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非常大!”
“高大上了好多啊!”
“终于不像以前那么拥挤了!”
搬迁、升级后的急诊科
旧址、新“家”无缝切换正式启用
所有人切实感受到的就一个字——
“变”
整洁宽敞的环境、人性化的布局设计、完善的智慧化医疗设施……新急诊医学科诊疗实力再上新台阶,跑出人民医院服务品质提升的“加速度”,为扬中百姓提供更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
全新打造的急诊科
有了哪些新变化呢
下面就跟随小编的镜头
来为大家“解锁”
容量之变大急诊跑出加速度
“原先急诊面积仅700㎡,经过重新规划改造,现在面积达到1630 ㎡,抢救床位数也从之前的6张,扩容到了11 张。”说起新急诊的变化,科主任郭祥林言辞间满是兴奋。
△全新打造的急诊科布局设计更显便捷、高效、人性化
走进综合楼新急诊科大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急诊分诊台”,宽敞明亮的候诊区,急诊收费处、抢救室以及诊疗区标识清晰醒目,各区域的功能一目了然,让患者就诊更加便捷、通畅。
容量的限制,一直是急诊科发展“卡脖子”的问题。抢救室时时满员,周转和接收新病患的问题都接踵而至。尤其是去年年初,新冠患者激增的情况下,抢救室床位紧张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改造前的抢救室狭小局促
△改造后的抢救室焕然一新
急诊改造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容量上做加法。扩大急诊总体面积,将新急诊抢救室迁至门急诊大楼西侧与输液室、留观室融合;急诊三楼设置EICU;将辅助检查科室、急诊挂号、急诊药房、内外妇儿等急诊诊室融合。
△走廊壁画后暗藏移动设备带
一楼走廊壁画里也暗藏着“玄机”,推开壁画,里面就是一组移动设备带,在遇到群发伤等突发事件时,即可随时征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格局之变新急诊亮出强内核
“不仅‘家’变大了,‘格局’更合理,就医方便多了……”。这是新急诊投入使用后,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全新的布局满足一站式诊疗需求,急危重症患者同一楼内即可完成检查、诊断、治疗,真正实现了一站式闭环管理。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所有的设计都透露着两个原则——高效的救治、便捷的流程。
急诊科集成“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对功能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设有设备齐全的抢救室(床位11张)、留观室(床位12张),增设了16张床位的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抢救室不仅变大,布局也更加科学。急诊输液室护士长殷婧璐介绍:“我们在抢救室内设置了四个独立单元,心肺复苏室、创伤救治单元、卒中救治单元、胸痛救治单元,还设立一个独立的隔离抢救室,为心跳呼吸骤停、创伤、传染类疾病患者提供专用的救治设备和场所,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得到快速的、有针对性的救治。”
△独立的复苏抢救室
△在急诊三楼新增EICU,设定床位16 张(在建),专用电梯轻松直达。使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诊区融合,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科、急诊口腔科、急诊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体外碎石、急诊心电、急诊 B超、急诊检验、急诊药房、急诊挂号、门 (急) 诊输液室都有相对独立的候诊区域。
△急诊影像检查专用通道,24小时为急诊患者提供快速、精准的相关检查,实现“急诊-CT‘零距离’”
△急诊120专用车道
搬迁后,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无缝隙衔接,最大程度为患者争取到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时间,真正做到上车即入院,入院即救治,打造扬中地区一流的急诊急救生命“绿色通道”。
细节之变智急诊答好人文卷
“急诊是一个非常需要人文关怀的地方,我们的救治不仅要有速度,也要有温度。”说起急诊的变化,护士长殷婧璐认为,细节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抢救区域封闭式管理,保护患者隐私
△自助服务区(自助挂号缴费、自助轮椅)就诊更便捷
△电子叫号系统,就诊更有序
△急救科普画
△充满童趣的儿童输液区
来源:扬中市人民医院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