎式的重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