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过了多长时间,
咱们的命就从是空调给的,
变成是
暖气给的了。
以前有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么多年没供暖, 南方人都熬过来了,为什么这两年要求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
有人说得好:特么以前网络不发达的时候谁知道北方人冬天过得那么舒服啊!
可是北方人现在也很委屈:虽然有暖气不假,但我怕自己等不到它来的那一天就挂了啊。
所以在目前这个时段,南北方达成了高度共识,你哭着喊着要集中供暖,我呼天抢地要提前供暖。大家都活成了一个大冷天儿里的冷笑话。
姆们丽春院8号好歹落草在北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坚持挺住不让自己冻挺。
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姆们也真算得上是煞费苦心。
土鸡受《荒野猎人》启发,恨不得立马找到一头大型动物,以婴儿的姿态躲进其肚子里过夜。
理论上这是个好办法,大型哺乳动物的体温一般比人体高一度,整个人躲在里面,将完全隔绝外部的空气流动。就像小李子躲在马的身体中,不断的通过自身的热量和马的热量相互作用,可以保存最大的温度。
据说阿拉伯人在沙漠中过夜,也会躲进骆驼的肚子里。可见此法可行。但问题是哪找这么大的动物去啊!
就算是找到了,也过不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那一关。所以土鸡这些日子很忧郁。终于有一天,他目光闪烁着对我说:刚哥,能不能借你的睡袋用用?
细思恐极:这小子,不会打算把我当睡袋吧?
我们的技术Del就比土鸡要文明多了。
他的方法是时刻捧着一个精致的手炉,镂空雕刻的工艺,五蝶捧寿的纹形,据说是他家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我们目睹Del这么一个走在科技前沿的技术男,却沐浴在传统文化的光辉里,都不由得感叹:
你丫以为自己是华妃娘娘啊?
姆们财务苏凡慧则布了一个更大的局,她天天在男票耳边灌输欧洲田园风的家装是多么多么美好,特别是未来一家人在壁炉前共进晚餐,带着孩子在熊熊的炉火前讲故事,那是多么温馨的场面。
话里话外就是一件事:想娶姑奶奶过门,先装个壁炉再说。
男票的领悟能力也是叹为观止,他说:整那瘪犊子玩意儿嘎哈?安个大火炕不揍结了呗!
自古取暖这件事就是“村村的地道,各有各的高招”。
古罗马皇室在大理石下面凿槽,将温泉引流进来,他们不生产热水,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战斗民族俄罗斯人,据说还干过拿蒸汽机车的锅炉接上供暖系统,来提供暖气的事。
但要说玩的最精细的,还得属咱们天朝皇帝的“地龙”。无论是理政的三大殿,还是皇帝后妃的寝宫内,都专设有暖阁。暖阁铺的地砖底下,都建有地道和烧炭的大炉子。
每年霜降以后,炉子里便燃起熊熊炭火,热气均匀而柔和地扩及地面的每个角落,这就是最早的地暖啊。
所以乾隆写诗说: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一看就是没冻成过狗。
我最佩服的,还是唐玄宗的弟弟岐王,就是杜甫诗里“岐王宅里寻常见”的那位。他冷了不去烤火,而是找来年轻美貌的女子,把手伸进她的怀里取暖,美其名为“香肌暖手”。
不过这个方法推广起来可能效果不一样,多半会被美女把头按在地上摩擦。“香肌暖手”就变成了“摩擦生热”。
我等屁民还是该找切合实际的方法。比如那天我和土鸡加班,土鸡受冻之后腹内胀气,一时间放屁不止。
他很抱歉,但我让他千万不要过意不去:
兄弟啊,哥真的不介意,哥就当是开了暖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