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分布广,种类繁多,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4种,其中有近60种为大中型矿床,石油、铁、金、镍、锰、钼、菱镁、金刚石、石墨等累计探明储量占全国首位,铜、镁、铅、锡、石膏、大理石等居全国前五。
1、铁矿保有储量为1241.6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4;
2、石油储量占全国1/2以上;
3、煤炭669.1亿吨,占全国9%,
4、油页岩储量211.4亿吨,占全国68%。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为国家经济建设累计提供了 50亿吨煤炭。
东三省是我国资源型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矿产资源城市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部分城市仍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各省(区、市)地质勘查投入示意图
根据《2017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新疆(36.05亿元)、内蒙古(15.43亿元)、云南(11.33亿元)、黑龙江(8.69亿元)、青海(8.49亿元)。东三省中黑龙江的勘查投入是最高的,其次为辽宁、吉林,虽然无法与新疆等地相比,但是依然无法磨灭它们对国家的重要性。
2、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建国初期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东北地区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基地。
从“一五”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五”期间,东北三省有56项重点项目。其中辽宁省24项、吉林省10项、黑龙江省22项。国家对东北三省的投资总额约占全国总投资的一半(44.3%)。经过“一五”时期的工业建设,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因此,东北堪称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3、功成名就的“老将”
“一将”:名副其实的“钢都”—鞍钢。
鞍钢位居十大钢铁基地之首,是名副其实的祖国“钢都”,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从鞍钢开始投产建设,到“大跃进”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开创鞍钢生产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全面振兴的新的发展时期,鞍钢始终为国家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一步一步,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
1949年至2000年,鞍钢累计生产钢2.81亿吨、生铁2.75亿吨、钢材1.84亿吨。累计税金668.55亿元,相当于同一时期国家对鞍钢投资的11倍。
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后涌现出以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模范人物,产生了著名的“鞍钢宪法”,形成了鞍钢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
“二将”:“中国油荒终结者”—大庆油田。
谈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必不可少的就是大庆油田,它是中国最大的油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
自开发建设起,大庆油田就连续27年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为我国提供了近1/2的原油,创造了世界上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1960-1987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累计达9亿吨,财政上缴819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对油田投资的21倍。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油荒的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它为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持,也为中国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大庆油田曾经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就当属“铁人”王进喜。他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铁人”王进喜
“三将”:“印在人民币上”的煤矿—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
“一五”至“二五”期间,东北煤炭成为能源的主力军,工业的助燃剂。1949年,东三省原煤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一五”期间,东三省原煤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煤矿就是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
海州露天煤矿自1953年建成投产以来累计采煤量达2亿吨,是当时中国第一座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也是当时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阜新煤田更是有“百里煤海”之称。
1954年版的邮票和1960年版的人民币上的图案就是海州露天煤矿,由此可以想象海州露天煤矿昔日是何等辉煌。
4、当时依矿而生,如今桃李天下
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
东北大学创校于1923年,是首批列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工科大学,国家“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东北大学科学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2016年,东北大学在中国一流大学百强榜排名第26。
2.辽宁科技大学(原鞍山钢铁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1958年成立本科学院——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是我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2002年3月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校,是辽宁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
3.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吉林大学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是五大地质院校之一。1951年创建东北地质专科学校,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任校长。后来该校又经历了更名为东北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科技大学三个发展阶段。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多校合并、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
4.东北石油大学(原东北石油学院)
![]()
东北石油学院是于1960年在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创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是伴随大庆油田发现而诞生的一座全国重点大学。于2010年4月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名总裁都毕业于此,该校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埔军校”。
5、结语
如今,当年赫赫有名的一些油田、煤矿、矿产已近枯竭,国家的勘查投入重点也有所转移,但是作为功成名就的“老将”、“中国改革开放大业成本的承担者”,其对国家的贡献是无比重大的,可以说没有东北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永远不要忘了东三省的矿业贡献,也永远不要忘了这里的地矿人!
来源:矿业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