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文,别署绍文,抱朴斋主。天津市人,自幼师承北碑巨匠孙伯翔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 副主任 、天津市河西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全国冶金文协书法专业委员会 副主席。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之魂。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用笔、结构和章法,都是可见的形体。用笔有急徐、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中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究笔力与笔势;结构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三者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神采、气韵、意境,都是无形之物,它须要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
神采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古人评论书法,早有"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说法,但同时又指出"规矩既失,神则无存"。神采美只有通过形质美才能表现出来。清人梁巘云:“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他的观点对当时及后来的书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法要耐看,线条质量一定要过关,书法用笔得法,线条才会坚实劲健,耐人品味。在这方面,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书家能否使每一点、线都达到精准完美且富于变化,是书家是否具备功夫的关键所在。有多年修炼的功底,便能以自然的形式流露出来,即所谓“虚实相生”、“动辄合度”,此时的点与画既是法,也是情。
扬雄在《扬子法言•问神卷》曾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所谓“书为心画” ,意即书法创作本质上是作者对心中情感的表露和书写,而书法作品不仅能展现创作者真实的审美情感,也能彰显其本人的气质个性,也即“字如其人” 。这与先生经常对学生所言“一笔一画自成生命”实乃一脉相承。
书法乃精神之归宿,心灵之家园。先生的谆谆教诲时刻牢记在心。在我,书法确实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有时我的学生开玩笑说,不让我写字会有啥感受,我告诉他应该是生不如死的感觉吧。如今,先生已年逾八旬,耄耋之年的他依然保持创作青春,实乃让我辈望尘莫及。而每一次拜望先生,展开自认得意的作品时总是心怀忐忑。而先生总能够一针见血指出症结所在,如何避免,令人茅塞顿开。先生如一座丰碑,为我们后学树立了榜样。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我也当如先生对我们那样,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能教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文 /张少文《寄情书法 不忘师恩》
01/09
内容|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尺寸|32×180cm
来源|出自[唐代]裴说《句》。涵义是,即使贫寒,但读起书来,其乐无穷。而搜索、斟酌起诗句来,看似静思,但搜肠刮肚,非常紧张。
02/09
内容|挚维同响。周遵绊马,曷能赦放。位才之绪,遂居本邦。志业方熙,道隆。
尺寸|96×200cm
来源|节临《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刻于东晋太亨四年,记录了墓主人爨宝子的生平及对墓主的赞美之辞。
03/09
内容|鸿渐羽仪,龙腾凤翔。
尺寸|60×30cm
落款题跋|节《爨龙颜碑》。《爨龙颜碑》刻于南朝宋代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碑文由爨道庆撰写,除了记墓主的身份信息之外,还记了爨氏的由来、家族世系、爨姓家族从河南入滇的过程以墓主的生平政绩等。《爨龙颜碑》与《爨宝子碑》合称“爨碑”,也称“二爨”,是南碑瑰宝。
04/09
内容|《应》
尺寸|70×70cm
落款题跋|顺天应人。语出《周易·革》。原文“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05/09
内容|敦象和能悦,幼乡以树。加以推厚,于时先达,咸以远播。字叔稷,郁为冠,君含璋载育,柯坚早流拔群之誉,目斯阐,关中之气。人后己,信彰侪类,德素,家传青紫,髦彦于此群,而靡杂合异,离曲之谈,日下之薄行茂闺门,先大相许。释褐太尉行参军,寻转军,庶天道辅仁,上征。登此远年,秋三十二。兴和卒于亲贤乡宜戊午朔三日庚。猗欤太师,遂表司空,城历试,剋终介祉,蹠试剋阊阖,穷斯大宝。而风烛年,岁次亲(辛)酉五月昌里。粤以武定元申迁袝于先茔,乃东服,衣缨有序,是剑,穷方徽长史。
尺寸|60×90cm
落款题跋|《崔景播墓志》,全称《魏故镇远将军崔府君墓志铭》,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十月刻,一九六三年夏于河北省野县同连村南出土,现藏河北省博野县。志高、宽各53厘米,厚10厘米,有盖。正书二十一行,正面二十行,行二十字,左侧一行,二十二字,共407字。(选临《崔景播墓志》。)
06/09
内容|《奋斗》
尺寸|46×70cm
07/09
内容|于一切法无妄想,尽未来际救众生。
尺寸|32×180cm
来源|出自弘一法师《华严集联三百》。
08/09
内容|《福报》
尺寸|60×30cm
来源|福德报应。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夫造祸而求福报,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 ,虽欲毋亡,不可得也。”
09/09
内容|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尺寸|70×260cm
来源|语出自魏晋魏朝·刘桢的《赠从弟·其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