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吴梦知和《花儿与少年》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她是前两季的总编剧、总策划,也因为《花少2》里她的文字配合井柏然的字迹,营造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热点,“芒果文案大神”的称号就此出炉。她把《花少3》打造成《流星花园》,也让它冒险的“匪夷所思”。
作者: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
世界在吴梦知身上呈现出两极。
在网友那,她是“湖南广电第一才女”,是传说中那个“2005年起包揽芒果台所有综艺文案”的大神,他们爱她仅以寥寥数语就道出的人生至理、被那些文字感动得热血沸腾或泪上心头,即便她本人强调了一百次,说那不是“鸡汤”,而是“鸡杂汤”。
在媒体那,她却是一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存在。百度百科至今没有一个有关她本人的介绍;她极少接受采访,以致于身边的同事一只手都能数出她见记者的次数;她拒绝被贴上“文案大神”的标签,也反复诚恳地表示,那些文字,其实并不够好,“只是我写得比较多而已。”
而当记者坐到她面前,却发现她既不是文字里那个感性的她,也不是想象中那个理性的她。
她语速极快,笑声很响,我们甚至有一个念头——她,是“逗逼”的。
![]()
采访过程中,吴梦知的笑容一直如此灿烂
吴梦知的花少:
青春时的我们,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湖南广电包括天娱传媒工作18年,吴梦知接受采访的次数不超过5次,这次她肯出山,只是因为在湖南卫视播出的“花少3”。
毋庸置疑,吴梦知和《花儿与少年》之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她是前两季的总编剧、总策划,2015年,《花少2》里她的文字配合井柏然的字迹,营造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热点,“芒果文案大神”的称号就此出炉,无数因为生活而感觉疲累的网友,在那些美丽的截图中抱团取暖。
![]()
文案,是“花少”第二季的一大亮点
(滑动查看更多吴梦知撰写的文案)
旁白
“这里就是英国,一个没有老虎的国家,一个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高贵的古建筑,让人尖叫的音乐,艺术和创意当然很美妙。但是还先忘掉他们吧,忘了让人迷醉的贝克汉姆和黛安娜,忘了欢乐无限的女王八卦,正在虎视眈眈的是高昂的物价和从来没准过的天气预报。礼貌但冷漠的绅士,说着七八种让人耳朵出血的口音,为了优雅至死,他们永不穿秋裤。以及一生尝不到美食,只有吃不完的土豆。你必须小心,这里的水龙头要么烫死,要么冻死。是的,英国发明了第一条火车线、第一家电视台,甚至发明了中国人最喜欢的乒乓球,但全程自助意味着在这里你要学会自己发明生存的办法。这一次,神奇的阿利波特与邦德只会袖手旁观。”
“三十五年前,四十岁约翰·列侬被歌迷枪杀的深夜,手中的磁带洒落满地,时代周刊声称那一刻音乐死了。沉默的爱尔兰海眼看着这座城市从此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虽然谁也不想沉湎于伤心往事,但利物浦如果竟敢放下这段过去,全世界的歌迷会以为你疯了。今天传奇巴士将一路循着披头士的密码探访那惊世的狂热。”
“小巷是披头士每天的必经之地,草莓园里有约翰列侬孤单中又偶尔温暖的童年,levi’s百货大楼倾听过他约会时少年的情话。而列侬的故居和秘密结婚登记处早已物是人非。但,就是在这里注定了一位艺术家一生中桀骜的音乐和爱情。”
心灵鸡杂汤
“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银边,所以,遭遇才会特别明显。当世界对你关上一扇门,不要生气,那是让你练习面壁。”
“也许,每个人都是孤单的史努比,也许,一上场,队友就变成了对手,可是,胜利有时候不是因为战斗,只是因为学会了勇敢的举起白旗和自己握手。”
“生活就是这么烧脑,真相永远纠缠不清,自尊心也总太淘气,可是能够任性才是幸运,我在哪儿,哪儿就出事,多么霸气。”
如果不是廖珂的离开,吴梦知应该不会走到前台。
2016年6月,在《爸爸去哪儿》总导演谢涤葵离职后,廖珂出走湖南卫视,连续播了两年的《花儿与少年》停摆。
“也不算是救场吧。”继廖珂之后担任这个节目总导演的吴梦知说,“当然我对这个节目还是有感情,(去年)9月份台里竞标,我觉得这个题材是可以延续的,汇报了,我们得分很高,那就做吧。”
![]()
《花少》第一季曾经一鸣惊人
虽然认定第三季是踩在前两季肩膀上的节目,《花儿与少年3》在吴梦知的把控下还是变了样子——第一季节目里有郑佩佩、张凯丽、刘涛、许晴;第二季节目拿下宁静、毛阿敏,那两季节目,都是实打实的“姐弟旅行”。
但这一次不是。江疏影、古力娜扎、宋祖儿、赖雨濛,一朵花比一朵花更鲜,杨祐宁、井柏然、陈柏霖、张若昀,一个比一个更帅。当被非洲的沙漠和澳洲的艳阳包裹着的宣传片一出,网友惊了,“这哪是花少,这是偶像剧啊!”
![]()
![]()
![]()
![]()
吴梦知不否认自己就是要一个“偶像剧”的感觉,她把自己归类于“颜值挂”,“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流星花园》。”
她笑,“既然这一季选择了年轻人的主题,那我当然希望男的帅女的美,画面看上去美好,当然,这个好看也包括内在的美。”
![]()
而为了配合年轻的主题,《花儿与少年3》从前两季的“穷游”变成了“冒险”——从巴西、南非、纳米比亚、澳洲,8人小团体花费27天,沿着南回归线穿越4万公里。
吴梦知说,他们面对的不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
一是环境变了,二是规则变了。
这一季,吴梦知设计的大纲中,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里,“全部都是未知,永远在焦虑,永远在冒险。”她嘴角闪现出一个小恶魔般的笑容,“不是有一句话吗,人最大的恐惧就是未知和安全感的脱离。”
当然,冒险的最终依然是为了回归人性——青春时,我们该是什么样子?
吴梦知的嘉宾:
杨祐宁会火,娜扎柔弱,至于井柏然……
可以预见的是,井柏然也好杨祐宁也罢,抑或是娜扎江疏影陈柏霖张若昀,他们给出的,都是自己独有的青春。
而这些青春的指向,作为总导演,吴梦知需要在选人时就提前把控。在对话捕娱记的过程中,吴梦知重点聊到了下面这几个人。
头一个是杨祐宁,聊起他,是因为媒体都在议论,这样一个拥有极高关注度,又明显会给参与者人气加分的节目,怎么会想到杨祐宁。
“他身上真的有很多闪光点,又暖又搞笑,能上天能入水。”吴梦知给他下定论,“这种男人很多人会喜欢,他人气会很高。”
![]()
其实,这样一个杨祐宁,当初只是跟她做了一个视频会议。吴梦知的团队担心一个视频就定一个明星会不会太过草率,吴梦知坚持认为不会,“因为第一次接触,我看到他和他经纪人是一个互怼的关系,我就觉得这样很好,这男孩不装,而且,他会玩,会冲浪,他还有厨师证。”
跟娜扎见面,吴梦知说是在北京,“她觉得她特别想尝试很困难的事情,我们聊了很多,最后其实我都不记得她说了什么,但是漂亮成这个样子的女孩,坐那儿怎么看都好看的女孩,这么美这么柔弱,我是个女的,我也想要保护她啊!”
![]()
还有一个人是吴梦知没有想到的——跟井柏然的沟通,耗尽了她所有力气。
作为第二季的成员,井柏然一开始就拒绝了吴梦知的邀请,“他说得也很诚恳,他觉得自己没有更多新的东西给到我,给到节目组,这对一个艺人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最终,打动井宝的,是吴梦知的一封万言信。那时“花少”已经准备开拍,心想着“算了,放弃吧”的吴梦知,给井柏然写了那封信,一万多字,信里说的是自己为什么要拍这一季“花少”,为什么坚持要用井柏然,“我写那封信真的不是为了打动他,我认为那是一封告别信。可真的没想到,他看了信之后给我打来电话,说,‘梦知姐,我过来’。”
![]()
吴梦知的鸡汤:
为什么不能说它是“鸡杂汤”呢?
用文字打动井柏然,这结局其实不会让捕娱记有任何意外。毕竟,她是写下过那么多美好文字的人啊。
“为什么要飞行?因为梦境在那里。为什么要奔跑,因为长路在那里。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为什么要歌唱,因为自由在那里。”(2013年“快男”)
“是谁同意把这个世界让给噪音,是谁困顿着万物静默如迷,除了大张旗鼓的喧嚣,或悄无声息的沉寂,我们和声音有多少种关系……”(《我是歌手3》)
“夜色的罗马裹着糖,目眩的人们一路的遭遇,就像甜美和考验,总是一同不期而至,幻想都是用来破灭的,童话总会在现实面前变成普通话,而成熟的人们,用不甘心绝望。”(《花少1》)
“夜色的罗马裹着糖,目眩的人们一路的遭遇,就像甜美和考验,总是一同不期而至,幻想都是用来破灭的,童话总会在现实面前变成普通话,而成熟的人们,用不甘心绝望。”(《花少1》)
![]()
你很难说这些不算鸡汤。知乎网友在“如何评价吴梦知的文案水平”的链接里,分析吴梦知总是喜欢一些带有空灵气质的东西。
“太空里的花,宇宙,尘埃,星,还有年少的梦和天真以及热血。她的文案总是低沉的开始,昂扬或平静的结束,我想,她内心里一定住了个孩子又或诗人。”
吴梦知确实是爱读诗的,她说家里堆着国内外各种诗集,自己最爱的就是《唐诗三百首》,“诗歌、歌词和电视文案其实类似,就是用几句话来说一个感悟。”她说自己热爱诗歌那种跳跃的表达方式,很短的句子,写很深刻的道理。
![]()
但她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大神”——电视节目制作的节奏之快超乎外人想象。她说,往往节目马上就要播了,自己被“安排”写一段话,“时间可能就30分钟,快速写好了,丢过去。”在她看来,这个技能电视台的导演们都有,“我也是从小导演做起的,那个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的片子写东西——顺手的事儿。”
她从心底里也不认为那些是鸡汤——曾经在接受其他杂志的采访时,她形容自己的文字是“鸡杂汤”,“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好,我不想骗人,如果观众认为我的文字里只有煽情或者矫情,那一定是我的功力不够。”
其实,说这句话时,她内心一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呐喊,“我在文字里写了那么多真实,你们没看到吗?!”
![]()
![]()
吴梦知跟“花少3”成员们在一起
从总撰稿,到总导演,吴梦知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
而观众对她有更大的期待,知乎上有网友说,“假以时日,我相信她会是中国的李友静。”
就是那个从综艺编剧出道,创作出了《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请回答1988》的李友静。
所以,未来会编电视剧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再一次灿烂地哈哈大笑起来,“我啊,我真的挺自由散漫的,我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我习惯一个一个山头爬过去,这个节目,就像足球踢了上半场,下半场要继续踢完。我不会那么具象地规划。”
不过,她也没有把话说到绝对,“做内容当然还是我比较喜欢的,也许未来会有那么一天,我吧,都可以尝试。”
这样的未来,有什么不值得期待的呢?毕竟,人生,是要一次次冒险啊。(以上内容转载自捕娱记 ID:ibuyuji)
吴梦知怎样写《花少》文案?
文/顾彩玉
“所有的娱乐节目都是让大家开心,不是带去严肃和沉重。”吴梦知(时任《花少2》执行制片人,并撰写节目文字文案)表示《花少》传递的是温暖和快乐,所以在编写文字时会更多考虑美好和明媚的意境。第一季中有一句话——“幻想都是用来破灭的,童话总会在现实面前变成普通话,而成熟的人们却永不甘心绝望。”这句话最开始她写的是“成熟的人们要学会面对绝望”。为了基调积极向上,反复考虑后改成最终版本。“第一季定下了整体基调,第二季就顺延这个思路。”
《花少2》旁白基本以介绍景点为主,在节目素材粗剪到10几个小时后策划、撰写。“粗剪后,我们要讨论这集故事的脉络、重要景点及需要舒缓、过渡的桥段。这些都是需要旁白的地方。”吴梦知表示,她写完后交予后期配进画面,再行斟酌修改。
创作旁白之前,吴梦知会翻阅大量资料,并融入个人情感。如那句“整个人类的进步都得看剑桥的心情吧”就是因为在踩点时,吴梦知及同事感叹剑桥浓烈的人文气息。“当时我的同事感慨‘人类所有的精华都在这儿’。这个赞叹也代表了我的心情。”但介绍整个英国时,由于之前拍摄不顺,她采取了调侃方式——“这里就是英国……高贵的古建筑,让人尖叫的音乐……”随着“吱”一声音效,明亮的画面戛然而止,出现灰色调,旁白接着说,“但还是先忘掉他们吧……正在虎视眈眈的是高昂的物价和从来没准过的天气预报,礼貌但冷漠的绅士……为了优雅至死,他们永不穿秋裤。以及一生尝不到美食,只有吃不完的土豆……”如此任性的吐槽,受到网友点赞。
“我尽量避免走入传统旅游节目的套路,以‘说’故事的形式介绍景点更容易让人接纳。”第4集中吴梦知优雅、明快地概述了披头士生活过的地方——“草莓园里有约翰列侬孤单中又偶尔温暖的童年,levi’s百货大楼倾听过他约会时少年的情话……”并且,每讲述一个地方都会配以嘉宾当时的举止,动静相宜。
遣词造句方面,吴梦知也会反复斟酌。第3集中,为了引出牛津和剑桥的赛艇比赛,她用一段话描述了牛津和剑桥的关系——首先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怕观众难以领会其中情感,又增加了“相爱相杀”。但是经过反复研究资料,她发现两校之间在竞争中互相成长,继而又补上“相生相克”。最终,句子呈现——“……在英国他俩是很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生相克、相爱相杀,除了学术上的竞争,最狂热的就是赛艇对抗了……”
网络上搜索“花儿与少年文案”,显示结果是617,000个,大部分指的是由吴梦知编写、第一季和第二季中空镜里配以的清新文字。这是“心灵鸡杂汤”。“它既是温馨、真实的点评,也夹杂一些辛辣和诙谐的成分。”吴梦知解释。
与旁白的流程不同,“鸡杂汤”的添加在成片之后。“它是对一段情绪、事件的总结或过渡,所以要在最后考虑哪些地方需要‘喘口气’。”吴梦知表示鸡杂汤的功能有两点:1是故事太复杂,节目组希望呈现哪些主张,比如每集结尾的“鸡杂汤”;2是故事太长,需要停顿、回味信息量,比如杨洋重回集体后,画面回放每个人的表现,辅以“鸡汤文字”:井柏然与陈意涵出去找杨洋,配文是“有人拼命奔跑与寻找”;郑爽埋头在床边,配文是“也有人努力想证明,最大的信任是等待”;因第一季走失过,许晴表现出不安,配文是“有人真心纠正着曾经犯过的错”;宁静坐在车里,微笑悠闲,配文是“也有人没心没肺,从不纠结对错”,并在最后夜色的空镜里总结“……路途曲折漫长,步步落子无悔;但每一个昨天都是被淘汰的。新的一天,你决定成为谁。”留给观众无限思考空间。
“‘鸡汤’文字需要与画面、节目的情绪等元素相搭配。”吴梦知解释,如果嘉宾的情绪高涨,我就会写得诗意一点。比如第2集结尾,花少团经历寒冷、暴走后感受到家的温暖、气氛欢乐。吴梦知以“每一块乌云都镶着银边,所以遭遇才会特别明显……”结尾;但如果发生冲突,“鸡杂汤”就会略显朴实、幽默。第3集杨洋丢失,文字显示“生活就是这么烧脑,自尊心太淘气。”“因为当时杨洋的表情很萌,状态又比较焦躁,所以大白话更能连贯整体情绪。”
“鸡杂汤”的添加没有统一标准。“这纯粹是一个感觉。”第4集赛艇比赛胜利后,节目组希望添加一些励志型文字。吴梦知拒绝了,“在本来情绪就很饱满的地方添加‘鸡汤’,我觉得有点儿画蛇添足。”
她认为所有的文案都是为画面服务,文案要补充画面无法交代的事。第4集剪辑过程中,节目组要引入杨洋与郑爽15天后的对话。“真人秀是现在进行时,如果直接出现15天后比较突兀,所以要加一些文字。”播出画面是这样的,“有些话一旦说出去,就收不回来”,画面切换至杨洋和郑爽的单独采访,两人说出内心想法,“但有些话不说,我们就再也回不来。有时候,开口比开火更难;比如面对误解和冷漠。”然后进入15天后的对话。“这段文字要起到过渡、串联的作用。但不能直接写‘15天后他们进行了沟通’——这是废话。我需要添加的是对话背后的含义。”吴梦知说。
还记得《花儿与少年2》吗?还记得花少团在剑桥的赛艇比赛吗?更多节目内幕,详戳文章《剖析<花儿与少年2>三四集文案》
推荐阅读
总局全面解读网络视听新媒体管理政策
云莱坞IP大会:好故事要从本土人才中发掘
独家|日剧翻拍,下一个风口?
独家 | 我想告诉你国产情景剧去哪儿了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
*“综艺”订阅号投稿及业务联络:182-1013-1956,135-2158-7321
*“综艺”订阅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网易、搜狐、百家号、UC订阅号、UC头条号、360众媒、界面等媒体平台。
现在请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我们吧!![]()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