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看门人的间隙里,西妹儿先对古庙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观测:玉皇庙位于一个由南至北渐次抬高的自然山坡地形上,整体看上去颇有气势。整座庙东西大概占到九间房的宽度,山门正中为三开间抱厦。抱厦上的木雕有多处破损,但整体效果依然恢弘。雕梁上的龙饰雕工细腻,同时又气势磅礴;人物表情清晰圆润、栩栩如生。
20多分钟后,在田里劳作的看门人姗姗而至,将山门开启。
我们进入山门,门内有一屏风,屏风很简陋,为村民所修,大概起个挡风的作用。但尽管如此,西妹儿仍感到穿堂风的猛烈。进入院内,回首而望:山门的内侧是一座倒座舞台。此时,村干部李贵龙为我们一一作了介绍:“此舞台两侧耳楼各四间。耳楼上层在演出时作为演员休息、化妆之所,下层在日常用作厨房、库房等。属于晋东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庙宇布局。十多年前,这里还是村里唱戏、赶庙会的主要场所。
拾阶上行,环顾整座院落可以看到,这里东西两侧的耳殿、配殿、耳房、配房、廊房等建筑一应俱全,总的风格比较类似,部分建筑特点略有不同,据判断,这有可能是后代多次重修所致。不过,由于这些配房皆出现较严重的损毁,不得进入参观,并没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地方。
“正殿是玉皇庙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庙内最古老的建筑,是该庙的核心价值所在。”看庙人手指正殿方向为我们介绍。仰视正殿上方,正殿结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梁架为前乳栿对四椽栿。大殿为单檐歇山顶,灰色筒板瓦铺制。此殿梁栿用材较大,前檐为四根石柱,檐柱侧角明显。东南屋檐已经局部坍塌,椽飞露在外面,急需维修。转角铺作为单下昂四铺作,昂为假昂,耍头刻作真昂。当心间补间铺作为在瓜栌斗上出45度斜栱,耍头刻作龙头形。两次间补间为四铺作,第一抄华栱刻作昂形,耍头刻作龙头形并且为真昂。转角铺作的里转中,正面与山面两次间补间铺作昂尾承托襻间枋,在第一抄华栱之上出斜栱一抄,并承托正面与山面两斜栱承托一抹角梁栿共同承托角梁,其中在正殿内的转角后尾中也应用了一简洁的抹角梁。整个大殿顶部全部采用木质材料,用材宏大。
石掌村为何会有这样的豪华建筑?这恐怕得从石掌村的地理位置说起。据史学家分析,从陵川12个金代国保建筑分布来看,有4个处在礼义镇境内,潞城镇3个,城关镇2个,附城镇2个,西河底镇、杨村镇、夺火乡各1个。这几个乡镇有一个共同特征:一是交通优势比较明显,自古就是陵川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二是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是陵川县的主要产粮区;三是因交通便利形成了商品集散地,促使商业较为发达。也许,石掌村也正是因为具备了这几个要素,一座精美的寺庙建筑才坐落于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