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遍地都是华人,走一步就能遇到两个华人的程度。
“花园城市”也是这个东南亚小国的另一个称号,每年前往此地旅游甚至定居的人数以万计。
不少人对这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国家抱有美好的幻想,但你绝对不会想到这背后却隐藏着一项让人吓破胆的刑罚。
那就是鞭刑,美国公民就因为开了一个小玩笑,就直接被判鞭刑。
当地人表示,没有人能够撑住一鞭子。
美国总统被惊动后急忙派人营救,没成想新加坡直接拒绝,总统来了也没用,再劝就翻倍。
鞭刑不是死刑却让无数人吓破了胆,那么,鞭刑究竟是什么呢?小男孩最后怎么样了?
闻风丧胆的新加坡鞭刑
位于东南亚的新加坡,经济发达、风景宜人根本不用多说,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严刑峻法在起作用。
中国有十大酷刑,相信大家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听到,只不过这些不合人性的刑罚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被淘汰掉了。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文明这个词语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思想。
很难想象电视剧里的情节会发生到现实里,但现实就是这么的荒诞且真实。
新加坡现有的恐怖刑罚,比我国的“十大酷刑”还要恐怖十倍、百倍甚至千倍都不止。
见过世面的网友在直言,新加坡的治安要说世界第二,那么就没有国家敢说第一了。
其中最恐怖的莫过于鞭刑了,要知道这个鞭子可不是普通的,而是特制的。
这条鞭子是用长1.2米,粗0.13米的藤条编制而成的,越细的鞭子越疼,因为受力面积越小。
这还不算什么,鞭子在前一天还需要用药水浸泡一晚上,这样才会“劲道”发挥最大的威力。
另外,施行鞭刑的时候也并不是冲着犯人的浑身乱打,而是非常精准的打到臀部。
因为鞭刑并不是死刑,只有打臀部不会对生命构成危险。
所以,犯人要穿上特制的白色服装,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臀部。
试想,犯人在受刑过程中要是挣扎害怕逃跑了怎么办呢?
没关系,新加坡已经想到了这个情况,在行刑之前,犯人的手脚是被绑在板子上的,整体呈现一个45度趴在板子上的状态。
另外还有人非常“贴心”的按着犯人的头部,防止乱动而受到意外的伤害。
说完犯人、鞭子,那行刑者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当然有准备,就是要找一个身材魁梧尤其是手部力量强劲的男性,并且不能徇私枉法,手下留情那更是对法律的不尊重。
在接受鞭刑的时候,也并不是清场,而是有不少围观者,其实也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但凡行刑者被发现手下留情了,将别视为包庇,下场就是和受鞭刑的犯人一样,要趴在那里受刑。
当地人表示一鞭子都受不了,但是鞭刑足足有6下,这样一整套下来,谁能承受的住呢?
那么,是否有人“尝试”过这个酷刑呢?感受如何?
美国男孩受鞭刑,总统来了都没用
1993年,美国一名小男孩麦克·费伊跟随母亲前往继父的家乡新加坡,他一来就被这个美丽的国家吸引。
但往往美丽迷人的背后,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暗,而一场危机正在向麦克·费伊袭来。
往常的一天,麦克·费伊走在美丽的新加坡街头,脑海里却升起了一个想法,在路边画画吧,给这个美丽的地方增添更多的“美丽”。
说干就干,麦克·费伊举起油漆就开始大展拳脚,在街边的车辆上进行涂鸦。
干完恶作剧之后,还在沾沾自喜的欣赏自己杰作的麦克·费伊却没成想,自己遭到了警方的逮捕。
警方的动作很快,将麦克·费伊抓捕归案之后就做出了6下鞭刑的处罚。
说实话,这在新加坡或许是一件被理解的事情,但由于麦克·费伊美国籍的特殊身份,还是让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要知道,美国可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自由、人权至上的国家。
因此,美国媒体纷纷发文谴责新加坡对美国公民的野蛮做法,美国公民自发写信给新加坡驻美国大使馆,要求改判。
连美国参议员都自发写联名信,要求新加坡从宽处理,一传十、十传百直到惊动了美国当时的总统克林顿。
克林顿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专函致新加坡总统,并提出严正要求,从宽处理。
而新加坡总统也给出了公开的回应,他表示国有国法,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犯了错就要接受处罚。
况且麦克·费伊已经年满18岁,是一个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此话一出,美国的抗议更加激烈了,最终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争议,事情最终迎来了大结局。
麦克·费伊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得到了相对从轻的处罚。
麦克·费伊原本应该接受的6鞭改为了4鞭,但还是被判处入监4个月,罚款3500新加坡币(折合人民币一万三千多)。
当他从监狱里出来后,他表示自己永远也不会忘记新加坡这个地方。
相信通过这件事,18岁的麦克·费伊将会在以后人生的每一天,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吧。
在我们看来,处罚确实不太容易被接受,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新加坡严格的酷刑威慑下,犯罪事件确实在减少。
参考来源:界面新闻2019年07月15日外国人在新加坡犯法:鞭刑、绞刑伺候,总统求情也没用
结语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民的自我约束力也在增加。
新加坡的鞭刑制度虽然有效减少了犯罪率,但其残酷性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
麦克·费伊的这段经历无疑将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记忆,时刻提醒着他要遵守法律、尊重规则。
而他的经历,也是对所有外国游客及居民的一次警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尊重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让我们在尊重每个国家法治传统的同时,也积极倡导人权与法治的和谐共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