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随着中西贸易增多,西方传教士也跟着商队进入中国。传教士的成分比较复杂,有些发自真心帮助普通人,四处游医教学;有些则仗着外国人的治外法权为所欲为,肆意欺压乡民。坏心眼的传教士作恶多端,不时跟中国人爆发冲突,传教士和乡民的冲突有个专有名词——教案。据统计,自1840年起的60年里,清朝各地共发生教案400多起,中国人死伤无数。
护身符治外法权
清廷孱弱,无法要求与西方国家在地位上平起平坐,由此产生一个特殊的现象——治外法权。即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管辖,一旦与中国人发生纠纷,他们只受本国领事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传教士与乡民发生冲突,清廷地方政府因为顾忌治外法权,总是偏袒外国人,导致传教士越来越飞扬跋扈,相应的,受害乡民也越来越仇视西方的一切,在此情况下,教案冲突四处涌现。
第一次教案,万人愤怒。
近代发生的第一起教案发生于1848年3月,英国三名传教士违反规定,私自前往江苏青浦县散发传单。青浦是个港口,当时有上万名水手在等待上船,水手们没见过洋人,凑热闹围观,不想这个举动惹恼了传教士,他们直接用手杖打伤数人,水手们一哄而起,要收拾打人的洋人。青浦县令赶紧派兵护送传教士离开,上海道台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答应英国人一定严厉惩罚中国肇事者。然而英国驻上海领事不依不饶,借此事拒付关税,并派军舰进入南京。巡抚一看事大了,立刻将涉案的地方官全部撤职,10个水手判刑,并赔偿传教士300两白银。
重庆教案,传教士开枪。
1886年7月,在重庆的美国传教士强行霸占土地,要在公共区域私建洋房,还雇人打伤阻拦的中国人,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三千热血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放火烧毁了传教士的洋房。在这过程中,传教士公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若干中国人,愤怒的群众直接捣毁了英国领事馆。事后,英、美两国公使向清廷索赔4万两白银,并要求处死首犯。清廷不敢有异议,付了赔款并处死了两名中国人。
巨野教案,德国阴谋。
1896年6月,山东发生了著名的“巨野教案”。传教士强夺农田,私盖教堂,被民风剽悍的山东人民拒绝。传教士在官府庇护下与群众发生了冲突,民间组织大刀会奋起反击,捣毁三十余座教堂,手刃两名德国传教士。
德皇威廉二世嗅到了机会,以德国传教士被害为借口,命舰队入侵胶州湾,并强行登陆,派兵占领了胶州城。窝囊的清廷不敢攻击侵略者,同意了德国的所有无理要求:
1. 严惩巨野官员和群众。
2. 赔偿3000两白银给涉事教堂。
3. 加盖三座教堂,每座造价不得低于6 万两白银。
4. 清廷在全国范围内下旨保护德国传教士的安全。
5. 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规定整个胶州湾都是德国势力范围,同意德国修建胶济铁路,铁道周围15公里内的所有矿藏都归德国。
北大第一任校长参与了八国联军
教案愈演愈烈,中国乡民不得不起义自保,于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欧美诸国迅速派兵入侵中国,准备扑灭中国人的反抗之火。很多传教士自发加入了侵华军队,他们脱去教袍,端起步枪,亲自屠杀义和团战士。比如原名William·Martin,中文名丁韪良的美国传教士,他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照片正中的丁韪良
既然身挂教职,理应垂范后世,但丁韪良不仅攻击中国人,还在《北京被围目击记》中为抢夺中国人的粮食,抢劫中国商人的传教士叫好,他得意洋洋地宣称被抢皮货、丝绸和其他商品都应当被传教士占有,并表示自己很荣幸参与到这场教育中国人的战争中。
宣扬仇杀中国人的美国报纸
八国联军在中国作恶多端,不但没有受到西方舆论谴责,反而被赞为英雄。美国《旧金山号角报》更是赤裸裸地叫嚣仇杀中国人:
“每一个被义和团杀害的女传教士得处决500名中国妇女;每一个殉难的男传教士得用1000名中国男子的生命予以偿还,每一个传教士的孩子无辜被杀得有100名中国孩子用哥萨克的刺刀施以刺刑,每一处遭到焚烧和劫掠的传教士的建筑物得在天津和北京抢劫100处中国房屋才能予以抵偿。”
《旧金山号角报》叫嚣仇杀中国人的报道
你对外国传教士引发的教案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