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军中飞马奔,忠甘义胆显神通。
谁当长胜将军号,唯有常山赵子龙。
对于赵云赵子龙咱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不过今天咱们不说他,而是说说他的两个儿子。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两个儿子,在书中第九十七回出现,书中对他俩的描写是:赵云去世后,哥俩先向丞相诸葛亮去报丧,诸葛亮及群臣痛哭一场之后,哥俩又去向皇上刘禅报丧,刘禅封长子赵统为虎贲中郎,次子赵广为牙门将。兄弟二人谢恩离去。
在《三国演义》中对赵统、赵广的描写就这么简单,事实上,历史上对他们的记载确实也很少。这表明他们的地位不高,并没有受到蜀汉的重用。
先说虎贲中郎和牙门将各是什么级别的官职。虎贲中郎的职责是保卫皇宫,就相当于现在中央警备团的一个普通宫员吧,但这个官员又是属于后备官员,并没有真正的实职。
牙门将则是负责防御工事、指挥士兵作战的小将,相当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之流。这种人是随时要赶赴前线,参与战斗的。
所以从官职来看,赵统和赵广确实没有受刘禅、诸葛亮的重用。
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赵统的记载,也只是写了赵云去世之后,长子赵统继承了赵云永昌亭侯的爵位,然后就生死不详,再无从考究了。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宝哥就会这样臆想,是不是赵统碌碌无为,甚至是主动投降到曹魏那边去了呢?陈寿为了保全赵云的英名,所以也就对赵统不加记载了呢?当然这是属于宝哥个人脑补的了,没有一点根据的。
反倒是赵云的次子赵广,由于他的职位就是要征战沙场,所以还留下了一段为国捐躯的故事。公元263年,姜维在沓中被邓艾击败,立即引兵东撤,退往阴平。赵广为了掩护姜维撤退,最终战死沙场,也算是没有为父亲赵子龙丢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