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今的共享模式进行的可谓如火如荼,自从共享单车这个“领头羊”出来以后,许多共享行业也出来了,如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等。最近还吹起了一阵共享家电风,出现了共享冰箱、共享洗衣机、共享电视......
月初,苏宁易购官方微博宣布正式推出“共享干衣”,消息一出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毕竟电商巨头站在风口涉猎共享经济,还是赚足了不少眼球。
这项服务落地南京并开展试点,其实是梅雨季节晒不干衣物的痛点。市民只需要拿着自己的衣物,前往门店洗衣机专区,在导购人员的帮忙下,即可免费享受干衣服务了,即干即取,上班族更可实现上班送,下班取,方便又快捷。
其实最早的“共享家电”早已经出现在各大高校中,就是以前在宿舍外面的投币式洗衣机,但是随着这种投币式洗衣机无法满足数量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自2015年开始,美的智能洗衣房“美美洗”、 海尔集团旗下“海尔洗衣”开始进入各大高校,创维集团的“轻客共享洗衣”项目也从工厂、社区加速推进到校园市场。
对于家电共享化的尝试,有的业内人士表示赞同:随着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和App生态系统等基本条件的具备,让一切共享成为可能,而这种可能也会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所谓的“共享家电”,其模式并不先进,甚至可以说经过此前的租赁模式验证,这并不是一项很有前景的业务。
5月16日,乐视电视引入共享模式,将“共享家电模式是否行得通”的话题推到风口浪尖。
所谓“共享电视”,乐视作出的解释是:让用户利用自己的超级电视参与运营,创造价值(广告、购物等),而超级电视将用户创造的价值,通过生态补贴会员,以超级影视会员的形式共享给用户,共享价值。
对此有网友提出,这个共享电视与共享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毫不沾边”,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新型营销手段。
共享单车为何成功?首先共享单车不需要购买,想用时只要掏出手机即找即用,用完之后随地放置,每次想用多久就多久,一年也没规定只能用多少次,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所以共享单车走向了世界。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者的伟大,并不妨碍跟风者可能因饥不择食而被噎死。最近刚推出的“共享床位”被叫停,防火安全问题、卫生问题等等无法解决,最重要一点问题出在绕过了酒店住宿身份登记管理,明显不合法;而共享雨伞推出最后只收回了几把,网友调侃这是一种新的“销售方式”安徽又推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但怎么看和小时候的租书租碟店没什么区别。
《人民日报》发文指出:从社会成本角度看,未必一共享就必定“经济”;而从创业成功率看,共享领域已经倒下一大片。如果共享只是创意匮乏下的“挂靠”,是资本病急乱投医的结果,难免陷入“非理性繁荣”,造成资源浪费而不再经济。
小编有话:共享家电若要成功发展,就要找到用户的痛点,而不是盲目跟“共享风”,让大众心甘情愿掏出钱包,培养市场消费理念还是很重要的。
文/梁日成 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采集 如有任何问题请私信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