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史书里白纸黑字的记载,今天的偏关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大明帝国的正德皇帝能来到偏关,不仅来了,还住了半个来月。
关于皇帝来偏关的官方记录,《明史·武宗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八月乙酉,如大同。九月庚子,次偏头关。癸丑,敕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统六师,肃清边境,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甲寅,封朱彬为平虏伯,朱泰为安边伯。冬十月戊辰,渡河,己卯,次榆林。”
清人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对这一段写得既详细又生动:“十三年(1518年)九月,幸大同,时乘一马,侍从卤簿皆不及,由郡境历老营堡,至偏头关。轻骑戎衣,顾关而笑曰:‘此是偏头关耶!’是月二十四日,为帝‘万岁节’,从臣皆贺。明日雨雪,驻跸。十月初四日,幸楼子营,已漏下二刻,旌旗夹道,灯火烛空,山川震动。明晨从娘娘滩、太子滩抵灰沟营(今河曲县城),始进午膳。因幸唐家会,祭河神,诏善游者,观之。民李应祥应诏,连浮两次,上喜,赐酒。遂登舟击楫中流,抵西岸,幸榆林。以西风恶,回驾。是日,秦、晋两藩咸集,车骑云屯,声震山谷。”
毫无疑问,《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如同一部电影纪录片般的描述形象、生动,而且十分的有趣。正德皇帝一身戎装,骑着一匹谁都赶不上的快马,经过老营堡,冲锋陷阵似的来到了偏关。到达后,他像一个少年一样表达了自己激动而喜悦的心情:“ 此是偏头关耶!”接下来他还说了“创之不易,守之艰难”的话,但《本纪》的作者为了表现他的轻佻,只记录了前一句。后来他到了楼子营(今河曲县辖),在黄河边上祭祀了黄河河神,召集并观看了当地游泳能手的游泳表演,还给下水游了两次的人赐了酒——皇帝本人就是个饮酒爱好者。陪同皇帝来偏关的不仅有朝廷官员、这一带边防部队最高指挥官,还有山西、陕西两地的最高长官,再加上皇帝的护卫部队、地方保护部队,“车骑云屯,声震山谷”。对于偏关人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视觉盛宴,这片山河再要见到这般蔚为大观的队伍,恐怕是千载难逢!
当然,皇帝不是来偏关旅行的,也不是来进行豪华车队表演的,他是来巡视边防并寻找战机的。这一带正被蒙古人折磨着,作为一个热爱军事的皇帝,一个蒙元政府推翻者的帝位继承人,他认为自己有义务也有必要来这危险的地带与他的将士们并肩战斗。
作为弘治帝和他终身只爱的一个女人张皇后唯一的儿子,正德皇帝想成为一个具有军事统治能力的帝王是合乎当时的现实要求的。北方边境的百姓正连年遭受蒙古人军事掠夺的痛苦,隐患一直无法消除,这是前两代皇帝终生没有解决的遗憾。他文气十足的父亲对他充满了期待,希望他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因此当他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宫廷骑马射箭的训练,他勇敢并表现出对军事运动的热爱,他谨慎的父亲又产生了担忧,怕他顾此失彼,没有深厚的儒学修养,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国家治理者。
少年朱厚照享受着父亲的疼爱,他聪明、伶俐、专心,对他的老师彬彬有礼,且在他温和的父亲面前表现得很出色,总能完成给他规定的职责。然而他还没有度过快乐的少年时期,36岁的孝宗皇帝就去世了,这个还沉浸在骑马娱乐中的少年承担起了与他年龄不相应的责任,面临着一个成年皇帝都无法解决的诸多难题:国家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西北诸卫总不能击退蒙古人;太监和文官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上总是持不同意见,彼此争论不休。
正德十三年(1518年)秋,皇帝从他的宣府“家里”出发(他喜欢宣府自由自在的氛围,因此称作家)到了山西大同防区,在做了短暂的停留后,他继续西行,经过偏关老营堡,到了偏关城。
皇帝驻跸在偏关的太监府里,视察边防、慰问士兵之余,他没有中断正常的个人消遣活动,比如说喝酒、唱歌等。服侍他的太监们想得很周到,从太原的晋王府里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歌女陪同他喝酒。皇帝被这个女人迷住了,后来当他完成黄河对岸榆林的巡视工作后,又返回到太原,特地召见这个女人(一乐工的眷属)。她最终成了他最心爱的伴侣,这个女人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刘美人。
皇帝住在偏关,但没有忘记他的职责,他做了一件让历史和他的大学士们记忆深刻的事情。他从这个边关小城给北京发去一道非常著名的敕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统六师,肃清边境,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北京的吏部和兵部尚书显然搞不清这统领六师的将军朱寿是谁,他们从没有听说过这么个人。很快他们弄清楚这就是皇帝本人——皇帝此刻已经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威武的职业统帅,他需要在军中有一个很好的地位和荣誉,当然也要像一个真正的将军一样,享受国家给予的俸禄。大学士们被这个敕令弄得七窍生烟,但又无法蔑视盖了皇帝御玺或印戳的命令。偏关距离北京千余里,他们无法弄清楚那些朝廷文书是不是就是他批阅后送到他的前线指挥部的,谁在发布将军朱寿的命令,是皇帝还是他的副手江彬?皇帝并不在乎那些大学士的愤怒和迷茫,他觉得皇帝和“朱寿将军”是两码事情,皇帝是履行帝国最高领袖职责的,朱寿是国家军队最高司令,是统领六师打蒙古人的——尽管皇帝和朱寿就是他一个人。
皇帝在下着雨雪的偏关小城里度过了他的28 岁生日,有刘美人的陪伴,有山西、陕西两地最高指挥官陪同,有军事上的亲密“战友”,有那些保卫他的骑士以及从来都不肯忤逆他一点意志的太监们,他在偏关过得很开心。半个月后,他离开偏关到了楼子营,然后坐船渡过黄河,到了榆林防区。在榆林做了一些军事部署后,他又到了绥德,访问了总兵官府邸。十二月,他又渡过黄河登上东岸,到达石州(今山西离石市),于春节前赶到了太原。
遗憾的是,正德皇帝过于任性、潇洒,当他带着他的美人和亲信在南京居住了几个月后返回时,愉快的南巡生活戛然而止。他一个人在船上钓鱼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有人认为是他喝醉了酒掉了下去),被随行的亲信从河里拽上来时,已经奄奄一息。这个突发的意外事件,让他病了一场,也损害了他的身体。不久,他就在主持一次皇家例行的祭祀活动中晕倒,三天后,30 岁的正德皇帝告别人世。一个热爱军事、总是躲避着他的大学士们管束的皇帝就这样在仓促中谢幕。
![]()
本文来源:史志忻州 责任编辑:刘艳艳_xz15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