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被贬为杭州将军的年羹尧上书求饶:“臣今日一万分知道自己的罪了……求主子饶了臣,臣年纪不老,留下这一个犬马,慢慢地给主子效力。”言辞十分卑微,与平日里飞扬跋扈的形象大相迥异。
没有年羹尧的可以说雍正就不会顺利继位。雍正也很喜爱他,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当时两人的关系可谓是如胶似漆。
年羹尧也没辜负了雍正的厚爱,不到一年就平定了青海叛乱,让雍正大为惊喜,对年羹尧更是喜爱有加,他曾当众对年羹尧说:“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尔不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应朕之知遇……在念做千古榜样人物也。”俗话说站的越高摔的越狠,年羹尧被这句话冲昏了头脑,越来越飘,最终忘了君臣之间最不该的是越界,越发的嚣张。
只要在他管辖的地方,所有当官的都得听他的,其他人说啥都不好使。就连重要官员的变动皇帝也经常需要征求年羹尧的意见。而且年羹尧还直接参与军机机密,直接向雍正上书议事。凡是年羹尧所举荐之人,吏、兵二部统统优先录用。这些其实都是雍正给的特权,但没想到也正是要了年羹尧命的因素,成为了罪状之一。
为什么雍正会对自己的心腹忠臣下如此狠手呢?
《大义觉迷录》记载道年羹尧:“胸怀不轨,几欲叛逆 ”,从这两句话就能看出问题。
首先,年羹尧没有摆正位置。年羹尧在西北要求蒙古王公哪怕是驸马也得对他行跪拜之礼,年羹尧胆大妄为,在对下属乃至平级官员的行文中以“令谕”擅称,摆明了挑战皇帝的权威。
其次,年羹尧结党营私特别严重,在一个雍正看不到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小集团,年羹尧在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土皇帝”,他利用皇帝给予的特权在这边拉帮结派,铲除异己。他觉得自己身份非常重要,雍正不可能动他,可这无异于另立了一个朝廷,这也是雍正想除掉他的根本原因。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受到君主的厚爱,尤其是年羹尧这种拥有丰功伟绩的人,可以说是功高震主,更容易受到君主的猜疑。古往今来不少功臣都死于帝皇猜忌之下,年羹尧丝毫不吸取历史教训明哲保身,最终威胁到了皇权,那也只能死于帝王之手。
而年羹尧丝毫不吸取历史教训,被皇帝的宠溺冲昏了头脑,贪污受贿就算了,胆敢在西北地区搞独立王国那一套,雍正水泼不进、针扎不进,这是犯了皇权的大忌。皇帝只有一个,任何人威胁到皇权,那只有死路一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