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31日报道 2025下半年,吉利加速在海外“开疆拓土”。仅用一季度,吉利的出口销量就从上半年的18.4万辆攀升至近30万辆。
但吉利,还要更快。
今年以来,吉利将海外发展列为集团优先级大战略,举集团之力猛攻海外。
10月的格林威治泰晤士河畔,吉利通过纯电车型EX5正式进入英国市场,这是吉利第一次以主品牌身份来到英国。
![]()
而英国,也将成为其在欧洲大陆的桥头堡,标志着吉利欧洲战略迈入下一阶段。
为了这一天,吉利等了近20年。
在此之前,吉利已深入波兰、希腊和克罗地亚在内的12个欧洲国家,积累了遍布欧洲的世界级研发中心和运营体系。
未来,吉利也将以英国为起点,辐射拓展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核心市场。
放眼全球,吉利已成立欧洲、拉美非、中东亚、东盟和东欧五大海外区域,在“全球协同+区域深耕”中,形成中后台资源调度统一,强化海外售后管理。
而从2006年入股英国锰铜,开启买买买全球化之路,到如今在海外推动本土化深耕,吉利正擘画着全新的全球化2.0蓝图,打造欧洲的桥头堡,并迎接体系化出海的价值兑现期。
在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眼中,英国是吉利欧洲战略深化的重要里程碑,也将是建立严苛产品标准与公信力的关键话语场。
作为检验车企全球化能力的“试金石”,英国拥有从碳排放、安全认证到质量检测等严苛的汽车法规体系。更重要的是,2025年上半年,英国纯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34.6%,已跃升为欧洲最重要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之一。
![]()
根据9月销量,名爵、比亚迪、奇瑞杰库当月销量均破万辆,中国品牌整体在英市占率达创纪录的12.4%,快速崛起。车型榜单中,奇瑞杰库7、比亚迪的Seal U、名爵HS(参数丨图片)也成功跻身前十。
而吉利已在英国深耕近二十载。
从入股英国锰铜最终控股LEVC,并建设新能源工厂,到战略投资路特斯(Lotus)布局高端电动平台,再到深度协同阿斯顿·马丁的豪华品牌基因。这些布局,为吉利旗下品牌的本地化运营构建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目前,吉利已在英国建立25家销售与服务网点,计划2026年底扩展至100家,并配备完善的零部件供应与售后体系;未来五年内,吉利计划在欧洲推出15款全新车型,建立超过1000家销售网点,成为欧洲主流汽车品牌。而领克也将全面协同沃尔沃销售网络,加速销量的提升。
如果说吉利全球化1.0时代是通过并购沃尔沃、路特斯等全球车企完成“技术蓄水”,那么2.0时代的核心,则是“体系化深耕”。
吉利的海外战略升级路径,已经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技术+供应链+品牌+数据”的生态输出,从“哪里能卖”转向“哪里能扎根”。
这在EX5身上留下了清晰烙印。
作为GEA架构全球统一标准打造的首款车型,它从立项之初就以全球法规、消费习惯为基准,小到内饰材质的环保标准,大到智能驾驶的区域适配,均实现“原生全球化”,而不是为出口才临时改造。
![]()
比如,EX5在欧洲的底盘调校由路特斯工程团队操刀,以适配欧洲道路特征和驾驶习惯。这种“全球协同+区域定制”的开发模式,正是吉利全球化2.0的产品特征。
更为直接的体现是,吉利在马来西亚的海外布局。自2017年收购宝腾49.9%股份并全面接管经营,吉利不仅为宝腾进行技术赋能,还通过“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等全链条赋能。在推动其238家供应商构成的配套体系升级之外,吉利带动了28家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供应商入驻马来西亚,与马来西亚政府共同打造产业生态,以此辐射其东盟区域。
在巴西,吉利则与雷诺再次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吉利提供技术和部分资金,利用雷诺在巴西现成的生产基地、渠道网络、售后体系、品牌背书,在巴西销售双品牌乘用车及雷诺的轻型商用车。
当然,还有吉利雷诺在韩国建立合资车企,在波兰将架构进行授权等出海模式。可以说,吉利的出海,更像是联盟性的扩张、渗透,不止于产品“走出去”,更是供应链“走进去”和品牌技术服务的“走上去”,进行深度本土化的系统作战。
不可否认,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红利。但当中国车企走向世界,这一切光环都要摘掉。
支撑吉利国际化的,当是“大吉利体系”的厚度。
过去十一年,吉利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500亿元,构建起覆盖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德国法兰克福等地的全球研发网络,还有全球化的五大造型中心和五大试验区域,拥有10余个海外工厂,覆盖欧洲、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市场。
![]()
此外,吉利在智能化领域持续探索和投入。从“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再到“天地一体”的出行生态,吉利多维度构建了AI科技的新基座。
当然,挑战同样存在。欧洲的碳关税将持续增加出口成本,服务网络建设需要高投入,品牌文化认知仍待积累。但机会也很清晰,中国车企的智能化优势、新能源技术领先和本地化灵活性,恰恰是这一轮竞争的关键变量。
如今的全球化,不再是丰田、大众们的专利,且或将变为一场由中国车企主导的新叙事。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可谓战果累累,而吉利的优势在于“稳”,也正在加速,它有足够深的产业体系支撑,有全球化的品牌矩阵协同,也有财务安全垫支撑长期投入。无论如何,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向世界递出其全球化的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