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广泛关注,在多地儿科就诊数量不断攀升。家长们纷纷寻找应对感染的方法,并分享“大战支原体攻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应对措施以及预防方法。
- 支原体是个啥?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性病原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感染后,症状与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和鼻炎等。然而,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会出现高热,或者持续较久的发热症状,同时咳嗽的时间也会更长。有些患者可能会持续咳嗽两周以上,甚至有时会因为咳嗽而影响睡眠。相比之下,感冒通常在1个星期之内就能好转,而肺炎支原体可能会进展为肺炎,引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肺炎支原体,但以下人群更容易感染: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年长者,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可能会下降;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如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接受器官移植等情况下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脏病、肺病、糖尿病等。长期接触感染者也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
-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该如何应对呢?
在用药方面,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和头孢等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是目前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如果感染初期症状较轻,一部分患者能自愈。如果仅仅是咳嗽,无发热,可以对症服用止咳药。如发热,建议发热门诊就诊,由医师指导治疗方案。如果治疗用药可覆盖感染病原体,大多数3天内症状会改善。但是,如果3天后症状加重,有可能是继发肺炎或合并其他感染。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支原体,不能自己随意吃药,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对肺炎支原体有效的药物中,四环素类,8岁以下儿童是不建议使用的;喹诺酮类,18岁以下是不建议使用的。如果怀疑对大环内酯类耐药,需要权衡利弊,知情同意后才能使用。
此外,有一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孩子出现了耐药的情况,对此有的家长表示担心。部分孩子感染的是耐药株,而不是在治疗过程中才出现耐药。耐药与不耐药的差别主要在于耐药者的退热时间延后、病程较长,但重症的比例差别不明显。有家长在孩子出现耐药的情况后,自行给孩子更换药物,这样的做法是有风险的。
- 治疗指南的推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推荐: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方案,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乙酰吉他霉素。
对于阿奇霉素的使用,轻症患者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 每日10mg/kg,疗程为3天,必要时可延长至5天。另一种用法是,第一日10mg/kg,之后每日5mg/kg,连用4天。
对于重症患者,推荐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每日10mg/kg,连用7天左右,间隔3-4天后开始第二个疗程,总疗程根据病情而定,通常为2-3个疗程。
当患儿病情改善、临床症状缓解、体温正常时,可以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然而,对于婴幼儿患者,使用阿奇霉素需要特别慎重,尤其是静脉制剂。
在接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72小时后,需要根据体温等情况初步评估药物的疗效。
- 支原体会再感染吗?
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痊愈后是否会再次感染的问题。由于目前没有支原体的疫苗,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免疫保护能力是有限的有可能再次被感染。
- 平时如何预防支原体感染
为了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注意手卫生;保持室内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约30分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与呼吸道感染者保持距离;外出时佩戴口罩;加强营养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等的摄入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和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