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敢用力咬东西、咀嚼使不上力、牙齿敏感酸软、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口腔异味、牙齿不整齐不美观……当出现了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时候,你大概率会说,哎呀!我的牙口不好了!那么到底什么会导致牙口不好,牙口不好又要怎么办呢?简单来说,牙口不好的常见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牙齿本身、牙齿所组成的牙列及支持牙列的牙周组织(牙的支持组织)。今天我们揭晓这个秘密!
01
牙齿本身
常见问题有哪些?
作为人体里最坚硬的器官-牙齿,可能在你看不到的时候也有“软弱”的一面,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龋病。龋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在人群中位居口腔疾病发病率前列,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A:浅龋,局部颜色改变,一般无自觉症状; B:中龋,除了颜色变化外,大多有冷热酸甜敏感症状; C:深龋,刺激症状明显,检查时常可见较深的龋洞。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实际上龋病的危害甚大,特别是病变向牙体深部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致严重影响全身健康。当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发生时,疼痛及局部肿胀症状明显,疼痛常常反复出现,再不及时治疗,随着牙体硬组织的不断破坏,可逐渐造成牙冠缺损,终至整颗牙丧失。故当牙齿有疼痛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针对不同疾病行充填治疗、根管治疗、根尖手术等必要治疗操作。
除了由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病导致的不适外,牙齿的非龋性疾病如牙着色、牙齿的慢性损伤(楔状缺损、牙隐裂、牙磨损等)、牙本质敏感有时也会出现牙口不好的感觉。
牙着色分为牙齿外源性和内源性。由于药物、食物、饮料(如茶叶、咖啡、巧克力等)中的色素沉积在牙表面引起的称为外源性牙着色。牙齿内源性着色则常见于氟牙症与四环素牙。而对于牙着色的治疗,通过口腔卫生清洁措施和牙齿漂白等方法,可以让牙齿重新闪亮夺目。
牙齿的慢性损伤常因刷牙不当、不良的咬合习惯、夜磨牙、在咀嚼中突然遇到沙砾、骨渣等硬物、牙齿解剖特点等多因素综合导致。牙齿的慢性损伤也不要忽视,需戒除不良的咬合习惯、改善刷牙方法;调磨或修复。
02
牙列
常见问题有哪些?
口内的所有牙齿组成了我们的上下牙列。牙列不齐、错畸形、甚至缺牙少牙都是牙口不好的秘密之一。
在青少年成长牙齿萌出过程中,会由于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导致牙量和骨量不协调,出现错畸形的发生,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牙齿拥挤(牙齿拥挤就像一排板凳坐不下所有小朋友,结果是都坐得不舒服)。
牙列不齐/错畸形时不仅会影响颌面部发育、妨碍食物的自洁作用及刷牙清洁,易于导致龋病及牙周炎;此外,牙齿错位可能产生创伤,而造成牙周损害;各类错畸形均可能影响颜面美观,严重时影响身心健康。当发现牙列不齐/错畸形(地包天、龅牙等)时,建议及时向正畸医生寻求专业的建议。
而老龄人群往往因多种问题有缺牙的情况,当有牙齿缺少或脱落时,轻则影响咀嚼功能及美观,重则影响面部形态。故当有牙齿缺失时,为了保证饮食消化系统健康及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诊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修复缺失牙。
03
牙周组织
常见问题有哪些?
牙周组织简单来说就是支持牙齿的牙周膜、牙槽骨和覆盖于其上的牙龈。牙周组织的常见疾病包括两大类,即牙龈病和牙周炎。
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其中最多发和常见的是龈炎,还包括一些特殊微生物的感染或全身疾病在牙龈上的表现。
而牙周炎则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由牙菌斑引起了牙龈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牙周附着结构的破坏。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堆积是牙周疾病的直接原因。如果龈上菌斑长时间在牙面滞留,细菌将开始向龈下生长,龈下潜在的致病菌可在某部位常年存在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然而局部环境一旦改变,打乱了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平衡,牙周破坏就会发生。
严重的牙周炎会使患牙松动、移位甚至丧失。牙周炎在全球范围均是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故设法采取菌斑控制措施,及时干扰它的形成,防止其堆积,保持牙面清洁,预防牙周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小小的口腔要长期承受这么多复杂因素带来的风险,怎么不算是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呢?希望通过今天的揭秘,大家能更加了解口腔内的小秘密,保持牙口健康,享受美食和微笑的乐趣!
门诊信息
李宁 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远洋院区)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欢迎转发点赞
供稿丨口腔中心
撰文丨罗慧坤 刘蕊 李宁
编辑丨祁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