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其间只有张良得有善终。但是在他百年之后,后世对他的出生地一向争论未定,各位客官怎么看?
我们都知道张良出自于父城,但是战国时的城父有两座,一座属(今河南宝丰)(汉改更名为父城),另一座东城父属(今安徽亳州)。
张良生于城父的出处在《史记索隐》:“良既代代相韩,故知其先韩人。顾氏按:《后汉书》云‘张良出于城父,城父县属颍川也’。
《史记索隐》又有“‘传张良出城父,城父即亳州县’,一望知其过错。”可知《史记索隐》的作者并不认同张良出于沛郡城父的说法。
而且《后汉纪》也有“朱宠为颍川太守,问功曹郑凯曰:‘闻贵郡山川多产奇秀,前贤往哲可得闻呼?’凯对曰:‘鄙郡禀嵩之灵,中岳之精,是以神……留侯张良,奇谋辅世,玄算入微,济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出于父城……’”可知,汉朝也认可张良出于颍川父城(即战国的颍川城父)。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城县东三十里,韩也。
史书对他的身世告知很不明晰,只知他是韩国人,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的相国。而其生年不详,只说韩被秦灭时(公元前230年)他尚在年少,未曾在韩国做官。而他的父亲死在韩悼惠王(桓惠王)23年,也就是公元前250年。也就是说最迟在这一年他已出生了。古人以未“而立”为年少,所以能够想见韩国被灭之时张良应是二十几岁而不到三十岁的青年。而张良卒于高帝崩后八年,所以应当为公元前187年,享年64至70岁左右。
春秋时楚太子建始建城父,然后楚国在此被打败,从头为属地,楚国后来就将陈地的夷改为城父。战国时期两个城父并存,西城父(汉时更名为父城)属韩国,2013年河南平顶山鲁山县东部及郏县东南部一带(2013年鲁山张良镇),东城父(此名沿袭)属楚国,在今安徽阜阳颍上县一带。所以张良的故乡应为颍川郡城父,而非泗水郡城父。颍川城父,即汉之父城县,城在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但是,其时父城制下地域宽广,张良故乡如不在其时的县城,则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张良脱离家时仅二十余岁,后长时间展转各地。汉建立后,被封为留侯,而留位于今江苏省沛县东南的微山湖湖区微山岛上,这里是张良初遇之地。死后,他的儿子继任留侯。《史记》云:“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公元前176年)坐不敬,国除。此刻,失去爵位的张不疑会不会带领宗族回到故乡,即便他要回去,能不能找到故乡,已成为前史疑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