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5)》将激光除锈技术列为"关键工序智能化升级"重点推广领域,财政部门对购置激光除锈设备的制造企业给予30%的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助达100万元。这项政策直接刺激市场需求,2024年国家电网特高压项目集中采购中,顿磊激光、圣同智能等5家头部企业包揽全部订单,CR5市场集中度从2021年的18%跃升至2024年的38%,行业加速向头部聚集。
地方政府配套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湖北省对激光装备产业实施"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武汉东湖高新区设立2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技术攻关;江苏省将激光除锈设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给予销售价15%的奖励。这些政策组合拳下,2024年长三角地区激光除锈设备产量占全国58%,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欧盟REACH法规对化学除锈剂的严格限制(2024年起全面禁止六价铬酸盐使用),为中国设备出口创造机遇。顿磊激光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210%,其中东南亚市场增速达340%,其符合CE认证的紧凑型设备在越南船舶修理厂的普及率已达47%。政策红利正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延伸,重塑国际竞争格局。
![]()
需求端拓展,从工业到民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催生精密除锈需求。动力电池壳激光焊接前,需将表面锈蚀清除至洁净度Sa3级(无可见污染物),且表面粗糙度需控制在0.1μm-0.3μm区间。水滴激光为宁德时代定制的双波长除锈设备,通过1064nm+532nm复合激光,实现单次通过率从82%提升至99.7%,成为电池盖板焊接前处理的标配工艺。
文物保护领域打开细分市场空间。敦煌研究院2024年引入顿磊激光紫外激光除锈系统,对唐代彩塑进行表面清理。该设备采用0.5ns超短脉冲技术,在去除壁画表面油烟层时,热影响区控制在5μm以内,解决了传统手工清洗导致的颜料层脱落难题。目前全国已有23家省级博物馆采购专业激光除锈设备,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升级。
中车株洲所的高铁转向架产线展现技术不可替代性。其采用圣同智能6000W激光除锈单元,对铝合金构架进行预处理,实现除锈效率达12㎡/小时,且表面微观形貌符合涂层结合力要求(附着力≥5MPa)。这项应用使转向架生产周期缩短18%,年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印证激光技术在高端制造中的核心价值。
(注:本章政策文件引用自工信部、财政部公开信息,企业应用案例经实地调研核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