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9亿,这是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战狼2》的统计票房。在上映的第20天,8月14日,这部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票房航母单日票房9800万,终于没有过亿,然而却领先了单日票房排名第二的《心理罪》七千多万!而8月14日,是一个周一。
就在现在,全国一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团队在做战狼2的复盘,试图研究它为何成为一匹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票房黑马。它的成功太过耀眼而神奇,又充满了一种野性、激情和民族主义的雄壮气质,让人不得不叹服。况且,《战狼2》的冲刺还未结束,50亿人民币的纪录在等着它;而且,尽管很难,但它又是否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突破十亿美元票房的国产电影呢?
中国观众近年来的状态是很复杂的,也非常有趣。互联网的波浪又快又急,受众的思维和逻辑不断地在更新换代,不同国民群体之间的异化分裂又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明显。《建军大业》筹备之初,一定是非常巧妙地试图去抓住“少壮版革命先驱”与“小鲜肉”之间的联系,争议一定是在预料范围内的,只要声势够大,争议并不能成为宣传效果与票房成功的阻碍。谁知,由于种种原因(类似知乎这样的网络舆论场恐怕也是原因之一),一部分主流电影观众对所谓“小鲜肉”的反感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加之对民族主义、历史事实等等问题的讨论,使得《建军大业》遭遇了不小的阻力。而恰好地,《战狼2》的出现完全击破了所谓“小鲜肉主义”(甚至在片中对张翰的角色进行了力度适中的嘲讽),同时又在民族主义、国家情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对《建军大业》的碾压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战狼》系列第一部的口碑就不错,这一点有些类似《绣春刀》。然而,《绣春刀》的受众面相较《战狼》而言太过狭窄,也难以形成真正基于中国观众基本盘的一个大规模口碑浪潮。《绣》是一个具有一部分二次元气质的历史武侠片,而《战》则是action porn,热血动作片,二者的类型决定了其上限。
随着《战狼》的口碑,《战狼2》需要在影片产品质量上足够过硬,又有突出的亮点,才能形成有效的口碑浪潮;这一点始终是影片售卖成绩的最根本要素。令人赞叹的是,《战狼2》通过全盘有效地对好莱坞动作电影的模仿,加之以创作者个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情结,以及对军队、动作等各个元素的熟练掌握,突破了大多数观众的期待,形成了有效甚至是有些夸张的口碑积累。随着影片突破各个票房纪录,现象级的影片就也无需更多的营销策略,它的存在就已经击中了许多非主流电影观众的触点,炸出了许多多点没进电影院的观众,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票房潜力。
《战狼2》好在哪里呢?题材、尺度、话题、核心情感的元素是加成,它毕竟要靠着一个坚实的故事基础。不作详细的故事分析了,我们大致都可以看出,冷锋的角色设定如此标准,反派、女主、配角等的设定也非常传统有效。动作场面由线索物品、幽默场面、人物关系、情绪场面相连,也非常正确。
在上映后的第一个对手《建军大业》离去后,《战狼2》的第二个对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说是对手,可看起来几乎是专门为《战狼2》做的反面营销似的,《三》片延续着正在被相当一部分观众所反感的“鲜肉”套路,加之以网络IP、唯美情节、粉丝经济等等目前十分流行的热卖因素,几乎与《战》的整个语态背道而驰,正面拼杀的后果是《三》立刻落败。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锁场”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不谈其他,也对两部片子的热度都起到了作用,当然,对《战狼2》的正面作用多一些。(然而,根据官方数据,《三》到昨天为止也仍然斩获了5.2亿的票房,并不难看了)
《战狼2》的现象级成功,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内心分析,为什么是它呢?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呢?它就如同一列进入极速的列车,一旦驶出,一发不可收拾。当年《捉妖记》、《美人鱼》,或许会有许多人听说了它们,依然会说“这个我不想去看的”,然而如今的《战狼2》,时不时会有大多数观众,都会进入了电影院,一睹为快呢?也许有人会不赞同所谓“用爱国主义挣钱”的方法,然而事实是,爱国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自然需要有文艺作品去体现,而市场经济之下,挣钱意味着受欢迎,意味着宣传效果或者说感染力深入人心,这或许是管理当局将对这类型作品做出的分析判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