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年,在唐朝46岁的诗人孟郊进士及第的时候,欣喜之余他写下了这首快意的小诗。
几百年后,当考了几十年的范进终于知道自己中举的时候,他直接高兴疯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同一个制度“科举”!
在科举产生之前,普通人根本没有做官的机会,空有一身的才华无处施展的人是比比皆是。
不可否认,科举制度的出现给了很多普通百姓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但是科举制度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噩梦,禁锢了很多人的思想。
而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也存在着一个让很多人为之诧异的现象,那就是在揭榜的那一日,往往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都高兴。
众所周知,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状元才是殿试的第一名,也是在外人看来最优秀的一个,不管从哪一点来看,状元都更好。
那么为什么中了探花的人比中状元的人更高兴呢?这里面其实大有学问!
科举的前世与今生
科举到底是好还是坏?或许在每个人的心中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科举在某种程度上让普通人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而在科举产生之前,想要做官,最直接的方法要么是有个好爹,生个好人家,要么就是家里有钱。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将这句话用在当时的古代实在是再合适不过,如果你一出生就是在官宦之家,那你就已经胜过别人一大半。
尤其是如果你出生在先秦时期,那么你注定就是当官的,毕竟在那个时候,官吏的选拔依靠的就是世袭官位。
一代接着一代地传,一个接着一个的做官,但往往是越亲近的人越容易产生隔阂,这一点在先秦时期也是有所体现的。
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多一点,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窝里斗的现象,甚至有人会选择直接造反,直到在春秋时期,随着战火的增多,新的政策也出现了。
没错,这个政策就是当时的“军功爵”制度,这个也主要在秦朝实行,这个制度的出现确实是给了很多人向上爬的机会。
比如受过大刑的孙膑,比如吴起,再比如李斯等人,只可惜,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军功爵制度也只不过盛行了没多长时间。
紧接着就是汉朝的察举征辟制度,这时候,一个人是否有才学全靠别人的一张嘴,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你就能当上官,所以很多的平民仍然没有机会。
就算后来又出现了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度”,可惜这也只是对大户人家有利,自此之后,在历史上存在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才出来了。
当时的科举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但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高考的,就像现在,只有上了高中才能参加高考,在古代也是一样的。
想要真正进入考试,前面还需要经历好几关考试,先是有“府试”再有“院试、乡试等。”
等到一步步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才有参加“会试”的机会,等到参加完会试,普通人才来到了最后的殿试。
虽然这的确让普通人有了机会,可是在一个接一个考试中的经费,早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难题。
也是在这个阶段中,出现了现在众人皆知的“状元”之称,所谓的“状元”就是在最终的考试“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王威、柳宗元等人都算比较幸运的,在20多岁的时候就中了状元,但是除此之外,有人为了考取功名花费了一生的时间。
在唐朝的时候,其实只有状元一个名称,直到后来的宋朝时候,才真正出现了榜眼和探花。
在很多人看来,成为“状元”以后就意味着数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探花”享受的“福利”其实比状元的还多!
状元只能靠实力吃饭,探花还能靠脸吃饭
“状”字本来的意思是指的一种正式文案的格式,而“元”代表的则是第一的意思,比如我们熟知的“元旦”。
所以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第一名”的意思,相比于探花和榜眼,状元一词出现的更早,但事实上,在唐朝的时候,也已经有了探花这个词语。
只不过,在当时“探花”代表的并不是“殿试第三名”的意思,而是“探花郎”“探花使”的意思。
在唐朝的时候,为了庆祝进士及第,在杏花园中往往会举行一场名为“杏花宴”的聚会,而在当时进士及第的人群中,会挑选出两名长相姣好的人成为“探花使”。
这个时期“探花使”的作用就是要去后花园进行采花,并且还要亲自作赋,以此来欢迎状元的到来。
而在这场杏花宴上,探花使就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机会,如果才华出众或者是颜值出众,那么他将会获得更多人的关注,甚至有可能是皇帝的倾心。
而“探花”的出现也是因为皇帝对于“探花郎”的喜爱,所以将殿试的第二名称为“探花”。
并且在唐朝宋朝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想要成为“探花”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颜值”。
而因为颜值,第三名的探花比状元当驸马的概率更高,因为他们颜值出众,在当时就有一句古话叫做“状元多县令,探花多驸马!”
并且在殿试前三名确定的时候,三人之间的才学的差距或许不大,皇帝考虑的更多是其他的因素。
比如考虑“名字、个人的气质、性格”等,由此来判断谁当第一名,谁当第三名,换句话说也就是综合评分。
所以这样看来,探花相比于状元来说,可以说是才貌双全,这也是在当时大家都想成为探花的原因。
并且当一个人成为状元,就会引得很多人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可是作为第三名,就会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如果以现在的眼光再去回看当年的科举制度,它似乎不是在选择人才,而是在进行权力的分配,它有着太多的弊病。
但正是有了科举制度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发展,才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曾在很多人的眼中,能够考取状元的人一定是十分优秀的,但其实,在状元、榜眼、探花中,三者的才华差别并不算很大,因为这是皇帝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
并且相比于前两者,在古代的探花不仅代表着才能,也代表着颜值,如果回到古代,您更愿意当状元还是探花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