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为什么要叫「如来」?他到底是谁?
如来佛祖是佛教中地位最高的智者,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首先,中文“如来”是根据梵文“tathāgata”翻译而来,代表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情况,又有“如实而来”的意思,也是“佛陀”象形化的通称,包含了“觉着”、“智者”的意思。后世之人又用“如来”简称其佛教之祖。就好比道教中的太上道祖,“太上”就是“太古至高无上”的意思,后世之人就用“太上”二字简称道祖。如“太上言”“太上曰”等。
如来佛祖是谁呢?他的本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一个王子。
迦毗罗卫国是古印度北部的一个小国,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是一个叫做释迦族的部落。王子的的父亲叫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领之一。王子的母亲叫摩诃耶夫人,是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相传,摩诃耶夫人夜梦白象入胎,而后有孕,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站着生下了王子。又有说王子是从摩诃耶夫人右肋产下的。王子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王子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部族咒语、诗歌和祈祷,这叫吠陀,就是启蒙教育的意思,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五明技艺,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工艺学、语言学、医学、天文学和哲学。王子十六岁的时候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名叫罗睺罗。没过几年,王子19岁的时候,古印度北部进入战乱,各个小国相互厮杀进攻,迦毗罗卫国也未能幸免,王子也和部族流离失所,逃亡于民间,就在这个过程中,王子目睹了人世间太多的疾苦,于是就开始思考世间诸苦的原因。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某个夜里,王子独自离开了释迦族,剃掉了头发和胡须,开始了寻找答案之路。在这过程中,王子先到达了摩竭陀国,因为这里聚集了许多有智慧的人。然而王子在这里没有寻找到他需要的答案,于是王子又找到了阿罗陀迦兰和郁陀兰弗学习瑜伽禅定法,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水平,可是仍然没有解决王子的问题。后来,王子到达尼连禅河开始苦修,通过六年的修行,王子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弄得瘦骨嶙峋体弱无力,最后靠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供养才恢复过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经过教训,王子放弃了苦修,独自坐在河边的菩提树下开始反思,这一坐历时七天七夜,期间无数天魔和妖女对他进行恐吓与诱惑,王子都不为所动,定如磐石,终于在第八天早上大彻大悟,明白了世间疾苦原因。于是伟大思想诞生了,其后王子创立了教团,弟子称呼他为佛陀,意思是“觉者”“智者”,又根据王子的部族名称呼他为释迦摩尼佛,这里的摩尼又叫做能忍能仁的意思。这一年,释迦摩尼三十一岁。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随后的四十九年里,释迦摩尼讲经说法不怠,度弟子千五百余人,不但度其儿子为小沙弥,就连乔萨弥罗国的国王也皈依受度。释迦摩尼佛八十岁那年,二月十五日中夜,他在拘尸那伽城外的娑罗树林中病倒了,在两棵娑罗树中间,由阿难搀卧最后一次讲法,说完寂然入定,走完了崎岖坎坷又光辉的一生。
这要从为什么念南无阿迷陀佛讲起,既然南无那为什么还要念佛呢?因为佛在心中,心中有佛便知如来者是如佛主来,如来佛主是名如来。如来是谁?古人已经告诉你了(又伍佰世有持戒焚香祈福者当知是人,是人成就世上第一希有之法。千家文有记载钟隶杜稿,漆书壁经,吕祖碑有甘露洒须弥,端的上天梯,金刚经中如来称此人为须菩提)那么时空就有点乱了,一个现代人怎么去古代留书,乔达摩悉达多是如来,须菩提是如来,悉达多留有经书,菩提亦留有经书,这要是一个故事的话,须菩提就乔达摩悉达多,要是两个故事的话,那就涉及到穿越时空,那么现在的须菩提可能是过去的乔达摩悉达多的老师。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如来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又不都不是如来,只有部分证得如来智慧德相的人被称之为如来。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经"是"契经" 这个"契"就是默契配合的意思,能够上契谐佛智慧,下契众生根机。一个"经"字 非同小可啊!如果把这个"经"字搞明白,你也等于开了大智慧,它用"贯.摄.常.法"这四个字来分别说明_贯是贯通表世间法。万法为一个念所贯起来,这就是[如来藏]的道理,不仅讲法理法义,还要讲法用,讲妙用。 第二个字叫"摄"是摄受之意。凡是佛所讲之经法一定能摄受众生,凡是众生他一定能摄受佛法,为什么?佛就是我,法就是我,我就是法。利用佛法的这种摄受力,去教化众生。这叫"摄"。 第三个字叫"常"。它在佛法里是表永恒之意.永久不变之意.如如不动之意。在佛法里讲这个"常"是时时.事事.处处,都是一如既往,永远都不变,念念在道,是这个常。所以佛讲的经典,我们要注意,任何人不可以以任何理由,擅自改动一个字,减少一个字,增加一个字;否则你是大逆不道。 第四个字叫"法"这个法带有规范之义,带有依教奉行之义~凡是佛所讲之大法,任何人不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来违反。 以"开权显实"以"开近说远"" 开迹显本"以此使修行人打开智慧。有不可思议的妙境。修行就是解放思想拓宽心量。 来进一步破除我们的无明微细烦恼。 无量的空间可以包容于一个微尘。 定 当下是不是戒和慧啊。 世界的灾害 这是由于世间法一定的量变引起质变,一念心的恶 善 伪 就是质量,所以这个心发出来就形成了数量。 [两足尊]智慧足了,福报足了。 [智慧]通达事相叫[智],明白事理 叫[慧]。这个事理就是空理啊!智为慧所用,慧为智所依。比如所讲的法为[智],在没有讲之前它的存在就是[慧]。由慧现形为智。 [调御丈夫] 佛就是调御师,在调我们的心,[御]在防御我们的邪知见烦恼习气,[丈]就时刻观察我们的心态,来对症下药[调御丈]。 ?法华经?是实,无量经典是权,你真正读懂了?法华经? 实就是权,权就是实,权实不二。 ?心经?是从理论上,从性上,高度地概括?法华经??楞严经?。 ?阿弥陀经?是从相上来高度地概括?法华经??楞严经?。 ?法华经?是在?楞严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加一个立竿见影.见性就成佛。 ?法华经?讲了"十如是------如是体 如是性 如是相 如是力 如是用 如是因 如是缘 如是果 如是报 如是本末究竟"。 佛说[善哉善哉]第一个[善哉]:上契佛之本怀,你不问,我就要讲这个事。第二个[善哉]下契众生根机,众生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佛就要讲的这个道理。 佛法的真理 不可以用世间法来诋毁 怀疑。 也不须要刻意地做作。 要明白[如是我闻] 一切的万法是不是就是[是]啊?一念,念是不是就是[如]啊?是不是讲[如是我闻]啊?念 是不是[阿],是 是不是[弥陀]啊? ?法华经?是实,无量经典是权。你读懂了?法华经?那么实就是权,权就是实。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它是灵明不昧,它随时可以出现。当有了一念之后,这个"真空"就形成了虚空。由绝待的"一"而似乎形成了对待的"二",就像我们对着镜子一样,镜子里的人跟这个是不是一个人啊?它把镜子里的人对立了,就是当初我们的无始无明。 文殊菩萨讲[归元性无二] 就是[如是我闻],你闻不闻?[方便有多门]这就是"衣 食 住 行"是不是啊?佛法就是来 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 [一心三藏]一个心里包含了三藏无量法。三藏无量法又归于一个实。 [如来明见]如来佛是过来人,他懂得我们的一念心里面具足无量的"性具功德",可以随缘显现为无量的"事造功德"。比如佛知道孙悟空能变茶杯,茶杯就是孙悟空,知道孙悟空的"性具功德"还能变成其它色身和万法。这叫[如来明见];"于无相中见有相,于有相中见无相"这是证道位的功夫。也叫"见道"。佛呢,见道证道圆满一体。 而我们到了中阴身期间就是现量的证道。 逆来正对,横来顺受。 [名字]是相,[语言]是文字相。 佛力是我们的助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