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烟台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最新提示!

0
分享至

11月6日0-24时,国内有28省份报告新增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5436例,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

一、所有市外来烟返烟人员,提前3天通过“烟台报备”向目的地社区(村居)报备,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烟后实行“5天4检”,即第1天(落地即检,当日务必完成)、2、3、5天各1次核酸检测。抵达后3天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乘公共交通工具、不进入公共场所。近期有外出旅居史的人员,请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感染者轨迹信息和中高风险区信息。有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感染者同乘航班、火车、公共汽车等涉疫风险的人员要立即向社区(村居)、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

二、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疫情发生地出现一定范围社区传播或已实施大范围社区管控措施,基于对疫情输入风险研判结果,对近7天内来自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区)的流入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三、机场和港口区域与入境人员或货物有直接接触的服务保障人员,隔离场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冷链相关企业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来烟,确需来烟返烟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居)报备,返乡后不外出、不聚集。

四、严格限制前往发生本土疫情的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市、区)。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五、近期非必要不离烟。避免大范围流动引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尽量避免或减少跨市出行,非必要不出市,确需离烟的,要密切关注目的地和途经地疫情信息。建议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并通过官方公布的咨询电话确认。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六、按时主动参加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不少一次”。自11月1日起,全市常态化区域核酸检测频次继续“两天一检”,逢单日进行,期间所有在烟人员(含常住、外来人员)要按时参加社区组织的“两天一检”。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型单位,宾馆、酒店和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超过3天未做核酸检测人员限制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七、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分餐食、用公筷、一米线、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戴医用防护口罩,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八、因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症状,购买退热、止咳、抗生素、抗病毒等“四类药品”的人员,当日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积极配合镇街工作人员电话随访。

九、严格场所码扫码查验管理。所有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场所、人员出入较多的场所,各类交通场站、卡口,以及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班线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均须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场所码,做到“经营必贴、凡进必扫、逢进必验、不漏一人”。广大市民要主动配合扫码查验,对不履行查验责任的单位和拒不配合查验工作的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十、积极接种疫苗,共同筑牢免疫屏障。虽然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但研究显示现有新冠疫苗在预防奥密克戎引发重症和死亡方面依然非常有效,且接种加强针更能显著提升保护效果。3岁以上无接种禁忌的人群“应接尽接”,完成全程免疫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及时进行1次加强免疫。尤其是60岁以上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老年人,更应尽快完成全程免疫,及时接种加强针。

重点关注的本土疫情风险区域

(含高中低风险区及参照高中低风险区管理地区)

(备注:本表截至2022年11月7日11时,具体高中低风险地区名单请查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河南日报、南充疾控中心、“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放军战机突遭F-16V锁定,台军叫嚣一击必杀,其实他们是睁眼瞎

解放军战机突遭F-16V锁定,台军叫嚣一击必杀,其实他们是睁眼瞎

懂体育的小吖头
2024-05-30 11:25:49
贝林厄姆被反超!2024金球奖最新赔率,凯恩第四,梅西跌至第九

贝林厄姆被反超!2024金球奖最新赔率,凯恩第四,梅西跌至第九

祥谈体育
2024-06-03 10:52:24
进入最高峰!供不应求!上海街头已经排起长队

进入最高峰!供不应求!上海街头已经排起长队

娱乐的硬糖吖
2024-06-03 11:53:47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2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2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2 17:11:34
躲在家里放冷枪的俄罗斯空天军余孽要见阎王了

躲在家里放冷枪的俄罗斯空天军余孽要见阎王了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4-06-03 08:43:05
曾仕强:不要随便可怜别人,千万记住,心软是病,情深致命

曾仕强:不要随便可怜别人,千万记住,心软是病,情深致命

韩韩故事记
2024-06-01 18:50:07
欠薪闭店,创始人跑路!一瓶卖8块的国产老汽水,走到了破产边缘

欠薪闭店,创始人跑路!一瓶卖8块的国产老汽水,走到了破产边缘

老妞读书谈
2024-06-02 10:59:28
首次海外赛夺冠!中国最美田径女神横扫日本名将:成绩看齐吴艳妮

首次海外赛夺冠!中国最美田径女神横扫日本名将:成绩看齐吴艳妮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4-06-03 15:08:15
9.98万的海豹06,恐将成为压垮26万海豹车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9.98万的海豹06,恐将成为压垮26万海豹车主的最后一根稻草

懂车大帝
2024-06-02 23:01:52
C罗祝贺姆巴佩加盟皇马:轮到我祝贺了!期待你点亮伯纳乌

C罗祝贺姆巴佩加盟皇马:轮到我祝贺了!期待你点亮伯纳乌

直播吧
2024-06-04 04:24:16
国外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女主播们露球播报,观众每天都会准时收看

国外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女主播们露球播报,观众每天都会准时收看

影孖看世界
2024-05-11 20:23:58
吃“春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2个案例,告诉你真实感受

吃“春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分享2个案例,告诉你真实感受

奇妙的本草
2024-05-23 19:00:03
外交部:若美方对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签证限制,中方将坚决反制

外交部:若美方对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签证限制,中方将坚决反制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03 16:49:16
城管队长出轨女下属称对方“嫩妈”,女主照片曝光真白瞎这张脸!

城管队长出轨女下属称对方“嫩妈”,女主照片曝光真白瞎这张脸!

听风听你
2024-05-30 20:29:17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7.2461,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21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36点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30官方收报7.2461,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21点,较上日夜盘收盘跌36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3 16:42:10
关于朱芳雨谈周琦加盟辽宁,说几句可能广东球迷不爱听的话

关于朱芳雨谈周琦加盟辽宁,说几句可能广东球迷不爱听的话

林子说事
2024-06-04 01:39:04
在工地有假老公是怎样的体验?我的经历来告诉你

在工地有假老公是怎样的体验?我的经历来告诉你

杨木林
2024-02-28 10:33:56
国际乒联主席颁奖!孙颖莎夺冠砍下1000分,25万奖金,曼昱19.6万

国际乒联主席颁奖!孙颖莎夺冠砍下1000分,25万奖金,曼昱19.6万

乒谈
2024-06-03 20:19:46
波尔告别中国赛场,赛后采访现场演讲告别:我不会来中国打比赛了

波尔告别中国赛场,赛后采访现场演讲告别:我不会来中国打比赛了

小鬼头体育
2024-06-03 20:36:50
美日韩发表联合声明

美日韩发表联合声明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03 00:21:18
2024-06-04 06:42:44
蓬莱市融媒体中心
蓬莱市融媒体中心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你身边”
4156文章数 11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被指在中俄天然气项目提不合理诉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方被指在中俄天然气项目提不合理诉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休假期运作展望<射手篇>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教育
时尚
家居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数码要闻

戴尔预计今年内存和固态硬盘价格将再升20%

教育要闻

高考前班主任叮嘱孩子的十条技巧 网友:一个好老师真的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今年流行“五五分”穿法,太时髦了!

家居要闻

静谧极简 让空间回归本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