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央视《挑战不可能》在朋友圈刷屏,节目中发生了这样的一幕,让董卿、孙杨、李昌钰集体泪奔:
台上台下,演播室现场内外,都被一个帅气的小伙子感动了...
共青团中央称赞:他是全中国最帅的男生!
这位比小撒高了大半头的小伙子叫张自轩,今年24岁,入伍7年,河北邢台平乡县寻召乡北流渠村人,是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一名班长,已经六次担任国庆升旗仪式的擎旗手,被称为"共和国的第一旗手"!
2016年,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推出《出彩90后》的微纪录片称赞张自轩为"全中国最帅的男生"。
当董卿邀请他的父母走到台前,这个身高1.88的威武帅气的小伙子,先是笑了,然后面部肌肉控制不住地抽动了一下,
他紧紧抿住嘴角,眼眶瞬间湿润了……自轩的妈妈和爸爸很朴实,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子,儿子,真棒!”
可话还没有说完,这位妈妈就再也忍不住,在镜头前哭了起来……
自从当兵以后,张自轩7年时间没有陪父母回家过过年。有一年,实在太想儿子,父母专门来到北京,来到天安门广场,
当时儿子正好在上国旗哨。父母走到儿子面前,打了声招呼,张自轩却没有理他们。当时父亲“心里特别特别难受”!
而母亲则看着儿子留下了眼泪,当兵前又白又胖的孩子,现在变得又黑又瘦了……
张自轩记得特别清楚记得,那是在2013年,他绝对不是假装没看见父母或者不想跟他们打招呼。此刻,站在天安门广场前面的自己,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张自轩说:没能和父母问声好,特别亏欠他们。
父母平常想念儿子怎么办?张爸爸在家里的房顶上挂了一面国旗:整个村子,只有他家的房顶上,经常升起一面国旗!
张爸爸说,每当站在国旗下,看着自己升起的这面国旗,就好像看到了儿子!一对父子两面国旗,父亲的国旗是思念,
儿子守护的祖国第一旗是国家荣誉。父亲心中有儿子,儿子心中有国家……
最帅“张自轩”们竟然是这样炼成的!
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张自轩和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通过“一百步正步走和一百步齐步走”的“精准毫厘”升旗任务
致敬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十六名队员每一步都要达到75厘米的步幅,在升旗台的三个转弯处,还要适时调整步幅和角度。只有每个人都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精准地到达预定地点。
当三十六名国旗护卫队战士在国旗杆南侧的32个终点站位处站定并完成升旗挑战时,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
用国旗护卫队战士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每天的训练是“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训练虽然艰苦,但国旗护卫队走的每一步都意义非凡。
国旗护卫队的日常训练有三项内容。一是“站功”: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一动不动,贴着墙壁迎着太阳练,甚至故意抓来蚂蚁放在脸上练面部表情不变形;
训练中的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
二是“走功”: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迎着风、顶着雨,踩着雪,全天候在各种天气下完成任务;
三是“持枪功”:镀铬礼宾枪重7.5斤,为达到操枪一个声音、一条直线,队员们在枪托上吊上砖头练臂力,在腋窝下夹上石头练定位,直到手掌拍肿了、虎口震裂了、右肩磕紫了,才闯过这道关。
这么多年来,背十字架,衣领上别大条针,两腿和腋窝间夹扑克牌的传统训练方式,依然保持着。而冬天穿厚了太臃肿,夏天穿短袖有失庄严,“冬不穿棉、夏不穿单”也一直是“戒律”。作为擎旗手,意味着张自轩要比别人吃更多苦。2010年12月,张自轩参军入伍。在新兵连的前3个月他最刻骨铭心。新兵的训练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贴着墙根练站立,背上插着十字架,踢坏一双又一双皮鞋……
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是从北京武警总队上万名新兵中挑选出的50人,无论是从身高、形象、动作,都是万里挑一!
但在整整半年多的时间里,张自轩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在国旗班!他担心自己会落选、怕家人失望,所以,他加倍努力去训练,让自己更快成长!在军营里,他哭过3次。刚到新兵连第二个星期,他因为不适应部队的紧张节奏哭了;第二次,因为新排进行强化训练时浑身脱水难以忍受,夜里在被窝哭过;第三次哭,他最自豪,是经过一年训练,如愿进入国旗护卫队方队时。
手擎国旗杆正步向前时,仅靠食指和中指的力量夹住旗杆,必须掌握好旗杆的稳定性。新兵训练时,除负重训练外,每晚,他会绑三五个盛满水的军用水壶,擎旗先绕操场跑步五六圈(每圈300米)。然后,用背包绳拴在旗杆上让战友拉着模拟风向,保持行进时上体平稳。
直到练得手上血泡烂了又长,长了又烂,结成老茧。手臂僵直,拿不住筷子。肩头,也磨起厚厚的老茧。北京冬天风多,最高达到九级。天气越恶劣,他越加班加点训练。
按照标准,每步75厘米,前臂摆幅30厘米,后臂摆幅30厘米,正步摆臂距离身体10厘米。张自轩说,为达到准确,需要完成肌肉记忆法训练。摆臂加6公斤沙袋一上午不动,踢腿保持长时间不动,直到肌肉酸痛僵硬,形成肌肉记忆。
可以看出刚参军的张自轩在新兵时身板略微单薄,眼神不够坚毅。几年后他不但长得更高、身姿更壮实挺拔了,变化最大的是。眼睛有光泽、透出坚毅的眼神。艰苦的训练让张自轩担当起了“祖国第一旗”的重任,成为“共和国第一旗手”!
太自豪了!最帅的展旗手也来自河北!
和擎旗手一样,展旗手也是国旗护卫队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国歌声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所有人的内心充盈着自豪感。而担任展旗手的杨博,也来自河北邢台。担任了七年展旗手的杨博,每天训练时不仅拿着5斤重的国旗,也会拿着5公斤的哑铃,反复模拟展旗的动作。 成千上万次的训练,使得杨博右臂麻木僵硬,吃饭时只能用左手持筷,两只手也大小不一:
因为艰苦的训练,杨博两手大小不一
杨博是2007年加入国旗护卫队。刚开始,站不完的立正、打不完的敬礼、走不完的队列,使他有些郁闷。和他同期入伍的战友,有的已经加入雪豹突击队执行任务了,而他却天天在太阳底下站军姿、练踢腿。时任老班长臧涛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带到熙熙攘攘的天安门广场,仰望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老班长说:“为了这面红旗,仅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有180多万英雄为此抛洒热血,全力以赴保护这面红旗,是护旗兵神圣的责任。”
好多人都说展旗一瞬间是最帅的,粗略算算,这套动作杨博已经做了2000多次了。升旗仪式要一气呵成,展旗手要把一面长5米、宽3.3米、重5斤的巨大国旗抛在空中,并且保证国旗不能触地,还要把握好风向和抛洒角度,避免出现国旗绕杆、绕手,甚至是动作变形、站不住等问题,为了这个动作,杨博倾尽全力去训练。
就算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也要升起国旗!
2017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68周年诞辰!近10万名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6时10分,国旗护卫队雄姿英发,昂首阔步,走出天安门城楼,通过金水桥,穿过长安街,走向万众瞩目的升旗区域。而走在最前排,肩扛五星红旗的人,就是张自轩!
他肩抗的这面国旗被称为“祖国第一旗”,将近17平方米的面积,这面与太阳同时升起的国旗,是中国升旗面积最大的国旗!
“护卫国旗,重于生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精神信仰。
6月23日,北京全城大暴雨。但国旗护卫队依然在大雨中执行降旗任务。有在现场观看降旗的民众拍下了这一幕上传到网上,网友们纷纷赞叹:“国旗护卫队如常的一次降旗仪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风雨无阻!”
张自轩说,顷刻间暴雨就把衣服灌透了,脚下的步伐非常沉,胳膊也很难甩开!广场上的游客自发地把伞放下,然后大喊:
“中国加油,国旗护卫队加油,你们都是好样的。”
那一刻他是幸福的,更是骄傲的!张自轩说:“不论下冰雹也好,下刀子也好,照样每天升降国旗风雨无阻。”以前国旗在自己心中,它就是一面旗帜。而在来到国旗护卫队之后,它不仅仅是面旗帜,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到北京必看升国旗,国歌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壮严的仪式让我们热血沸腾!对于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来说,他们肩上扛的,不仅是一面国旗,更是是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他们踢的每一个正步,做的每一个动作,他们对家的一点一滴思念,他们训练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凝聚了他们对国的热爱,对家的深情!
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请让我们向国旗护卫队的战士致敬!
向这群与太阳一同升起的90后——中国最帅的年轻人
敬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