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正规牛排店,专业西餐厨师会建议你吃三分熟的牛排,欠火候的牛排不易咀嚼,三分熟的牛排才是最理想的,松软有弹性,这时候最能凸显牛排本身的肉质和汁水的风味,给你最完美的感官体验。因为越熟的牛排,口感会变逐渐变硬,渐渐失去弹性,肉质纤维的粗糙感加重,同时也失去了牛排的原汁原味。尤其是在外国人眼里,吃一块完全烤熟的牛排,简直是对牛肉的糟蹋。
很多中国人不敢吃三分熟的牛排,就是怕一刀切下去,看见猩红猩红的血水,认为这简直是茹毛饮血,回到了原始人的生活状态,甚至还会进一步联想,这肉中的红色液体中含了多少细菌微生物寄生虫,吃了难道不会拉肚子吗?要花大价钱吃顿牛排,再吃出病来,那可真不值了。对于牛排,中国食客最大的担忧不在于怎么吃而在于颜色。“太熟了不好吃,可是不熟血淋淋的不敢吃”,顾虑的焦点,都集中在牛排里的红汁是牛的血液吗?
我们都知道,血液一旦离开血管会凝固。如果血液离开血管不能凝固,则会流血不止,从牛排上流出的红色液体,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不会凝固。这是不是说明,那根本就不是血呢?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是血,会是什么呢?它们是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和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专职负责氧气的运输。只不过血红蛋白负责的是血管,肌红蛋白负责的是肌肉。
肌红蛋白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血红素,血红素遇氧呈现红色,缺氧呈现暗红色,过多的接触氧气会慢慢变成褐色,这就是可以通过肉的颜色,判断肉质新鲜程度的原因。冷冻牛肉一般呈现暗红色,并不是不新鲜的原因,而是真空包装缺氧导致的,只需要在空气中放置,就会慢慢变为新鲜的红色。温度也会改变肌红蛋白的颜色,常温下肌红蛋白是鲜红,随着温度慢慢升高,红色会越来越浅,变成粉红色直到深褐色,这也是不同熟度牛排呈现的颜色。
肌红素开始变性的温度大概是55度左右,三分熟的牛排切开是红色的,流出的肉汁也是红色的。五分熟的牛排颜色偏淡,七分熟的牛排是粉色的,全熟的牛排切开是里面是淡棕色,这个时候流出的肉汁就是透明的。因为肌红素已经完全变性。肉类含水量达到70%,而肌肉蛋白质受热后会将自身水分向外挤出,所以在生的时候两块同样重的牛排,一块做三分熟,一块做全熟,三分熟的看起来会比全熟的大得多。
牛在屠宰过程中,会放掉血管中全部的血液,仅在心脏和其他内脏中残留一部分。牛排切开后的血水,是70%的水加肌红蛋白而成的混合物,这种肉汁液体不仅使得牛排更加多汁美味,还含有丰富的铁,是补血佳品,如果一块牛肉干干巴巴,一点汁液都没有,要么是被风吹干了,已经不新鲜了,肯定不适合做烤牛排。很多去牛排店打工的学生,老板首先要教会他告诉客人说,牛排中的红色液体是肉汁而不是血水。
很多客人对牛血的担忧应该是来自于细菌,但牛肉在包装之前都进行过灭菌处理,零下18度低温冷冻过的牛排,也是一个杀菌的过程。而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说法,只要牛排内部温度达到62度,也就是七分熟,静置三分钟,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的致病细菌。
当然走私牛肉,没经过检验检疫的水货牛排不在此列,因为水货不能进大冷库,甚至在运输过程中都不敢走正规冷链,中途变质以及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极大,往往喷一下药水就继续卖。所以吃牛排哪怕价格贵一些,一定要去正规的牛排店。这就跟吃日本料理一样,不能随便去一家低价野店,就贸然吃生鱼片。
要防止牛肉中寄生虫对人体的感染,要做到不吃不新鲜的的牛排;不买未经检验的牛肉;牛肉最好要冷冻后再食用,在-7℃以下的冰箱内需冷冻24小时以上,才能冻死囊尾蚴。发达国家的肉类加工和运输有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冷冻加工环节不仅要求产品本身低温,还要求加工环境低温,可有效抑制环境中微生物的繁殖,这也可能是欧美人吃三成熟牛肉不生病的原因之一。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的是,烤牛排是西餐,如何选择牛排的生熟程度,也不一定要一味效仿欧洲人,只吃三分熟的烤牛排,毕竟中国的食材环境比较糟糕,哪怕损失一点口感上的美味享受,还是尽量吃七分熟的烤牛排吧,吃完熟的烤牛排,那就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了,不如不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