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蒋介石提前把张学良软禁在了台湾,但是蒋介石并没有降低张学良的生活标准,反而每个月还拿出了几万的资金用于张学良的日常开销。
每四天就买一次菜,猪肉、鸡肉、罐头随时都有,就连罕见的冰箱也给他准备了,不仅放了冰块外,还有一种点灯的瓦斯冰箱……
提到“被软禁”,我们会想到“失去自由、悲惨”等画面,但是这位被软禁的少帅虽然失去了自由却并不悲惨,在那个战乱年代,他的生活甚至算得上过得安稳。从一位威风凛凛的少帅到被人软禁大半生、晚年远走他乡,张学良的人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张学良的父亲就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了儿子成才,张作霖很早就被送到了军校学习理论知识。1920年,张学良以学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了父亲和奉天治安局的团长。
张学良在实际作战中也是威风凛凛,用兵如神。在直奉两次战役中,张作霖周密组织、机智安排,成为了唯一获胜的军队,是人人称赞的少帅。
1928年,日本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在父亲去世后,张学良扛起了大梁,怀着对侵华日军对仇恨和浓厚对民族大义改易旗帜,宣布服从国民政府,希望能够统一国内力量,共同对抗日军。
正是因为年纪轻轻对张学良就有这样对眼界和胆识,张学良成为了无人不服气的将帅,但是,蒋介石后来的做法却让这位少帅寒了心!
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在我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学良自然是看不下去的,他一直希望蒋介石能够抗日,结果蒋介石一心只想平息“内乱”,造成了“外敌当前,国共分歧”的混乱局面,给张学良反复“打太极”,迟迟不肯对日宣战。
“我们现在只能一致对外,日本人在我们的领土上杀害我们的同胞,我们一定要抵抗!”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留了来陕西的蒋介石,逼迫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张学良并没有杀掉蒋介石,还建议留下蒋介石的姓名,谁也没想到,这一留换来了自己五十年的软禁。
回到南京后,蒋介石马上就把张学良软禁了起来,至于原因,蒋介石曾经亲口回应过:“要知道东北的部队可不好对付,无论是杀了,还是放了,我们都有可能遇到很大的麻烦!”
或许是因为忌惮东北军的实力,蒋介石对于张学良不敢太过苛待,不仅留下了张学良的姓名,还要求戴笠一定要保障好他的日常生活。
最开始,张学良被软禁在一个风光旖旎的小四合院中,他在这里不仅可以和守卫们打牌,偶尔还可以外出钓鱼、看书,只是一举一动都在蒋介石的严密监视中。
1946年,眼看大势已去的蒋介石提前把张学良送到了台湾软禁,在台湾的生活标准也是一如既往的舒适:蒋介石要求张学良的生活开支每个月不能少于5万元,连他的衣食住行有着很高的标准,鸡蛋、肉、罐头从来不缺,甚至连冰箱都长期使用着。
蒋介石去世后,受到父亲遗愿,蒋经国也一直没有释放张学良,直到蒋家两代人都去世后,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可惜已经过了54年,当年的少帅早就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家。
好在张学良的晚年还算安稳,重获自由后,他和赵四小姐去了美国夏威夷,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光。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张学良和蒋介石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这二人经历了从陌路、知己再到陌路的过程,曾经深交的二人之所以闹成最后那样的局面,或许就是因为二人的理念有太大的差别。
从人生经历来看,蒋介石和张学良都是军人,但不同的是,军阀出身的张学良却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心里挂念的不是自己和地位,而是百姓和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