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末期,中华民族到了最耻辱的时刻,第一批醒悟的中国人出现了,他们为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选择了变法维新的道路,他们当中最著名的领袖是康有为,其次是他的弟子梁启超。
但彼时中国之危机已是内忧外患,制度之弊害、官场之陈腐更深入骨髓,既得利益者不见棺材不掉泪,绝不会退让半分,改良的路根本行不通。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身首异处,光绪皇帝被软禁于瀛台,康有为和梁启超则先后逃亡日本。但两人之后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康有为之前是受到清廷忌惮的维新者,之后却成为了被革命党抨击的保皇党。在变法这条路他失败了,但他愿意一条路走到黑,因为他始终相信这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中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皇帝,清朝也维系了两百多年之久,一个国家的根基和全貌不能说毁就毁,传统也绝非一无是处,若是彻底地革命,将之前的一切全部推倒,于中国和中国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只有效仿英国和日本,君主立宪或者虚君共和才能两全其美,平稳变轨。所以他始终效忠满清,还与张勋一手策划溥仪的复辟。
梁启超的思想能跟上历史潮流,也愿意变通,在每一次不同的经历中他的灵魂都会有自我更新的过程,他从未停止思索,他的眼光总是在世界和未来。为了维护共和政权,为段祺瑞政府写下了讨逆宣言“此次首造逆谋之人,非贪黩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武夫指的是张勋,书生指的是他的老师。
复辟失败后,康有为也痛心疾首,连自己最得力的学生都离经叛道,他有一种孤独、被出卖的愤怒,“此次讨逆军发难于梁贼启超也”。
两个曾经共谋盛举的师徒,因为日后政见的渐行渐远而反目,虽然可惜,却是必然。无论如何,康有为作为清末先进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代表已经载入那个时代的史册,而梁启超辗转在不同思想中亦实现了灵魂升华和自我超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