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为什么我经常做好事却不见有回报?有的人作恶多端却没什么事?真的是这样吗?那是你理解错了。家庭和睦安康,老人长寿,子女听话,夫妻恩爱不是回报吗?每天能看见初升的太阳,感受和熙的晚风不是福报吗?心无烦事,衙门无牵连不是回报吗?相反,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名声变坏,门庭消衰不是报应吗?给祖宗抹黑,给子孙留下污点不是报应吗?遭千人憎恨,万人唾骂不是报应吗?
看回报的角度不同,意义也不同。不一定要金银满屋,大富大贵才是回报。平平安安过一生,健健康康活到老也是回报。你别看有些恶人现在风光,但他的名声早就臭了。千夫所指,万夫所怒,早就形同行尸。报应来得快就是锒铛入狱,来得慢就是不得善终,再慢些就是后代慢慢消亡。邪不压正,阴不胜阳,天地有杆称,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人神共愤,万箭之的,你还活得了吗?
人做善事当然要自然而然,出自本心去做,而不是为了回报才去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只要做了,上天自有安排。就像带着功利心去庙里许愿,或做了亏心事求神明放过,这些效果都是不大的,祈福讲究的是心诚则灵。而你一个无意的善举,却换来好运,福报讲究的是本真。
高洁
清代官员庄南邨在温州任职时,时逢发生天灾。千里亦地,万里枯黄,庄稼是颗粒无收。人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作为父母官的庄南邨自然坐立不安,他请求朝廷立即拨款赴台湾买米赈灾。但朝廷说台湾远隔重洋,风浪又大,万一船沉了怎么办?庄南邨听后懊恼不已,不知怎么办才好。
恰逢这时,他的老表钱铸庵来访,看到他这副模样就问怎么回事。听到庄南邨把事情原委讲了之后说:“老兄啊!你还是把自己的仕途前程看得太重,把老百姓的性命看得太轻。你办事只要看对老百姓是否有益,如果有益,就赶紧去执行。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买到粮食,迟一天老百姓的命就危险一天。现在不是犹犹豫豫的时候,尽快请求拨款吧!你如果愿意请求拨款,我愿意远赴台湾买米。你都不在乎仕途前程,我又何必在乎性命呢?”
听到钱铸庵的慷慨陈词,庄南邨立即请求拨款。钱铸庵则连夜出海,庄南邨同时到城隍庙请求神明保佑买米平安归来。果然如其所愿,不到半个月钱铸庵就把米买回来了,温州几百万百姓因此得以存活。
庄南邨有两个儿子,长子高中状元,次子高中榜眼,史称“父子文宗,兄弟翰林”。钱铸庵长子钱维诚,同样高中状元,官至刑部侍郎,次子钱维乔高中举人。庄钱两家为同时期的名门望族。
朝臣
北宋宋神宗时,官员马默出任登州知州。当时沙门岛上关押很多犯人,而官府给的口粮是300个。当犯人超额时,就把多余的犯人丢进海里。如此一来,两年就杀了700多人。
官员马默到任后,责问地方官员道:“为什么不把口粮不够的情况上报朝廷?既然朝廷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为何又把他们杀死?既然如此,不如当初就让他们死在乡里还好”。
于是上奏朝廷修改律法,每当超额时,就把那些刑期较长,而又没什么错的罪犯送回陆地。如此一来,就保全了很多人。后来马默高寿80多岁才去世,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而他的子孙延绵不绝,300年后出了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
唐代官员阳城,早年家境贫寒,于是到图书馆做小工。但他勤奋好学,工作之余便到图书馆饱览群书,一连六年。在这段时间里,阳城渐渐学有所成,远近闻名。后来他隐居中条山,乡亲们纷纷慕名前来拜访求学。
阳城有个妹妹早年寡居,而且还有个智力欠缺的儿子,长大后都不认得人。但阳城没有嫌弃他们,依然和他们一起住,而且经常背着外甥出入。
有一次,阳城家的树被偷了,阳城看见这个人,怕对方看见自己害羞,于是先躲了起来。还有一次,阳城家断粮,于是叫仆人去借米。谁知仆人借到米后,拿米去换酒喝了,醉倒在路边。而阳城不但不责怪,反而把仆人背了回来。
仆人酒醒后很自责,阳城说:“天气那么冷,喝点酒有什么值得自责的”。
仆人羞愧难当,日后也渐渐德行有所改变。
后来,阳城被宰相李泌推荐为右谏议大夫。阳城早就名声在外,大家对他都寄以厚望,于是谏官们无论大小事务,都纷纷踊跃进谏。谁知阳城到任后却终日喝酒,令大家大失所望。
有一次,奸臣裴延龄诬陷宰相陆贽,并想取而代之。朝堂上的谏官都不敢出声,唯有阳城联合其他正义大臣为陆贽申辩,并痛斥裴延龄。声称如果任命裴延龄为宰相,我就当场撕毁任命书,并在朝堂上痛哭。唐德宗于是没有任命裴延龄,但阳城也因此被贬职。
后来阳城被调往道州任刺史,他上任后只取够用俸禄,其余的全部交给官府。当时道州百姓很矮,人称“侏儒”,于是就有每年都向朝廷进贡侏儒以供玩乐的惯例。阳城很同情他们,于是拒绝向朝廷进贡侏儒。朝廷下令让阳城去找,阳城却说:“道州只有矮人,没有矮奴。道州百姓都很矮,要我去找,我实在不知道找谁”。
在阳城的坚持下,朝廷只好取消进贡矮奴这项恶俗。阳城直到70岁高寿才去世,道州百姓为了纪念阳城的仁德,于是生了孩子纷纷用“阳”字取名,并且建庙供奉阳城为福神。我们今天所讲的“福神”,“福星”的原型就是阳城。
朝臣
北宋初期名臣李崇矩,为人仁厚善良,慷慨仗义。李崇矩最初在史弘肇手下当差,是他的亲信。后来史弘肇被杀,而史弘肇是后周皇帝郭威的好友,郭威在得到天下之后,想要慰劳好友生前的亲属,于是找到李崇矩,交给他办理。李崇矩找来史弘肇的子孙,舅舅,将万贯奖赏如数转交他们,一分不留。如此廉洁,皇帝郭威更加器重他了。
由于李崇矩作战勇敢,治军有方,皇帝郭威赐给他很多金银。他把这些金银都分给了手下的将士,并且捐资修建了很多寺庙,供养僧人70万。当时黎族很多豪强来边境侵扰,李崇矩不想攻打他们,而是采取安抚的策略,带着金银财宝到酋长家里慰问。于是豪强纷纷感化,先后归顺。
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灭亡,李崇矩归附北宋。北宋开国不久,后蜀禁军将领吕翰集众叛乱。禁军可是虎狼之师,打起仗来是不要命的,怎么办?有人建议把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都扣起来杀了,以逼退他们。宗太祖赵匡胤犹豫不决,这时候李崇矩劝谏说:“如果把她们都杀了,按名册来算,有好几万人。而且这些士兵是受人蛊惑的,如果杀了他们的妻儿,反而会激起他们的血性,不如把她们放了。”
于是赵匡胤把她们都放了,士兵们听到妻儿被释放后,也都慢慢解散回家了。
李崇矩如此善良,那么他有什么回报呢?他调任岭海四五年,当地忽冷忽热的气候对他丝毫没有影响。别人渡海都是看准日子,看准风向,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而他渡海都是当日去,当日回,从不逗留,次次平安归来,如有神助。
李崇矩65岁去世,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得上高寿。他的儿子李继昌,官至左神武军大将军。他的长孙李遵勖,为宋太宗附马,历任节度使,次孙李文晟官至殿中丞,小孙李文旦官至侍禁。他的女儿李氏嫁给宰相赵普的儿子赵承宗,为宰相儿媳妇。李家至少连继七代为富贵官宦世家,而且后世诞生了一位家喻户晓的禅宗祖师李修缘,即“济公”。
将军
唐代官员崔沔,孝顺善良,刚正不阿。崔沔少年时母亲失明,崔沔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母亲起居,亲自煲汤熬药,送水送饭。只要天气晴朗,就会带母亲出外游玩,把眼前的美景告诉母亲听,让母亲忘记失明的烦恼。
唐睿宗李旦曾想任命崔沔为中书舍人,但崔沔为能更好地照顾母亲,坚决辞让。后来母亲去世,崔沔悲痛欲绝,形销骨立,从此终身吃素。
后来崔沔出任御史中丞,他目睹民间疾苦,随即请求发放太仓粮食,并削减皇家蓄养鸟兽,宠物的粮食,用以赈济百姓,许多人因此受益。
宰相卢怀慎的亲家,宰相姚崇的儿子都先后犯法,这可是实权人物,但崔沔依然准备制裁他们。两位宰相都惧怕崔沔的正直,于是联合起来对付他,结果崔沔被调离。
崔沔任中书侍郎时,有人认为这个职位形同虚设,反正都是听宰相的。但崔沔不这样认为,他说:“虽然职位不同,但也要互相配合,各抒己见,这样才不会让决策有所失误。怎么会为了保住职位而渎职,无所作为呢?”
于是崔沔大胆直抒己见,为此宰相张悦很不高兴,将他贬为魏州刺史。后因政绩第一,又被召回朝廷。
崔沔官至吏部侍郎,崔沔之子崔佑甫,为唐德宗一代名相,崔沔之孙崔植,亦为唐穆宗时宰相。
朝臣
唐朝唐高宗(李治)时宰相张文瓘,忠心耿耿,勤政爱民。当初任大理卿时,刚到任十天就疏理案件400余宗,全部公平公正,无一人喊冤,为人们称颂。
当时唐高宗修建宫殿三座,且攻打四方,还养马一万匹,以致国力逐渐空虚。张文瓘于是劝谏唐高宗说:“希望皇上减少开销,减轻百姓的负担,不要令他们劳而生怨”。
唐高宗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削减了数千匹马。
后来新罗国(朝鲜半岛)反叛,唐高宗准备征讨他们。张文瓘又抱病劝谏唐高宗说:“近来吐蕃侵犯,新罗虽未归顺,但并没有侵犯我们。如果两边都征讨,耗费国力巨大,百姓承受不了。请皇上暂时放下战事,休养生息,以待后起”。
唐高宗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暂缓起兵,安抚百姓。
张文瓘任宰相时,四个儿子同朝为官。张家一人为相,四人三品,显赫当世。孙子辈也多在各地任职,荣耀一方。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年轻时,曾被高人算定只能活53岁,且一生无子,若要改变,唯有积德行善。于是袁了凡发誓要做一万件善事,并祈求能高中进士。但还没完成就中进士了,被授予宝坻县知县。
他的夫人忧愁地说:“以前在家,发誓做3000件善事还能完成,现在到了衙门里无事可做,怎样才能完成呢?”
袁了凡也是一筹莫展,不知怎样才能完成这一万件善事。到了晚上,袁了凡梦见一位白发道人对他说:“仅减粮一件事,你已功德圆满”。
原来袁了凡任知县,将百姓赋税从二分三厘七毫减为一分四厘六毫,令全县百姓获益。袁了凡将梦境向五台山幻余禅师请教,幻余禅师说:“只要善心真切,一件顶万件。你减少赋税,令万民获利,功德是无可比拟的”。
做了这么多善事,那么袁了凡结果怎样呢?他不但高寿,(74岁而终,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得上高寿了),而且生了两个儿子。
朝臣
当然,人在公门好办事,一个好的决策就会福泽很多人。那么普通人呢!就算不能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但至少不要危害社会。人要依靠社会才能生存,你危害社会不是砸自己的锅吗?试问你能在荒岛上自己生存吗?不能。既然不能,那你就要维护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商人,不要以次充好,不要骗称,不要哄抬价格。比如有点权势的,不要赚黑心钱,做亏心事。在农村有点势力的,不要欺负弱小,不要凌辱乡邻。有点小聪明的,不要去诈骗,不要坑人,等等。
行善的另一个方式就是看见有为非作歹的,危害社会的,要敢于挺身而出,及时制止。还有自己有能力,可以多帮助弱小孤寡,做义工。再有就是劝人向善,做善事。总之行善的方式多种多样,能力大的做大善,能力小的做小善,小善做多了就是大善。
正所谓行善如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如磨,不见其消,日有所损。以前作恶多端暂时没有事的,不要以为苍天忘了你,那是老天爷给你改过的机会。如果你能悬崖勒马,改过自新,那么也能无疾而终,不愧子孙。当然,行善不是叫你做一个软弱无能的善人,而是对众生要有菩萨心肠,对恶人要有雷霆手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