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12日报道 在沃尔沃的关键时刻,大股东李书福请来一位老将汉肯・萨缪尔森。2025年4月1日,74岁的萨缪尔森再度出山,与沃尔沃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约。这位曾经带领沃尔沃走过关键转型期的领导者,此次短时间的回归,带着两个主要任务:第一是为现在的沃尔沃把把脉开个方子,第二是从沃尔沃内部物色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带沃尔沃开启新的发展之路。
汉肯・萨缪尔森是谁?在他首次掌舵沃尔沃的近10年时间里,主导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包括推动沃尔沃从福特的阴影中走出并实现品牌重振,2018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厂,2021年让沃尔沃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还确立了 “2030年全电动化” 的宏伟目标。
在他的领导下,沃尔沃的营收从2010年的1245亿瑞典克朗增长至2021年的2820亿瑞典克朗……时隔十数年这位“复苏之神”如今能够适应如此快节奏的汽车市场,并且在两年之内重新点燃沃尔沃的推进火箭吗?
2025年7月14日,沃尔沃汽车宣布,将计提114亿瑞典克朗(约合12亿美元)的一次性费用,主要原因就是进口关税问题。ES90在美国无法盈利销售,欧洲市场也会因同样原因而降低利润率。EX90虽然在近期完成软件质量的重大升级后产量将开始提升,但由于之前的上市时间的延误,其生命周期盈利能力仍将降低,沃尔沃损失了近两年半的收益,大量潜在客户已经转投其他品牌的怀抱。而且,EX90的延期也打乱了沃尔沃整体的产品布局和市场节奏。
与此同时,全新XC70虽在8月27日开启预售,并在发布会上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预售价,85分钟内收获了5000辆小订订单,但预售成绩能否转化为实际销量,以及新车在正式上市后的市场反响究竟如何,仍有待观察。
在极星方面,有报道称沃尔沃计划对极星(Polestar)进行减记。极星作为沃尔沃旗下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近年来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定位的精准度以及品牌推广等多方面因素,都对极星的业绩产生了影响。若沃尔沃对极星进行减记,这不仅会对极星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资金运作产生冲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沃尔沃整体业务布局的调整和对资源重新分配的考量。
面对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迅速崛起,计划2030年全面电动化的沃尔沃,放慢了脚步,但是如今,它必须再次提速,尽快走出泥沼。
在任期规划上,尽管萨缪尔森此次回归仅签订了两年合同,但他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为沃尔沃找到合格的继任者,并且优先考虑从公司内部选拔。面对沃尔沃的重重困境,萨缪尔森也给出了三步走的复兴计划。
在第一阶段,控制成本成为首要任务。沃尔沃汽车已经宣布了一项规模高达180亿瑞典克朗的成本削减计划,其中包括裁员等措施。
这一计划旨在应对2025年第一季度糟糕的财务表现以及动荡的汽车市场环境。2025年第一季度,沃尔沃的收入下降了12%,至829亿瑞典克朗(约合88.95亿美元);总体运营利润也显著下降了59%,至19亿瑞典克朗(约合2.03亿美元)。通过削减成本,沃尔沃希望能够在短期内缓解财务压力,为后续的调整和发展争取时间。
第二阶段,优化销售和管理。萨缪尔森强调要改进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系统的投入效率,同时强化 “以绩效为导向” 的领导力。
在销售方面,沃尔沃需要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推广和渠道建设。在管理层面,提升决策效率和团队执行力,确保公司的战略能够有效落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终端销售能力,改善营收状况,逐步扭转当前的销售颓势。
第三阶段则聚焦于长期战略的重振。沃尔沃需要重新明确电气化转型的速度。鉴于当前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以及电动汽车开发成本高昂等现实问题,沃尔沃决定将完全转向电动汽车的时间推迟到2030年之后,在此期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作为重要的过渡产品。
同时,找回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优势也是关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沃尔沃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迭代,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对于沃尔沃来说,如同安全标签一样,必须尽快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 “灯塔项目”。
十五年前的3月,当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正式收购沃尔沃,“蛇吞象” 之举,震惊全球汽车行业。当年如果是李书福对沃尔沃志在必得,如今也许是沃尔沃最需要吉利的时候。
萨缪尔森也看到了沃尔沃的机会所在——随着中国品牌向全球市场扩张,欧洲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沃尔沃与吉利的合作将更加紧密。萨缪尔森明确表示,沃尔沃虽然不会考虑与吉利在中国再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但将继续依托沃尔沃品牌,在技术层面与吉利进行深度绑定。
沃尔沃计划与吉利合作打造的纯电+超级增程的SPA EVO架构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预吉利的共同研发,架构共享,沃尔沃得以整合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同时,在SPA EVO的加持下,沃尔沃也得以从燃油和PHEV的框架中跳出,灵活应对不同地区对车辆动力系统、续航里程、智能配置的多样化需求,蜕变为一个更加敏捷的沃尔沃。
沃尔沃如今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努力寻求破局之路,当两年倒计时结束,萨缪尔森完成过渡任务,未来沃尔沃究竟将走向何方,继任者又会是谁,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对于全球汽车行业而言,沃尔沃的未来走向也将成为观察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