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作为战争爪牙的枪支火炮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历练,今天我们来看看战场上的杀戮机器——重机枪。
说到重机枪不得不提的就是马克沁重机枪,不过在说枪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造枪的老爷子——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
马克沁
马克沁,全名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Sir Hiram Stevens Maxim,1840年2月5日—1916年11月24日),是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出生于美国缅因州,后来移居英国。1901年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爵士。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机械学天才之一,被人们尊称为自动武器之父。在他数十年的自动武器设计生涯中,设计了多种自动机构,为世界轻武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突出成就表现在:一是首次完成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实现三种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导气式和枪管短后坐式);二是成功地研制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弹药供弹的自动供弹系统,这种以弹链和拨弹齿为核心的供弹机构,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武器,尤其是各种轻、重型机枪上。
马克沁
1840年马克沁生于美国缅因,14岁时跟一个马车制造商学徒,并在马萨诸塞他叔叔的工厂里开始他的发明事业。
1886年他获得烫发熨斗大专利,后来发明了照明用煤气发生器和机车车头灯。
在美国1880年市政照明投标中,爱迪生想尽一切办法排挤掉了马克沁这个强力竞争对手,并逼迫他卖掉公司,离开美国。在战火纷飞的欧洲,马克沁要重新开创事业。朋友的提醒使马克沁开始造枪事业
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 11.43毫米,枪重 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 (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 100发/分。马克沁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M1886型11.43毫米马克沁重机枪
1885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观看马克沁操作机枪
马克沁与他的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真正让马克沁出风头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战场上的马克沁机枪
退休后的马克沁
他研究的各种自动武器给战争带来了更多的暴戾和残酷,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苦难。他看过了太多的血与泪,退休后的他,完全放弃了自动武器的研究,开始致力研究大型电子游艺设施,并用他全部的收入在英格兰黑池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游乐场。
1916年11月24日,100万人伤亡的索姆河战役刚刚结束,这一天,马克沁离开了人世,但他留给世界的自动武器,仍然在战场上啸叫。
我们回顾历史只为更好反思战争,希望珍惜现在的生活。
喜欢可以订阅我
本文为大雪纷飞落花影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