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是烈士的后代,继承父辈的志愿,或声名卓著、或默默无闻地在各个岗位上为国家作出贡献。感动于他们父母或亲人那崇高的理想,许多人将对烈士的尊敬与爱,同样倾注在他们身上。
父辈洒下的鲜血,浇灌出共和国的新生,也培育出他们灵魂中滚烫的希冀与赤诚。亲人们高尚的思想将他们与这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促使他们去做更多事,延续荣光,传承理想。
彭钢就是这样一位烈士的后代。她的人生篇章里,满是对国家的忠诚、人民的负责,以及对伯父彭德怀元帅的敬爱。她的故事,值得人们细细阅览,感受其中动人情怀,汲取积极生活的力量。
承父辈遗志 立钢铁誓愿
1985年,坐落于北京的军队总后勤部指挥管理自动化研究室办公室里,上将洪学智正劝说一位部队工程师接受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务,专门从事纪律监督工作。这位工程师便是彭荣华烈士的女儿,彭德怀元帅的侄女彭钢。
于彭钢而言,放弃多年科研成果,承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纪律检查工作责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想天人交战之际,往昔一幕幕浮上她的心头:
风雨加的寒夜,她躲在姐姐怀中,与家人一起在漆黑的山洞里等待东方破晓;风和日丽的四合小院,慈祥的大伯和她在阳光里谈论文学与哲学,大伯给她讲《沸腾的群山》,讲《马克思的青年时代》……
回忆起旧社会的悲惨遭遇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美好生活,彭钢毅然决定接受纪检委的职务。因为在她心中,党的事业永远重于个人得失。
进入纪检委,成为纪检监察战线上一名光荣的战士,彭钢严格以法律与党的规章制度为准绳,以人民军队的清正廉洁为指引,维护人民的利益,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公平公正作出很大贡献。
她的刚正坚毅与心地纯洁,与她特殊的身世经历有关。她的父亲彭荣华是彭元帅之弟,抗日年代,与彭元帅和二哥彭金华先后成为党员,为反对日本帝国侵略中国与国内旧势力剥削英勇斗争。
1940年彭元帅与左权将军作为主要指挥官带领工农红军打响百团大战,战役大捷,重挫日伪气焰,促进了中国国内军民的团结。
国民政府却在此时作出一件卑鄙之事,他们惟恐百团大战后党在中国得到更多人拥护,影响自身利益,为打击彭元帅、打击党的发展,偷派特务至湖南湘潭,对彭荣华暗下毒手。
特务趁其不备,闯入乌石村彭荣华烈士的家中。他奋起反抗,在与敌人的激战中壮烈牺牲。他的妻子龙国英也被特务打伤,即使如此,她仍用尽仅剩的力气,拼死带着六个孩子逃到山上,保护住尚在襁褓中的彭钢与其他孩子。
国民政府扬言夺走彭家所有人生命,为躲避这种凶恶追杀,一家人在荒山野岭上度过数个紧张的日夜。下山后他们隐姓埋名,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党的组织帮助下,彭钢与家人得以度过战争,迎来全国解放。
很多年以后彭刚都会回忆起这段逃难生活。她对新中国的热爱,源于亲身经历过旧社会深深的不公。父亲那为人民牺牲的英勇形象,深深刻印在她的心中,决定继承父亲和先辈们的遗志。
彭钢名字中的钢,便是为这誓愿所改。她原本的名字叫做玉兰,它美丽却柔弱,承载不了她对自己的期许。12岁时,即将结束小学生活的她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钦佩保尔柯察金的理想主义情怀,便为自己改名为彭钢。
作为烈士的后代,如果她愿意,父辈的功劳可以荫庇她过轻松自在的日子,但她无意虚度一生。她选择了战士荣誉,下定决心在这条道路上攻克险阻,一往无前。
秉刚直之心 树清廉之风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先进科学技术至关重要。与无数心怀大志的年轻人一样,彭钢怀揣科技报国的梦想,发誓成为一名技术专家,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为此彭钢刻苦学习,成功考入西安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靠自己的努力,她先后成为北京汽车修理厂技术员、技工学校教员与北京汽车制造厂技术员。43岁时,已然是军队总后勤部指挥管理自动化研究室的工程师与主任。
在这项工作中,彭钢实现多年梦想,可谓人生无憾。这时组织上认为她性格大方爽朗,和人交往有礼有节。再加上为人不藏私、公事为先的性格,便决定安排她去纪检委工作。
纪律监督检查是组织内最重要也最难的工作。它不能冤枉没有错的人,更要坚决让犯错之人改正错误,担负着为所有人维护公平公正环境的使命,责任重于泰山。
彭钢接受组织安排,来到纪检委担负起这项神圣使命。尽职尽责的她,踏足至高海拔的昆仑山上,倾听驻守边疆的同志们的需求。
多年来,彭钢历任总政部纪检部副部长、总政部纪检部部长、军委纪委副书记,权责系于一身。在这些高官职的重要岗位上,她始终做到秉公执法,使无数人的合法利益得到保证,为自己赢得一个军中女包公的赞誉。
为捍卫所有人对整个国家公平的信任,她将集体的信念置于最高处,原则面前,不退让半步。这就是彭钢,一位具有钢铁意志的国家卫士。1991年,彭钢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建国后人民军队中第九位女将军。这份荣誉,她当之无愧。
崇高尚精神 养浩然正气
彭钢对原则的坚守源于她对党的事业的信仰,为她培养出这种宝贵精神的,是她的伯父彭德怀元帅。新中国成立后彭元帅将失去亲人的侄儿侄女们接到身边,抚养他们长大。彭钢与元帅相处时间最多,长达14年。
初次在北京见到威严的彭元帅,她感到亲切的同时,还认为有些拘束。这或许是由于她是六兄妹中最小的那一个,哥哥姐姐们平日对她有些溺爱,使得她生出骄傲之气,不懂得彭元帅在长年军旅生涯锻造出的严肃气质与高度律己的坚毅精神。
不过,聪颖的彭钢很快就在彭元帅悉心严格的教育下,明白了生活在这位大伯身边,并不是拘束的,而是自由的。她也懂得彭元帅的追求,那就是一心为公,无私忘我,并将这种追求践行于自己的人生中。
彭元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一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百团大战的彪炳战绩是他的荣誉,也藏有他内心的伤痛。弟弟彭荣华因他而被国民政府害死,他对他怀有深深的歉意。因此他将对弟弟的感情,在和平岁月里全部投注在孩子们身上。
彭元帅一生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他对这些共和国的未来寄予深切希望,给予孩子们许多关心和爱护。
彭钢是六个孩子里性格最为刚强、感情最外向活泼的一个,具有党的事业所需要的斗争精神。为使她天性里优秀的那一面尽善尽美地发挥出来,长成国之栋梁,他对她的教育自然比对别的兄妹更为严格。
中南海永福堂,是彭元帅夫妇与六个孩子共同居住的地方。这是一间干净朴素,具有北京建筑特色的四合小院。彭元帅没有用自己的战功换取优厚待遇,而在这座小院中与家人们过着物质简朴,精神丰富的生活。
这是彭元帅对孩子们的第一件教育:为人应立志成材,不耽溺于个人享乐。小小的四合院,住起来诚然不如宽敞阔气的独栋小楼舒服。彭钢小时候对此颇有微词,她觉得全家八个人住这样的小房子不够舒适,要是能搬到大房子里去便好。
永福堂这间四合院,不独属于彭元帅一家,他们住东西两间房间,其它房间是另一户人家居住,除此外一切大家共同使用。客厅房间天棚的一角漏雨,每逢雨天总会洒些雨水入室。门窗与廊柱油漆也大都被剥落,望之破旧。
永福堂的条件确实称不上优越,它完全不似一位元帅所住的房子。以今日的物质条件推想,很难责怪还是孩子的彭钢对他的不满。
所以当彭钢遇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好机会,组织上请彭元帅一家去看位于北海的一座二层大院,如果他认可,全家马上就可以住进去时,彭钢高兴极了。她兴奋地游览在大院子里,看着这漂亮的新房,想象自己如果住在这里,该有多么快乐自在。
彭老总看出她的心思,理解她天真的头脑里,产生的过于自我的想法。他笑着望着她,问道,“小兔,你想搬新家吗?”
小兔是彭钢读书时同学们给她起的外号,因她活泼得就像一只草原上的小兔子,包括彭元帅在内的家人都觉得这个外号非常合乎她的性格,便也这么喊她。彭钢和彭元帅日日居住在一起,看伯父的表情,就明白新家大概是搬不成的。
尽管明白伯父心里很可能已经下定不搬家的决定,直性子的彭钢还是把心中所想痛快地全讲出来。“当然想呀!永福堂是多么拥挤,卫生间也只有一间,如果搬家到这儿,大家都可舒服了。”
彭元帅笑笑,没有说什么便与家人们回到永福堂。组织得知彭元帅不想住新房,提出对永福堂进行修缮。即便如此,彭元帅也觉得花国家的钱过意不去,没有轻易允诺,直到他知晓再不修缮会有倒塌的风险,才点头答应修缮永福堂。
这是一堂无言的课,彭元帅便是那位教育方法极为高明的教师。他时刻想着那些物质条件尚未提升起来的劳动人民,将房子让给比他更需要的人居住,与人们同甘共苦,这种集体精神不可谓不伟大。
彭元帅的言传身教中,让彭钢学会了什么是集体精神。她是幸运的,彭元帅没有留给她一分遗产,却给她无比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真正的信仰,一个党员对人民无私的爱。
聆谆谆教诲 记十四载爱护
彭元帅总是非常关注彭钢。她有一点调皮放纵之处,元帅就会批评她。永福堂有两棵杏树,每年夏天结果,身体灵活的她总是爬到树上去摘果子,有时看到彭元帅在树下望着她,她知道自己做错,就故意躲在树上不下去。
为这件事,她没少被彭元帅教育。当她抱着果子回到地上时,迎接她的一定是彭元帅严厉的斥责。他的责备语气很凶,然而每一句都是抱着为彭钢负责任的心态在讲。他担心彭钢有个闪失从树上跌下来摔断胳膊腿,因此才屡屡责备于她。
彭元帅和彭钢的相处,有长辈对晚辈的严厉,也有一种平等在里头。一次彭钢的母亲龙国英来看望她,彭元帅向她告状,说彭钢花钱铺张浪费,这种不良习惯,必须改正。母亲走后,彭钢不服气地向元帅分辨,告诉他自己的钱每一笔是花在哪里,并没有乱花钱。
元帅知道冤枉她后,马上向她道歉。因为他并不是封建家长,不能平白冤枉人。他用他的行动,把平等的理念传递给了彭钢,这样的教育,对彭钢的成长大有裨益。
如果说彭元帅只会对她提出要求,寄希望于仅仅用严格来让她学会怎样当一位对社会有益的好人,那是对他的误解。彭元帅这位打起仗来威风凛凛的司令,在教育她这件事上,既细心又耐心。他对彭钢的关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彭钢长身体的时候,他为让她多吸收些营养,好使身体强健,每天早上都给她调好一碗奶粉,打上蛋,做成好吃的蛋奶,敲敲她的房门,喊她起来吃饭。
彭元帅家有一位炊事员,论理做饭是炊事员的本职工作,这位同志也曾自告奋勇说可以早起为彭钢做营养早餐。但是彭元帅认为不能让同志因为他对孩子额外的关爱而多受累,便自己早早起床,空出时间来给彭钢做饭。
彭钢喜欢游泳,她经常在昆明湖游泳,玩得非常畅快。不过有件不方便的事,就是回家没有热水洗澡。彭元帅为她将自来水接在盆里,一盆盆端到院子里,让盛夏的阳光将水晒热,回来给她洗澡用。
彭钢工作后,事务繁忙无暇洗衣裳,彭元帅便主动将她的衣服洗好;她每天往返于北京汽车修理厂与家中,彭元帅早晨都会送她去工作,傍晚彭钢坐公交汽车回来,总是能看到元帅在车站等候她的身影。
试想在这种关心与爱护下成长,谁能不感动万分,立志要报答亲人、报答社会呢。
2014年彭钢逝世,走完76年的人生历程。彭钢的心里装着国家,惦记着人民,她对集体是那么看重,完成自己为创造公平世界尽一份力的理想。就个人生活而言,彭钢最想念的,应该是她的伯伯彭德怀,她与彭元帅共同生活的14年,定是她心中最为宝贵的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