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亲子 > 正文

李云迪跌落神坛,给4000万学琴家庭上了一课

0
分享至

李云迪嫖娼被拘,昔日钢琴天才彻底跌落神坛,让很多人特别是学过琴的人,一声叹息。

早在昨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似乎已经在钢琴技艺上放弃了自己。从少年得意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直至成为娱乐圈常客、重要演出失误频频……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他也成为73年来该赛事最年轻的金奖得主。新闻联播专门报道了他回国的欢迎盛况。次年,李云迪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顶着天才艺术家的名誉,与海外唱片公司签约、在全球多个音乐殿堂级场馆进行表演,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从2009年起,李云迪的专业水准似乎止步不前,甚至第一次出现了普通观众都能分辨出来的“硬伤”。

那一年的中山音乐堂,李云迪演奏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明显状态不佳,有乐迷评价该场演出“无论从乐句、呼吸还是手指的跑动、控制力、准确度,无一合格”。

李云迪的演奏状态,在此之后开始一落千丈,频频在公开演出中犯错。

2013年,李云迪在工人体育馆演奏《野蜂飞舞》,出现了严重失误,现场乐迷称他“大约有20%的音符根本没有弹,莫名其妙就糊弄过去了,速度也不稳,听起来就像是钢琴家左右手各少了一根手指。”

最知名的一次演出事故,发生在2015年10月30日,他与悉尼交响乐团合作在首尔演出。弹奏15年前比赛中赖以成名的《肖邦第一协奏曲》时,李云迪出现明显失误导致演出中断。

刚出道那几年,李云迪多次在媒体上表态“非常排斥娱乐化包装”、“要专注音乐”。但随着2010年后社交媒体进入大众生活,李云迪也被打上了多元化标签,而他自己,似乎也开始迎合这种改变。

2012年,李云迪在春晚舞台上与王力宏合作,事后多番的话题炒作引起不小争议。此后他不断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和娱乐节目中,跨界范围越来越广,次数也越来越多。

“钢琴家的手是需要着重保护的,但他在节目里又是做游戏又是搬重物用力,让人看着非常揪心。”有古典乐迷如此评论道。

直到最近,李云迪又在《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中大热,以“诙谐的钢琴艺术家”人设再次收割了一波粉丝。他出事前的最后一条微博,还是节目最新一期的宣传视频。

学过钢琴的孩子都知道,要保持专业水准,每天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在枯燥的练习、背谱上,更别说是国际顶尖的大师,每天的练习时间往往达到10个小时。

如此频繁地穿梭于综艺的世界中,怎么能保证专业水准不退步呢?

李云迪的陨落,对于学琴的孩子和家庭的启示,绝不止“公众人物谨言慎行”这么简单。

**********

微博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热搜——“小朋友学才艺有多悲伤”,打开画风都是这样的:

看完这几张图是不是心情都不好了?那再来看一个大朋友的故事吧,他代表的恰恰是悲伤的反义词:热爱。

一个人说起热爱的事情时,眉毛会自动跳舞。

知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曾因为一段回答网友提问的视频火出圈。

视频中他手持心爱的大提琴,耐心解释着普通人对于这种乐器的疑问——

为什么大提琴这么昂贵?

琴弦是用什么做的?

为什么大提琴家的脑袋总会到处乱动?

什么叫颤音?

......

马友友答网友提问 (来源:网易体育)

这段视频的评论区,有个网友分享的场景或许能唤醒很多孩子的童年阴影:

想起小时候学琴,老师非要我们摇头晃脑。后来看自己表演的录像像个木偶一样僵硬,感受不到就是感受不到,强演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某培训机构关于少儿钢琴市场的一句戏谑性结论——“孩子班上40人,学钢琴的占一半,登台表演要摇号”。

据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学习钢琴的儿童已超过4000万,而且这个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周杰伦在《听妈妈的话》中唱到“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长大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跑的比别人快,飞的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

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在学琴的孩子听到这段歌词,都会发出一声叹息,因为它总有一种成王败寇的感觉。

周杰伦只是少数,大多数是耗费了金钱和时间成本、牺牲了大半个童年,只掌握了一门乐器的普通孩子。大部分学琴的孩子依然在忍耐着,他们在钢琴凳上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辗转反侧,当初的兴趣荡然无存,剩下的都是每晚必须完成的任务。

再回到那个热搜,小朋友学才艺,本来不会悲伤;因为不喜欢而被逼着学,才产生了悲伤。

换句话说,会有多悲伤,不取决于才艺,也不取决于小朋友,而取决于小朋友对勤学苦练的厌恶程度与父母期望的加和。

**********

曾有一句振聋发聩的鸡汤说,一定要给孩子学一门乐器。

围绕这句鸡汤发散出来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音乐让孩子的一生都不焦虑不迷茫不孤单;孩子在享受美妙旋律的同时,能沉下心来,更专注严谨地对待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有点儿兴趣,学些皮毛也无妨,但强行上价值上到这个高度,大可不必。反倒是绝大多数学琴的家庭,都容易忽视这两点:

1、无论大提琴也好,钢琴也罢,都是一种需要苦练的艺术,想让自己和旁人get到其中的美感,必须先通过大量的、漫长的练习去积累足够的技艺。

2、乐器是演奏者表达自我、彰显自我的一种工具,而非目的。比如马友友对于经典曲目“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解读:

这个律动展现了自然世界的无限和不定,听到这段旋律你会想到流水,想到秋日阳光穿透树叶的间隙,总之是某个一直持续但总在变化的东西……这段音乐放在电影里,有助于观众形成特定的情绪。

可问题就出在,对于绝大多数天资普通的孩子,以上两点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相悖的。

中国孩子学琴的方法是照着谱子一点点扣。对着一段不熟悉的旋律,你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五线谱上的小蝌蚪一个个认出来,落在键盘上。就好像在你完全听不懂英语的情况下,先让你学自然拼读,读出来就行,表达的是啥都在其次。

指法的敏捷,技术的娴熟,强弱的表现,快慢的转换,一直进行机械的肌肉记忆练习,但很少有人想过这段旋律究竟在表达什么,或者说我们在假装表达。

苦练必然要承担兴趣流失的风险,且很少有孩子还能再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中,去感受曲子想表达的精神内核。

让孩子学乐器的目的,无论是考证还是兴趣爱好,要想学通学透,持之以恒的苦练是唯一捷径。有位钢琴老师曾这样吐槽送娃来学琴的家长:

很多家长第一次带孩子来的时候都会说的开场白是“我没打算让她考级,就是想让她有个爱好,有时间的时候弹弹琴也能陶冶情操,将来并不一定非走这条路…”

一听到这个,我就会特别直接的跟她说要不要回去再想想,学琴其实挺枯燥的,学之前孩子都会说想学、一定好好学,但是学起来,很大一部分靠的家长的毅力,如果家长觉得差不多就行,学着玩的,我觉得还不如不学。

一旦当孩子发现学琴以后每天都得练,起步四十分钟,经常一小时以上,而且不能乱弹,要有板有眼,她能觉得这件事有多大的乐趣?我教了十几年了,几乎没有家长跟我说孩子一有空就去练琴,特别喜欢,练不够。听到的多数是她不练啊,你好好说说她…

所以家长一开始的那种有空练练琴,陶冶情操这样的想法,挺好笑,孩子小的时候真的陶冶不着,什么时候学明白了,不用催着练了,那才是真正学明白了…

孩子都喜欢随意的,要求少的,可学琴这样是不可能的。你看看真正弹琴好的哪个不是刻苦练出来的,所谓天赋,无非乐感好些,聪明一些,上手快一些,但要好听,还是时间和量的积累。

关于练琴这件事,有个很通俗的说法叫做“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句话或许可以映射李云迪本身。

昨晚的大瓜爆出后,网友评论大概分为两派,一派是纯粹的吃瓜群众,另一派则是扼腕唏嘘的乐迷。有个乐迷的点评一针见血——

其实道德和一个人的职业从来没有绑定关系。但这对于古典音乐圈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我们一直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好的钢琴家。这位早就不是一个钢琴家了,或许曾经是,但已经20年不练琴了。

德艺双馨,这位首先没有的其实不是德,而是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他担任公安部长助理期间,霸占了警界“头号警花”,52岁被判死缓

他担任公安部长助理期间,霸占了警界“头号警花”,52岁被判死缓

博览历史
2023-05-23 09:00:12
小米贴膜服务再次缩水!米粉:劝你取消

小米贴膜服务再次缩水!米粉:劝你取消

科客
2023-05-28 22:02:58
立陶宛将宣布破产,中国大使“神补刀”,没有主权的国家是这样的

立陶宛将宣布破产,中国大使“神补刀”,没有主权的国家是这样的

小乐讲故事
2023-05-20 15:55:15
北方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沈志莉:操纵高考录取结果,60岁整容为20岁

北方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沈志莉:操纵高考录取结果,60岁整容为20岁

历史求知所
2023-05-27 20:00:02
日本和荷兰加入对华半导体制裁!

日本和荷兰加入对华半导体制裁!

陈常说生活
2023-05-29 01:28:35
汪小菲直播大骂抖音官方:我可以在别的平台卖,可以线下,不怕你

汪小菲直播大骂抖音官方:我可以在别的平台卖,可以线下,不怕你

史建说娱乐
2023-05-27 11:10:10
800亿灰飞烟灭!中国4S店之王,终于扛不住了

800亿灰飞烟灭!中国4S店之王,终于扛不住了

象视汽车
2023-05-28 07:00:03
为泰党成香饽饽,巴育示好,愿意两党合作,只要保持泰国的传统

为泰党成香饽饽,巴育示好,愿意两党合作,只要保持泰国的传统

凤酒
2023-05-28 22:06:22
外媒:制裁效果显现,中国超级计算机跌落神坛

外媒:制裁效果显现,中国超级计算机跌落神坛

半导体圈
2023-05-28 08:14:12
丫丫起驾回京了,六辆警车为丫丫保驾护航,祝愿丫丫一路顺风

丫丫起驾回京了,六辆警车为丫丫保驾护航,祝愿丫丫一路顺风

刘新谈社会
2023-05-29 03:16:02
武汉被碾压致死小男孩的妈妈和豆豆妈妈一比较,高下立判

武汉被碾压致死小男孩的妈妈和豆豆妈妈一比较,高下立判

大千世角
2023-05-28 13:48:48
宁可得罪中国也要支持印度?俄罗斯出席印度G20峰会,有啥心思?

宁可得罪中国也要支持印度?俄罗斯出席印度G20峰会,有啥心思?

小小透剧港剧家
2023-05-27 15:49:07
旧社会奶妈揭秘,喂完老的喂小的,大宅门里暗藏肮脏事

旧社会奶妈揭秘,喂完老的喂小的,大宅门里暗藏肮脏事

午夜故事会
2023-05-06 14:18:49
福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特别优秀的县委常委可直接提任县委书记、县长

福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特别优秀的县委常委可直接提任县委书记、县长

新京报政事儿
2023-05-28 20:00:12
背后的头目全是高级律师, 原来湖南永雄催收一开始就为了对抗法院

背后的头目全是高级律师, 原来湖南永雄催收一开始就为了对抗法院

一只快乐的小猫
2023-05-28 16:51:13
泪目,老舅淘汰!输了比赛赢了人品

泪目,老舅淘汰!输了比赛赢了人品

尘哥娱乐
2023-05-28 18:39:29
真实案例:厦门一桩荒唐的母子伦理案,引发社会的反思

真实案例:厦门一桩荒唐的母子伦理案,引发社会的反思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5-27 21:03:55
2023河南首富:领跑卫龙、蜜雪冰城的老板,全省身价唯一破千亿

2023河南首富:领跑卫龙、蜜雪冰城的老板,全省身价唯一破千亿

柳先说
2023-05-28 22:56:55
2016年,劳荣枝在厦门健身房里的自拍,大秀自己的好身材!

2016年,劳荣枝在厦门健身房里的自拍,大秀自己的好身材!

娱乐意林lin
2023-05-22 13:45:37
周一或将上演史诗级大动作,周末一大消息曝光引发热议!

周一或将上演史诗级大动作,周末一大消息曝光引发热议!

兵圣财经
2023-05-28 14:27:26
2023-05-29 08:00:49

头条要闻

基辛格:美国两届总统都想迫使中国让步 这非常错误

头条要闻

基辛格:美国两届总统都想迫使中国让步 这非常错误

体育要闻

早就说了,他是凯尔特人最大的X因素

娱乐要闻

王菲小女儿17岁生日 李嫣留学国外近照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

汽车要闻

奔驰EQE SUV售48.6万起 标配四驱续航613km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房产
家居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看完外国版《西游记》,吴承恩气得要从棺材里蹦出来

艺术要闻

看这些树影带给梵高多少慰藉,大都会聚焦“梵高的柏树”

房产要闻

均价5万+/平!「能建·京玥兰园」加推2栋楼房源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风设计,打造清新雅居

军事要闻

俄方驳斥美国批评:不要在核部署上对俄进行说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