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这回可够咱们喝一壶的。”前一段时间,公司下发了人事调整变动通知,接此通知的同事私下里都开始议论纷纷。
怎么回事呢?公司老董事长退居二线了,新董事长上任了,这也没什么。但常年跟老董事长共事的部门张经理成为自己所在部门的新领导。
这下麻烦就大了。之前就听说,他只是一位没什么本事的领导。业务不是很精通,管理也是马马虎虎,从没见张经理管理部属拿出相应的力度来。
由此,不少同事都认为,张经理能长时间跟着老董事长,现在跟着新董事长,一路上都是靠着拍马屁拍下来的。
因而,张经理上任第一天,便在同事心目留下了“没本事领导”的差印象。果然,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还真就印证了我们内心看不起他的想法。
每次工作请示汇报到张经理那儿,他总是一副听得很认真的样子,但过后却拿不出清晰的解决思路。然而,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总不忘加一句:“具体怎么做,我也说不太清楚,但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不管怎样,有个好结果就行。”
而每到工作任务扎堆,有的同事向张经理反映,仅凭个人工作恐怕难以开展时,他却显得无可奈何,并告诉那位同事:“这样的事情,还需要我协调吗?自己想办法。”
就这样,慢慢地,有的同事向他请示汇报的次数也变少了,而有的遇到问题有时也自己扛了下来。他们知道即使请示张经理了,也不会得到很好地处理。就此,张经理这一“甩手掌柜”的领导印象,在不少同事心中日益巩固起来。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大家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一次,公司需完成一项应急性任务,每个部门分担的工作都不少,自己所在的部门也同样如此。
而张经理做为部门领导,只是简单地将公司所分派的任务做了分工,便去忙别的了。结果,因为有些工作没能做到具体到人,一些员工忙得不行,而另外一些员工则闲得不行。
结果导致,个别任务过重的员工将内在的不满转化为外在的牢骚,时不时地开始讲张经理、公司的怪话,发一些不负责任的牢骚。
这一情况被张经理知道后,一向不太吱声的他,不知为何集中全员开会,会上,可谓大发雷霆,对当事人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并表示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他一定不会客气。
从那件事情过后,部门工作分工不明的问题被解决了,而由此带来的抱怨、牢骚也由此叫停了。不仅如此,几位平时努力工作,任劳任怨的老实员工,在他的推荐下,也走了业务主管的岗位。
慢慢地,所在部门的员工,开始认为“没本事的领导”张经理,也不是真没“没本事”啊。
我们常说,员工最可爱。实际上,领导也不是一颗白菜。能成为领导,必定有他过人之处,都有个人领导单位的独立想法,只是这一想法与有些下属固有的想法不符而已。因而,所谓的没本事领导,也只是一种相对而言。
那么,做为下属跟所谓的“没本事”领导交流沟通,则需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要有敬畏。我们常讲,见官不敬,迟早是病。做为下属,无论领导大小,都是自己的上级,拿豆包不当干粮,最终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换句话,再“没本事”的领导,也是领导,再有能力的下属,也是下属。做为下属服从领导命令与指挥,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见过有位资格老一点的同事,见到新任领导是从其他部门调整过来,便对其另眼相看,工作也不请示,不汇报,结果,涉及到提职加薪、工作分配等切身利益时,新任领导就是不予通过。最终,还是那位老同事服软、认错,才使得自身利益得以维护。
早知现在,又何必当初呢?
每位领导的风格都不一样,做为下属还是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努力去适应,而不能让领导去适应你,所谓适者生存,既要适应生活环境,还要适应生存环境。
二要有分寸。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为下属更是如此。无论什么时候,下属做出的任何越界举动,对上级而言都是一种冒犯,或许上级没有明说,但心里一定记着,说不定就会秋后算账。
小张与小刘平时关系不错,也都是公司销售部门的业务骨干,因年龄及业绩的问题,小刘先于小张走上业务主管的岗位。
对此,小张心里很不服气,在一次部门聚会上,借着酒劲,不但在言语上“奚落”了小刘,还跟小刘勾肩搭背,显出一副很无谓的样子。而小刘考虑到在场人多,闹翻了不好,没有过多反应。
但自从那件事过后,小刘便在开始压缩小张的客户人员数量,并将他新开发不久的客户转移给其他销售员,导致小张工作越来越被动,销售业绩也是直线下滑,最终被迫离职。
三要有发现。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也有优点。当领导的更是如此。做为下属,不能简单地凭直观印象,来推测领导有无本事,而是要从工作、生活、学习还有为人等各个角度,看到领导的过人之处,努力学习他们的长处,取长补短。
诸如,文章开头长年跟着老董事长的张经理,虽然,业务能力不强,管理也称不上行家,然而,有一点就是对老董事长、对公司特别忠诚。
公司起初,曾因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风险,公司不少员工纷纷借故离职,而张经理则选择宁肯不要工资,也要跟着老董事长一起共同渡过难关。后来,公司躲过了危机,而张经理职场也迎来转机。难怪,个人不但位置稳,而且经他推荐的人员,几乎一路绿灯被提拔。
因而,不存在一无是处的领导,作为下属就是要善于发现,抓住领导心之所向,踏实干好本岗工作,才有机会成长、成事。
总之,要理性地看待领导的有无本事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对领导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把握分寸,善于发现,相互成全,彼此成就。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