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按说,粮食乃民生之本,无米则无炊,米本应排在七事之首才是。可为什么在这七件大事中,柴却排在了首位?
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民间习俗和文化遗存?
1、火,带来的熟食革命
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进化之前,人类和其他的禽兽一样,吃生食,喝生水。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茹毛饮血”。
火的发现,不仅开启了人类的熟食革命,更推动了人类的文明进化,将人类的胃功能从一个生食的胃改造成了一个熟食的胃。由此,将人类文明逐渐和生猛的禽兽区分开来。
据《韩非子·五蠹》说:
“上古之世,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因为发明了钻木取火, 就被生民们尊崇为圣人,并被推举为部落之王,足见在当时“火”对于生民们的重要性。
可以说,火的使用,改变了人类的文明走向,标志着人类正式从蒙昧的时代走出,转身走向文明智慧的时代。
2、火崇拜:没有火就没有烹饪
由于火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保留着 “火神崇拜”的民间文化遗存。
如今,在河南豫东地区的商丘,依然完好地保留着对火神的祭祀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商丘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火神台庙会,当地人称“台会”。
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火神阏伯(è bó)的生日。届时,豫、鲁、苏、皖交界处群众纷纷朝台,形成规模盛大的古庙会,整个庙会延续一月有余。
那么火神又是谁呢?
传说在上古之时,帝喾(kù)为商地的部落联盟酋长。帝喾看到商地的人民没有火,就让自己的儿子阏伯(è bó)到这里担任“火政”。
阏伯原本是天上的“火神”,因偷着向人间投放火种而违犯了天规,天帝要把他贬到凡间为民。阏伯(è bó)将要从天上下来的时候,又偷偷将火种藏在身上,带到了人间。
时隔不久,阏伯盗火的事让天帝知道了。于是,天帝发了一场洪水,要淹没人间的火种,惩罚阏伯。
地上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吓得人们四处逃散。阏伯为了保存火种,筑起了高台,搭起了遮雨的棚子,独自一人留在高台上看守火种。
洪水退后,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时候,高台上的火种还燃烧着,阏伯却饿死在火种旁。
后世之人为了纪念阏伯,就建起了火神庙,逢火神生日,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其实,不惟商丘,在中华大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基本都有自己尊崇的火神,全国各地也都保存有大量的火神庙。
有的地区将“祝融”奉为火神;有的地区将“炎帝”奉为“火神”;更多的地区是将“燧人氏”尊奉为“火德真君”。不管是将谁奉为“火神”,皆是显示生民们对“火”的崇拜。并在后世的日常生活中,还逐渐演化为对“灶神”的崇拜。
不惟东方,包括西方在内,也有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的古希腊神话传说。
既使是从全球范围来看,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也依然保留着“采取火种,点燃圣火”的神圣仪式。火,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共同的信仰。
火不仅带来光明和温暖,更带来了人类的烹饪革命。
3、从柴火到薪水的演化
在世俗的日常生活里,我们都习惯把工资称之为“薪水”。
薪者,柴火也。
民间有“薪火相传”之说,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也有“伐薪烧炭南山中”之句。
那么,薪,本为烧火的干柴,为什么会被演绎成工资的薪水呢?
在中国古代的分封制王朝之时,山川大泽都归地方诸侯和官方所有。柴火,作为生活之必需品,那是不得随意采伐的,若想砍,得申办砍柴证才行。就像现在,要想生火做饭,那得先去办煤气卡。
在过去,“樵夫”和渔夫、农夫、读书人一样都是正儿八经的营生,并称为“渔樵耕读”四大光荣职业,其余之外,都是五蠹。
就连剪径的山林小贼也打出广告牌:“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也就是说,要想上山砍个柴,即使没有管家看管,也有地头蛇小强盗把守。弄个柴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是由于柴火不易得。所以,作为对官吏和上班一族们的福利报酬,给官员们发放俸禄,不但发米发钱,还要发放柴火。
在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包括粮食、布帛和柴火。唐以后一直到明清,才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薪水”一词因此而来。
据《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你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 “薪水”。
自魏晋南北朝始,“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渐发展为日常费用开支的含义。后世随之将俸禄之银统称为“薪水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
《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
可见,在过去,柴火是多么的重要——烧柴才能做饭,没有柴火,就没有烧、烤、烹、煮。
人们在口头上之所以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柴”排在首位,并不是为了语法上的顺口。在此排序的背后,恰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