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闻风丧胆,被不少人称之为“人类禁区”的亚马逊地区!野生动植物带来的“恐惧感”可以说并不低,其中,最让人害怕的物种之一——“食人鱼”,就让很多人停止了脚步,进入这个原始的森林区进行探索。因为它太凶猛了,生活在亚马逊地区之中的很多物种,都成为了它的“口中食”。
掉入它的分布区之后,可以在数分钟之内,就可能让一个活物变成一堆“白骨”,这完全不夸张,它的实力相当惊人,这是可以公认的。阿根廷曾出现食人鱼伤人事件,致70伤,还咬掉女孩部分手,所以非常恐怖。这不,除了食人鱼之外,还有一些生物存在,也是让很多人闻风丧胆,这里我们就说下“吸血鬼鱼”。这种鱼比食人鱼还可怕吗?
亚马逊河里的“吸血鬼鱼”是什么鱼?
吸血鬼鱼由于它的长相,曾被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为外形最怪异的动物,而吸血鬼鱼的发现历史并不长,在2007年4月人类才首次发现,并且在2009年的时候,才被确定为一个新物种。该物种在当时发现的时候,也是引发了科学界的热议,也是因为它的外貌非常不一样,所以被认为是近10多年来发现的最令人惊奇的脊椎动物之一。
吸血鬼鱼最初是在缅甸发现的。但是在亚马逊河之中也能够看到它,它长着锋利的牙齿、令人感觉恐怖的外形、酷似欧洲传说当中的吸血鬼,所以才被称之为“吸血鬼鱼”。的确也是,在它的嘴上有锋利的獠牙,并且是清晰可见的,这是与其他鱼类不同的最大点。
而在发现之后,科学家们将其归类在鲤形目鱼类之中,并且也是这个属性之中唯一一种长有尖牙的鱼类。那为什么这种鱼会有牙齿呢?
根据鱼类研究专家阿尔夫-布瑞特兹(Ralf Britz)表示,在正常的鲤形目鱼类之中,大多数鱼在0.5亿年前就进化消失了,而这次我们发现的“吸血鬼鱼”,虽然看到了奇怪的外貌,并且是一种新物种,但是吸血鬼牙齿般的结构并不是牙齿,而是一种骨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颚骨的副产物,这些骨骼会刺破皮肤生长形成弯曲的尖状结构。所以,牙齿“非牙齿”,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那吸血鬼鱼比食人鱼还可怕吗?
上面我们也说了,吸血鬼鱼这种结构,是属于貌似獠牙的骨骼突出形成的,那它与我们说的“食人鱼”还是有点差别。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是属于水虎鱼(Piranha)的一种,它的牙齿是实实在在的,下颚突出,牙齿为三角形,尖锐,上下互相交错排列,在咬住猎物的时候,可以将猎物咬住不放,并且通过身体的扭动将肉撕裂下来,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
牙齿的轮流替换使其能持续觅食,所以,具有强有力的齿列,可引致严重的咬伤,那肯定能够轻易将猎物撕裂,并且将其食用了。
这的确是比较可怕的,并且食人鱼就是以凶猛闻名,俗称“水中狼族”。而吸血鬼鱼虽然名字令人感觉到比较恐怖一样,但是相比食人鱼来说,可能还是不可怕。为什么呢?
科学家们通过对吸血鬼鱼的分析,发现吸血鬼鱼并不将这种奇特的牙齿用于捕食,在身体结构上雄性还长着较大的腹鳍和顺向肛门,而是在领地争夺时派上用场,作为争风吃醋时跟同性打架用的一种武器。因此,雄性吸血鬼鱼就利用这些超长的牙齿在求偶竞争中“恐吓”对方,或者互相搏斗。并没有实际性的攻击记载。
你说,利用一个具有攻击性记载,非常凶猛的鱼,与一个暂时没有看到任何记载攻击性事件,只用于“玩耍,争斗”的鱼类相比较,谁更加可怕一些?大概率还是食人鱼更加可怕吧。至少在我的观点之中,吸血鬼鱼可能并没有食人鱼可怕。可能有人觉得他可怕一些,这个就看自己的观点了。
不过这里提醒一下,还有一种鱼被称之为“吸血鬼鱼”,它学名叫牙签鱼,别名叫寄生鲶鱼,也是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牙签鱼就要凶猛一些,它能吸取人的血液和身体组织为食,并且在体内一直存活下去并不断繁殖,这就非常可怕。比食人鱼肯定就凶猛了,所以这里提醒一下,叫“吸血鬼鱼”的并不止一种,我们说的是缅甸发现的一种,在亚马逊河之中也有的物种。
总结
亚马逊河的生物种群非常庞大,各种生物多达数百万种,并且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更多的新生物种群也呈现在我们面前。例如:已知的昆虫就高达250万种、上万种植物和大约2千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等,所以完全难以置信该区域还有多少物种没有被发现。
而吸血鬼鱼(缅甸发现物种)可能并没有食人鱼那么强,但是也并不是意味着在亚马逊河流之中,就没有比食人鱼更强的物种。例如:电鳗、刺鲶等物种,就可以将其制服。所以,生物相生相克,大部分的物种还是可以做到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