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农历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之际,
勇立潮头的广州南沙
便迸发出“二次创业”再出发
的昂扬姿态。
1月22日,南沙区举办2024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活动,涉及总投资约630亿元的56个项目。
1月1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赋予南沙更大自主权,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月19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在广州“两会”后首站到南沙调研,部署推动南沙区高质量发展工作。
1月17日,广东省广州南沙建设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召开,要求凝心聚力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
1月15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努力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取得新突破。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出台15条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
不久前召开的广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南沙开发开放之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新跃升,加力推动南沙跨越式发展。
1月22日,在南沙蕉门河中心区新落成的聚星桥边,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出席了由他领衔设计的这座“网红”桥的开通仪式。
当天,竣工和开工的56个项目涵盖市政基建、产业、房建工程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南沙区领导在动工仪式上表示,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引擎,而举办此次活动,释放出南沙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推进开发建设的势头和决心。
历经10个月建成的聚星桥造型别致,是国内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
聚星桥一桥连三岸,将充满港澳青创元素的创享湾、肩负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功能的南沙国际人才港、新近开业的商业标杆南沙星河COCO Park、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等项目联系到一起,用“商业+公园”的体系,打造承载南沙港澳合作的集聚区。
聚星桥是创享湾人行桥及周边功能完善工程中的一部分。该项目由何镜堂领衔主持设计,包含五座人行桥及四处桥体周边景观建设,工程以打造南沙门户为目标,延续南沙新区“城市客厅”的空间活力。
蕉门河中心区一带
是南沙的“城市客厅”,
也是最能管窥南沙
近年来跨越式发展的区域之一。
本世纪初,蕉门河畔和进港大道两旁,除了蕉林和寥寥几栋建筑外,几乎空空如也。如今,风光旖旎的蕉门河两岸,商场、写字楼、学校、公园、医院、图书馆、市民广场、国际化社区、南沙牌坊参差错落,配合多座造型别致的桥梁,传统与现代交织,粤港澳和国际融合,构成了独具岭南水乡特色,彰显中国气派的南沙“封面”。
南沙这颗大湾区“明珠”的未来不只是造一座城那么简单,而是通过产城融合发展,按照世界城市标杆打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区域。
在广州最南端的万顷沙二十涌,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工地,机械轰鸣,各类施工车辆往来穿梭,现场一片大干快上的建设场面。
△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建设进展快速
“自2023年8月31日开工以来,项目先后克服了台风、软土地基、道路运输条件差等不利条件,加大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的投入,已提前完成综合体育场工程桩的施工任务。”承建单位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前正在全力攻坚主体结构,加速推进施工建设。
短短三个月时间,从一片滩涂上拔地而起的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几乎一天一个样。如今,“一场两馆”已初见雏形,周边新建的7条市政道路和11座新建跨河涌桥梁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未来,这里将成为香港、澳门、广东乃至全国各地进行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平台。
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向南不足三公里的海面上,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今年年中,广州、深圳、中山三地将在万顷沙互通桥实现牵手。
同在万顷沙片区,除了已经通车的南沙港铁路、南沙港快速路,正在建设中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还有深江铁路、南珠中城际、南中高速。
加上已开通的南沙大桥、虎门大桥,以及已开工建设的狮子洋通道,南沙从“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湾区交通中心”转变的态势已明显显现。
日新月异的万顷沙变化的不只是“面子”,更有“里子”。
南沙正把握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机遇,深化万顷沙南部区域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预留充足产业发展空间,加快谋划建设生物谷、数字谷、健康谷,打造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
而《南沙方案》三个先行启动区之一的南沙枢纽也布局于此,未来南沙枢纽将突出岭南风韵,聚焦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等产业。
在与万顷沙一河之隔的龙穴岛上,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龙穴造船基地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1月19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为SFL公司建造的7000车LNG双燃料运输船3号船完成交付。
而在去年12月份,龙穴造船基地也连续交付了多艘万吨巨轮: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国重器”——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成功试航、“海上叉车”6.5万吨半潜船“祥泰口”号命名交付、超过7万总吨的全球最大吨位客滚船“莫比·雷格斯”号从南沙启航驶往地中海……
△“梦想”号成功试航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南沙方案》也为广州船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龙穴造船基地内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两家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的在手订单交船期已排至2027年。
“二次创业”再出发,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成为广州南沙的重要发力点。
同在龙穴岛的南沙港区,岸桥边一台台龙门吊鳞次栉比,堆场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蔚为壮观。
2023年,广州港南沙港区交出靓丽成绩单,集装箱吞吐量达1937万标箱,同比增长5.4%。目前南沙港区有15万吨级以上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20个,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2400万标箱,规模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
去年12月28日,总投资约75亿元的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
△广州港南沙港区
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去年开工
“国际通用码头建成后,整个南沙港区码头岸线将超过16公里。”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马楚江表示,通过南沙港区各码头联动,依托南沙港铁路、广州港穿梭巴士、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等便捷的运输网络体系,将成为华南地区综合体量规模大、服务功能齐全、多式联运条件优的现代化港区,更好地服务大湾区企业。
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见证了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繁盛,从向海而生到向海图强,在深入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全面建设海洋强市的道路上,广州南沙无疑将成为动力强劲的“蓝色引擎”。
为“蓝色引擎”提供源源不断推动力的是海洋科技的创新发展。
目前,南沙正在推动建设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为支撑,打造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核心区。
2018年11月,广州海洋实验室在南沙成立,短短五年已累积获批主持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累积引进海洋高层次人才团队21个,其中包括10个院士团队。
广州海洋实验室还与南沙区人民政府、粤科金融集团联合组建10亿元规模的“广东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助力实验室科学家成果转移转化。
广州海洋实验室是南沙“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一部分,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以及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一批“国之重器”,再加上N个高端创新平台一起,共同构成了南沙未来产业的“创新策源地”。
而南沙未来产业的征途则是“芯晨大海”,除了前述的“海”洋经济产业外,还有以芯粤能、芯聚能、南砂晶圆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以中科宇航、云从科技为代表的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广汽丰田、龙穴造船基地、东方重机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和高端装备“大”制造业。
1月23日,“晨”产业又传来喜讯,由中科宇航在南沙生产的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一箭五星”发射任务,这是该系列火箭连续第三次成功发射。千亿规模航天产业的汇集,使南沙正在成长为中国商业航天的“第三极”。
在“大”产业里,由巨湾技研打造的全球首家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已于去年10月底正式投产。
而时隔仅一个月,融捷集团在南沙布局的新能源项目便实现投产,从该项目在万顷沙打下第一根桩到产品下线,用时仅320天。作为融捷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布局,该项目将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智造”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规划年产能和年产值分别达35GWh和350亿元。
“这么大的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在行业内都是首屈一指的。”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坤庆如此感叹。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向阳则一连用了四个“很给力”来肯定领导、政策、服务和合作伙伴所做出的贡献。
△融捷新能源在南沙投产
近年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南沙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23年南沙全年新签约项目132个,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9个。
“产业兴则人才聚。”南沙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聚集人才的“强磁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际化人才特区,南沙已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2万余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年增长100%,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我对广州、南沙的印象非常好。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完善,政策优势明显,很符合我的期待。”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读博士宋乐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工智能,他表示,自己对未来在广州、南沙落地项目充满期待。
作为对企业信任和人才期待的回应,在今年初召开的南沙区委全会上,南沙区动员全区上下以“十大攻坚”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明确了推进港澳全面合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引领、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提升枢纽能级攻坚、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绿美南沙生态建设、补齐民生短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十个聚力攻坚的领域。
从大港新城迈向
人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南沙正用跨越式发展,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
“南沙答卷”。
小南带你看
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讲南沙:加快南沙先行启动区建设,深中通道今年通车……
一箭五星!“南沙造”火箭带着“吉祥龙”成功发射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Kakin
文字:齐华伟、罗瑞娴、谢子亮
图片:刘伟、罗仲贤、南沙区建设中心、资料图
制图:石畯涵、Kakin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