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居民:请在仙桃市第十一中学校区招生范围内2017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出生的儿童,和现就读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家长扫码如实填报。”10月中旬,杜湖街道纺园社区网格员在辖区居民群转发了一则生源调查公告,引起居民广泛关注。近期以来,仙桃城区其他小学所属招生范围内的居民也收到了这样的公告,生源调查受热议。
纺园社区网格员在居民群转发的十一中生源调查公告
“以前好像都没搞过这样的调查,今年不知道是为什么?”市民张先生的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正在此次生源调查的行列之中,收到调查公告,他不明所以。“3年前我大儿子上幼儿园时,周边特别是公立幼儿园学位特别紧张,门口排成长龙。而今年小女儿入学,周边幼儿园普遍学位富余,选择很多。”二胎宝妈赵女士的话在居民群中引发共鸣,“愿意生娃的人越来越少,学校肯定要及时调整规划呀!”
而根据各校公告介绍,此次生源调查就是为了向市委市政府对城南学校整体布局规划提供数据支撑。那么,近年来全市出生人口是否呈下滑趋势?相关产业有无受到波及?适龄人群为何不愿意生孩子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
出生人口减少,出生孩次不优
“大家的感觉没有错,近几年出生的孩子确实是越来越少。”市卫健委人口家庭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近年来,全市出生人口呈“断崖式”下跌,2020-2022年三年较上年下降幅度均超过21%。全面实施两孩政策的2016年,全市出生人口17676人,而在去年,这个数字降到了5920人。
“今年的情况更不乐观。”该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30日,今年全市共出生3091人,而根据建档数据推测,同期预计出生人口约4400人。“当前全市出生情况主要呈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孩次不优’等特征。”
据市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共出生5920人,其中一孩2529人,二孩2992人,三孩及以上399人。从孩次上分析,近七年来三孩及以上孩次出生数量每年基本持平,但一孩和二孩生育人口数占育龄(18岁-49岁)妇女数的比例偏低。
2022年全市生育一孩和二孩数分别占育龄妇女数(34.6万人)的0.73%和0.86%。而2016年全市生育一孩和二孩数分别占育龄妇女数(31.9万人)的2.9%和2.4%。也就是说,国家全面实施两孩、三孩政策后,我市二孩、三孩生育数量并未达到预期,甚至一孩生育规模也在不断萎缩。
相关产业受到波及
孩子生得少,与生育、养育息息相关的相关产业自然受到波及。
哺乳期宝妈小江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刷到了市妇幼保健院可以坐月子的宣传视频,产后复查时询问医生,才知道该院是将住院部10楼VIP病房改造成了母婴健康照护中心,已经对外开放。
“我是7月中旬在妇幼生的孩子,当时10楼VIP病房还有好几个空房间,产科普通病房也有不少空床位呢。”小江告诉记者,“按照医生的说法,开设母婴健康照护中心一来是想要充分利用资源,二来是为了更好满足产妇科学坐月子的需求。”
“如果晚点生娃,我也会考虑在妇幼坐月子,毕竟市场价都差不多,但专业医生更有优势。”已经在其他月子中心坐完月子的小江对此十分看好,“虽然生孩子的人不多,但想要坐好月子的人也不少。相比外地有些医院直接关闭产科的做法,妇幼的这次转型还是很明智的。”
而受到低生育率波及的不止医院产科。今年8月,在城区某公立幼儿园任教多年的陈老师头一回感受到了招生的压力,“以前根本不用宣传,一启动报名,家长们都要踏破门槛,学位一直很紧张。”她笑着说,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她所在的幼儿园还组织老师到周边小区摸排适龄儿童,到人流集中的商圈发传单宣传。
仙桃小学满庭春校区发布的生源调查公告
“你能想象吗?不光是我们,像实验、育才这样的知名园所,也是没有招满。”她告诉记者,前期他们线上登记的部分家长也“爽约”了,因为选择多了,他们去自己认为更合适的园所报名了。
产科产能过剩,幼教供需失衡,低生育率波及的产业远不止于此,房地产、教培、母婴用品、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多重因素让年轻人望“娃”却步
围绕生育展开的一系列产业受到冲击,不少市场主体正在积极转型和优化,而身处生育源头的适龄夫妻的生育意愿似乎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根据2022年我市全员系统显示,全市已婚无孩家庭有10802户(不包括因个人隐私未上报的信息)。
“原以为生娃就很不容易了,没想到养娃花销更大。”产后刚刚复工的小郑有些不太适应,因为销售工作压力较大,带娃时还得见缝插针地回复客户信息,每天都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大家都说上班是996,带娃可是007。”而许多职场妈妈也跟她一样,在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反复摸索。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43.6%的职场人认为职场妈妈是“白天工作累、晚上被娃吵得心理强大打工人”,占比排名各选项之首,超两成职场妈妈经历“丧偶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育儿。从生育意愿不强的原因来看,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经济负担重仍是职场爸妈的首要顾虑。其次,就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
“有的人是不愿意生,而我是生育困难。”即将奔三的小吕结婚已经4年了,感觉生活和工作趋向稳定想要个孩子,却迟迟没有受孕。“我本身是有多囊,我老公又经常喝酒应酬,估计都有影响。”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决定到医院促排卵,提高受孕率。
经济负担重、没人带孩子、生育力不足、已过最佳生育年龄……系列问题让已婚夫妻望“娃”却步,而随着社保体系的完善强化了社会养老功能,“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也在弱化,生育不再是必选项。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口情况不容乐观,人口问题不容忽视,他们已经总结建议形成报告,期待联合多部门出台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千方百计稳住一孩生育的“基本盘”,切实撬动一孩家庭的生育潜能。
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 郭欢
责编:周方婷
编审:宋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