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举着高脚杯,右手拿着保温杯
熬最久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啤酒里面加枸杞,可乐里面加党参
你还在“朋克养生”吗?
不妨给“朋克”加点“专业”!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养生可有大讲究
顺四时,适寒暑
养哪里? 如何养?
粤卫平台推出【粤养生】栏目
细说养生那些事儿~
阿妈再也不用操心我唔识照顾自己啦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治一方病”,地处岭南的广东,夏季湿热,秋天干燥,广东人爱喝凉茶爱煲汤,时值冬季,特别是最近新冠病毒感染后,很多患者反应咳嗽,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润肺止咳呢?
今天清远市中医院的中药师给大家推荐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药用植物,也是广东地区常用中药:龙脷叶。
龙脷叶属于南药和壮药,也是广东的妈妈们常用的厨房必备煲汤药材。虽然常用,但我们首先也要认识龙脷叶才能大显身手药到病除。
关于龙脷叶
龙脷叶
龙脷叶,又名龙利叶、龙肝叶、龙舌叶、龙味叶和牛耳叶等,属大戟科守宫木属,是岭南地区的重要民族药材和传统食疗药材。龙脷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广东和海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马来半岛等地的山谷、山坡、丛林和村边。
一般以的成熟叶片入药,味甘、性淡、平,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和通便等功效,常用于肺燥咳嗽、支气管炎、哮喘和大便秘结等病症的治疗,也是广东凉茶的原料之一。《岭南采药录》中曾记载:以龙肝叶猪肉汤食之,可治疗痰火咳嗽。
龙脷叶在20世纪70年代被《中国药典》收载,其原植物形态属于常绿小灌木,高10-40厘米;茎粗糙,枝条圆柱状,直径2-5毫米,蜿蜒状弯曲,多皱纹,枝多少扭曲,下部斜倚;幼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节间短,长2-20毫米。单叶互生,稍肉质,倒披针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顶端圆,基部楔尖或渐狭,上面深绿色或淡蓝绿色,中脉与侧脉附近常为苍白色。叶通常聚生于小枝上部,常向下弯垂,鲜时近肉质,干品近革质或厚纸质。
全年可采,6-8月为盛产期,每隔15-20天采青绿色老叶1次,每株从上而下摘取3-4片叶,阴干(不宜直接曝晒,否则叶片易变黄色质次);或阴干至七八成干,将叶片叠齐捆成小扎,用蒲席遮盖,晒至足干。
在冬季,
大家逐渐感到皮肤干燥、嘴唇爆裂,
好像喝多少水都不够。
这个时候 ,就需要靓汤来滋润一下了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美味的靓汤
三叶三果汤
材料
龙脷叶、桑叶、枇杷叶各30克,秋梨2个,无花果60克,罗汉果15克,瘦猪肉250克。
上述为3-4人量。
烹调方法
食材洗净,秋梨、猪肉切大块,全部材料放入砂锅,加清水2升、白酒少许,大火煮沸,转小火熬一小时即可。
功效
本方取利于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龙脷叶、桑叶与枇杷叶,配上长于清肺化痰、生津止渴的秋梨,能清热生津、健脾开胃的无花果及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罗汉果,再搭配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的瘦猪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效果佳。
此药膳方既适宜一般人群日常饮用,又可辅助治疗肺热燥咳、口干燥渴、咽喉干痛、肠热便秘及肝热目赤、头晕头痛等症状。
-End-
来源:综合清远市中医院、岭南中医药文化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拜托大家多点点
今日目标:1500个【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