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沪江法语”(ID:hujiangfr)。
前不久在朋友圈刷屏的“被同龄人抛弃论”引起了广泛热议,法国人是否会有被优秀的同龄人“抛弃”的焦虑感呢?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比自己出色很多的同龄人的态度,大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失落焦虑的,有一笑置之的,有张嘴反驳的,有自我吐槽的,其实,无论哪一种,都表现了当下年轻人的心境和价值导向。那远在欧亚大陆另一头的法国年轻人们,他们会有同样的困扰么?
在西方,喜欢将1980-2000年间出生的这一代人称为Y世代(或千禧世代 la génération Millenium),这一称谓源起于美国。Y世代父母大多出生于二战后的婴儿潮,当时西方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十分迅猛。诸如法国,同期曾有过荣耀的“黄金三十年(Les Trente Glorieuses)”,Y世代的父母生长在这一时期,不少拥有良好的教育和体面的工作,也同时具备比较开放的思想和传统的价值观念。自80年代起,整个世界的科技迅速发展,Y世代就是生长于这样一个科技大爆发、多元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就如同国内经常喜欢给80后、90后甚至00后贴标签一样,在欧美国家,对Y世代的描述充满了梦幻色彩,他们被认为是生活在游戏机(电视机)、充裕的物质资源、丰富的社交活动、优良的教育环境、五彩的梦想和光怪陆离的大城市的世界里,之后Y世代还分割出了Z世代(1995-2010)。随着时光飞逝,除了相对于过去更优越的成长环境外,法国Y世代在成年后也遇到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伴随而来的还有种种考验和焦虑。
Y世代的80后大多已经迈入而立之年,甚至即将奔四,创立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而95后大多还在求学阶段,所以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一下Y世代的中段,1990年前后出生(25-29岁)的法国年轻人。这一年龄段的法国年轻人大部分已经参加了工作或继续深造,不少人已经独立生活,少数已经为人父母,大多数还在努力打拼。
学历 Le diplme
根据L’OCDE 2016年9月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法国44%的25-34岁的年轻人拥有高等学历,该比例还会逐年增长。换言之,法国9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有将近半成都有大学学历,而据预测,从2016年开始算起的6年后,法国通过Bac+3(类似于国内本科)的学生将会达到70%。由于经济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法国年轻人对高等学历的重视也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读完Bac+3阶段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
就业 L'emploi
众所周知,法国的失业率近十年来都是居高不下,政府一直找不到可以解决或改善的方法。而就业困难也成了年轻人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形势。在法国,就业率和学历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学历比较高、专业和学校比较好的,找到工作的速度也快、收入也高,而没有大学学历的,除非拥有一技之长或运气比较好,否则,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法国年轻人选择高等教育并进一步深造的原因,不少法国大学生对此表示无奈,毕业后面临重重就业困难,使他们不得不继续读书。
根据L’APEC的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毕业的Bac+3学历(相当于于国内本科)的学生,82%在一年后拥有了工作,92%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过至少一份工作的经验,其中45%是CDI。拥有Bac+5(相当于国内硕士)学历的则在一年后有近9成已经工作,其中55%是CDI(长期合同),53%任管理职务。
高中学历(同等学历)或低于高中学历的年轻人就业率要低很多,而且不少人的工作极其不稳定。
《Les diplmés du supérieur (à peine la moitié des 25-35 ans) ont nettement plus de chances d’acquérir assez vite un emploi stable que ceux qui se sont arrêtés au bac, ou qui ont seulement bénéficié d’une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courte.》-- Les sociologues Olivier Galland et Monique Dagnaud /slate.fr
“几乎有五成左右的25-35岁接受过高等学历教育的年轻人,很明显,他们比止步于bac学历或只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年轻人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社会学家Olivier Galland et Monique Dagnaud /slate.fr
薪酬 Le salaire
法国25-29岁的年轻人的薪酬与其学历和行业相关,根据2016年的数据,对于刚毕业两年内的就职者,在不计奖金的情况下,硕士学历的薪酬中位数为28000欧元/年,而本科毕业的收入中位数则为21600欧元/年。如果是大学校(grande école)毕业的学生,根据行业和职务的不同,在不计奖金的情况下,平均薪酬可以达到33000欧元/年左右。但在法国,不同性别的工资差异依然存在,男性平均工资要比女性高9%。
不同地区的收入也有一定的差异,学历、工作经验和能力水平对薪酬起决定性作用。法国一些大城市的收入比上述薪酬中位数或平均数都要高,尤其是巴黎地区。2014年,巴黎的硕士学历者的平均薪酬报价达到40828欧元/年。
在法国,法律、金融、工程师、医生、工商管理等行业收入较高,而毕业自高等商学院、政治学院、高等师范学院、工程师学院等大学校的学生,在求职市场普遍较受欢迎,收入也比同龄人要高,有些甚至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单位预定了。
没有接受过高等学历的年轻人,入社会的年龄比较早,如果有一技之长或者继续进行在职学习,大多在25-29岁的年龄段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1500-2000欧元甚至更高)和长期合同。但如果没有技能傍身而到处打短工,或不断地辗转于各种CDD工作(短期合同)中,收入还是堪忧的,一般都是SMIC( 1 498,47 欧)左右。
个人生活 La vie personnelle
-根据L’INSEE 2018年2月的报告,法国尚有20%的25-29岁的年轻人居住在父母家中,四十年前这一数据为14%。其中29%为失业者,52%有工作,而其余的不到20%则主要是因为学业深造或者是其他原因。
-根据L’INSEE 2016年的数据,法国25-29岁年龄层的年轻人四成左右还是单身,其余六成中有29%已婚(marié),19.5%协议同居(pacsé),51.5%自由同居(union libre)。法国女生平均在28.5岁迎来第一个孩子。
娱乐 Loisirs
据Option Way的报告,法国年轻人使用最多的网络社交平台是Facebook(81%),现在Instagram也逐渐流行起来,比较受年轻人的欢迎。就跟国内同龄人离不开手机一样,他们也时不时刷一下手机,上传自己的照片, 分享心情和生活琐碎,转发各种信息等。
而且和国内同龄人一样,法国奔三的朋友们除了忙碌的工作和每年一度的外出度假外,在空闲时间喜欢听听音乐看看书,看看电影看看碟,玩玩游戏健健身,和朋友小聚,参加各类社交活动,逛街购物,还有不少的剁手族,当然啦,最重要的消遣活动绝对是上网。已为人父母的也会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或在家陪他们玩。
从以上的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Y世代人的共同特质:
Y世代关键词
快餐文化;
追求自由;
个性鲜明;
热衷网络;
注重实际;
善于自我定位。
难道,法国的年轻人就没有烦恼和焦虑么?当然不可能!他们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就业难题chmage
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法国经济长年不景气,士气低迷的今日,面对高失业率,大多数年轻人茫然彷徨。他们从高中开始就焦虑自己的未来,在大学里曾经的梦想近乎成了奢望,更多的大学生会将梦想放在一边,开始思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希望自己能尽早地找到工作独立,只有这样才能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而当他们踏入工作岗位之后,工资收入、日常消费、福利待遇等则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的现实难题。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份足够应对生活开支的收入,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是绝大多数法国普通年轻人的梦想。
欧洲年轻人的失业率很高,据INSEE 2017年度的数据,法国15-24岁的年轻人平均失业率为20%,25-49岁的法国人平均失业率为8%。巴黎北部城市亚眠,年轻人的失业率甚至一度高达40%,一部分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也成为了法国治安的定时炸弹。提高年轻人的就业率,改善年轻人的生活环境,是这几届总统选举政策中所标榜的重中之重,只是几次总统换届都没有落实任何真正有效的解决措施。
教育断层 Centralisation de l'éducation d'élite
法国应该是资本主义国家中践行社会主义路线比较典范的国家之一,遵从“劫富济贫”的均富政策,各种全民性的社会补助和生活津贴,也使得国家的财政赤字在欧盟内部经常无法达标。
但无论何种体制,这个社会只要有人,阶层就始终存在。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也日益悬殊。法国社会的精英阶层永远都是在金字塔的顶端,这些家庭的子女几乎垄断了法国的精英院校。法国的精英教学体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种争议和批评,上流阶层的子女从小入读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紧接着入读昂贵的大学校,毕业之后也能即刻在大公司或者政府机构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优厚的收入;收入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基本上也都会获得很好的教育,有些通过自身努力进入精英阶层,有的即使没有很好的工作和收入,也大多能获得父母的经济支援;而平民阶层的孩子获得如此的机遇则要少很多。
相比之下,中下收入阶层出生的法国年轻人面临更多的就学就业压力,即便是毕业于大学校也不见得能轻松就业,平民学子很少会有更多的野心,大多只是希冀有一份工作,可以独立,可以生存,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
Génération quoi(Y=Why )?
Dur,déu,découragé,désabusé…困难、失望、沮丧、虚妄….这是法国年轻人现如今最真实的心理写照。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街头去抗议争取他们的权益,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是明朗的前途?还是无法确定的未来?
对于25岁以下的法国人而言,他们的失落感最为强烈,甚至有高达六成曾考虑过离开法国谋生。而对于本文的主角们,25-29岁的Y世代中段的年轻人,经过了几年的职场打磨,他们整体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则相对乐观不少,他们有的受到了重用得到了升职,有些获得了创业的成功,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人生赢家。尽管依然有高达10%左右的同龄人失业,有工作的也不见得多喜爱自己的职业,不少人的收入也不见得多高,但无论如何,生活依然继续,没有人能轻易放弃。有一点值得指出,骨子里坚持自我的法国年轻人很少会平白无故地叹息自己不如同龄人或被同龄人抛弃,他们坚信: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所以,不管是Y世代,还是Why世代,抑或是Quoi世代,不管是法国还是中国的80,90,00后,大多数人都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人生挫折或经历过种种不如意,与其悲观自艾,不如乐观前行,努力去实现人生价值,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个Quoi!
Ref:https://publication.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eesr/9/;http://www.letudiant.fr/educpros/actualite/;http://etudiant.lefigaro.fr
https://www.lesechos.fr/15/06/2016;https://www.insee.fr/fr/statistiques/3305904#documentation;https://www.francetvinfo.fr/france;http://www.slate.fr/story/122025/france-jeunesse-decourage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