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忆往昔,虱子没少折磨人,它缘何而来?看今朝,虱子又为何消失?

0
分享至

农村里有很多东西是城市里很少见的,寄生在人体上的虱子是其一,而虱子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印记,现在的很多人,估计都没见过它。

虱子和人类共存了两千多万年,在上世纪的农村广泛存在,现在上了年纪的人一想起虱子,身上就不由地发痒,仿佛又把自己带回了,曾经“勇斗”虱子的年代。

忆往昔,虱子没少折磨人,它缘何而来?看今朝,虱子又为何“消失不见”了?

虱子是恐龙时代就有的生物

虱子,寄生虫的一种,目前已知的虱子多达3000多种,能寄居在哺乳动物身上的有500多种,再往下细分,能寄生在家畜的约13种,寄生在人体的为3种,分别为体虱、头虱和阴虱。

通过科学家对类人猿和现代人的研究推测,虱子在两千多万年前就存在于人体身上了,而据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4月6日的报道,虱子带来的折磨,还可能是造成恐龙暴躁的原因之一,看来,虱子还是能“暴打”恐龙的古老物种

寄生在人体身上的虱子,常活跃于头发、汗毛、腋毛等体毛上,尤其头发,是头虱的大本营,还有衣裤的缝隙处、衣领处、衣袖和裤腰等皱褶处,也是体虱和阴虱喜欢藏身的地方。

虱子产卵于发根或衣服裤子的纤维上,卵又称“虮子”,椭圆白色,我每当想起用指甲盖一挤,爆出的“啪叽”声音,就让人心里直发毛。而每次产卵可达300枚,如果任由它们生长,人体将十分难受。

这是因为虱子简直就是“吸血鬼”,它除了血,偶吃皮屑,其它啥也不爱,虱子足部具有较强的抓握能力,介于它的寿命仅在两月左右,为了生活,只能豁出去了。而虱子在0~40℃都可存活,30℃左右时最活跃,一旦认定了寄主,它专一,恒定,痴情,不出意外,将终生陪伴。

且虱子和苍蝇类似,是边吃边排便的物种,不过,虱子群居,不寂寞,这是苍蝇无法比拟的。

虱子的危害可不小

吸血为生的虱子,由于嘴部的口器非常小,如果不抓紧吸的话,可能就没得吸,就像人们调侃的,你这伤口再不抓紧去医院,可能就愈合了。没错,如果虱子偷懒,它将会饿死,因此,虱子一边吸,一边还释放阻止伤口愈合的抗血凝物质。

抗血凝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内,我们身体的“免疫大军”会与之交战,奈何这些物质不按常理出牌,四处逃窜,免疫大军一旦招架不住,瘙痒就是人体最直面的感受,严重的还可能有小红点出现。

瘙痒是最难受的,一旦挠上就撒不开手,抓破皮肤是小事,感染发炎成脓疮才是大事。再说,虱子被认为是传播伤风伤寒,流行性斑疹和战壕热等疾病的媒介,最好不要让它在人体上“站稳脚跟”。

曾经英国有一位患头虱病的女孩,她的病情世间罕见,即便母亲每日帮她梳头清理,可触目心惊的虱子越长越多,了几个月仍不见消停,如果再持续下去,可能会引起脑部病变,最终剃光了头发,才遏制了虱子的繁殖。

虱子缘何而来?

虱子活跃的年代,尤其是农村女孩的头上,几乎都有。虱子由于体型小,善于隐匿在人体皮肤和毛囊中,不吸血时,也很难发现,而虱子繁殖能力非常强,当它在你身上呈几何倍数增长时,才可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在那个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不好,基本家家户户都喂养有鸡鸭鹅等家禽,牛羊马等家畜中的一两种来补贴生活,同时,还有看家护院的猫和狗,且几乎是散养,容易携带寄生虫。加上土房不通风,人体和有寄生虫的动物们接触后,就容易将虱子的虫卵,从牲畜上引导到人身上来寄生。

清苦的人们整日忙碌奔波,个人卫生显得不重要,夏天还好,有可能一两天就洗一次澡,可到了冬天,天冷容易生病,一身棉衣裤巴不得穿过一个冬季,哪还能脱个精光每天洗澡呢!能一个月洗一次就不错了。身上的皮屑和油脂增多后,无疑给虱子提供了繁殖条件。

欧洲中世纪,部分人们甚至将不洗澡视为神圣,他们认为的恶臭难耐,是一种交流的社交礼仪,这简直是虱子生存的理想天堂。

回到我国来说,那时的农村几乎烧柴火,烧水浪费,冬天的衣服金贵,一件棉袄穿到春天,又没有洗衣粉,洗衣机或脱水机,即便洗了也杀菌不彻底,洗了后晒不干就没得穿,有时太冷,连睡觉都舍不得脱,还是穿在身上实在。即便爱洗澡,当把没洗的衣服再次套在身上时,虱子又从衣服中钻出来危害皮肤了。

当整个环境都如此时,出现虱子就不奇怪了。可能你身上并没有虱子,但在此环境下待得久了,身上就可能出现了虱子,虱子是可以接触传播的,农村孩子追逐打闹,上蹿下跳是常态,这很难避免。我犹记得邻居家的大姐,她的头发一掰开,里边爬满了虮子,她就算天天洗,过两天依然满头虮子。

放在以前,根本没有洗发水等含化学成分的物品,我洗澡都用洗衣粉或碱水,而这些压根就杀不死虱子,而我们所食用的瓜果蔬菜,粮油副食等,都是没有喷农药的,蓝天白云,粗茶淡饭,绿色食品,不仅养人,还养虱子,诸多纯天然物品,也给虱子提供了绝佳的生存条件。

那时为了降低身上的虱子,人们没少出招,比如我家,为了烫死头上的虱子,奶奶总是烧一锅水,排队轮流烫,把头埋在热水里,可不是闹着玩的,头皮烫的通红,就算龇牙咧嘴,也要咬牙坚持,当水面浮着大量烫死的虱子时,才略表欣慰,真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男生如此,女生的密集长头发就更痛苦了,有些虱子藏得深,根本烫不死,烫完头后,还要一股一股地扒开头发亲手抓,当一声声“啪叽”的爆浆声传入耳朵时,就代表将虮子挤爆了。当然,也有采用专用的篦子梳头的,这算是温和的做法了,还有采用“六六粉”消杀的,还引起了诸多中毒事件。

即便如此“赶尽杀绝”,虱子还是会卷土重来,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有人不禁有疑问,那时的虱子真有这么恐怖?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我读二年级时,前排一个整个冬天都没洗过头的女生,经常看见她挠头,衣服上还有很多白色小点,一次上课时,我看见她头上有东西在调皮的钻进钻出,我忍不住用铅笔扒开一看,好家伙,里边密密麻麻爬满了虱子,还有厚实的一层白色虮子,我要是没见过虱子,估计当场吐一地,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了绝对发呕,晚上也睡不着觉。

俗话说“穷生虱子富生疮”,不但富贵限制了你的想象,物质匮乏的贫穷更是如此,那时,常常是一根红薯或一个洋芋管一顿,虱子又不能吃,管它作甚?闲的吗?一个“穷”字,就是虱子横行的真正原因。

虱子又缘何而去?

贫穷只是起点,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诸如虱子粉、杀虫药等化学试剂的面世,洒在衣物或被褥上,这无疑成了虱子的噩梦。

其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用上了洗衣机,空调,用上了含化学成分的洗发水,护发素,洗衣粉,沐浴露和香皂等,无论虱子是吸血还是以皮屑为生,都逃不掉这些用品的化学分子,虱子们只能逃离寄主,不愿离开的,只能被“毒死”或“熏死”。

而诸如村村通等工程,也为农户们带去了洗浴设施,人们的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健康概念不断普及,现在的冬天,不说几个月不洗澡,就是一个星期不洗澡也难受,更多发达的农村,人们完全可以做到每天都洗澡洗头,这些变化,让虱子和虮子逐渐无处遁形。

而且,人们所食食品逐渐用上了化学试剂,农药和化肥,不光让虱子无从“下手”,同时也让人遭到伤害,真有虱子,还得感谢吃的绿色食品了。且人们也用上了疫苗,研制了许多去除寄生虫的药物,让虱子也无法立足。

另一方面,家禽、家畜、猫狗的圈养和饲养也变得逐渐规范,它们也讲究起了“卫生”,人们又降低了和牲畜们交叉感染的可能,即便有虱子,很快也会被环境消杀,根本站不稳脚跟。

由此看来,虱子的离去,并不是人类的不“挽留”,而是新时代的无情,它只是被适者生存的自然环境,逐渐淘汰了而已。

和虱子一同离去的,还有蛔虫

如果说虱子是“主外”,那么蛔虫就是“主内”,曾经的它们里应外合,把很多儿童折磨得痛不欲生。蛔虫产生的原因,和虱子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和猫狗和牲畜接触交叉感染。

除此外,蛔虫卵常活跃在土壤,水源或食物中,当人们干农活或孩子玩泥巴,饮用了生水,不洗手吃饭,或生吃了纯天然的黄瓜、番茄等水果蔬菜时,都很容易造成蛔虫感染。

由于蛔虫在人体的肠道中寄生,它带来的疾病非常多,比如常见的肠粘膜、结膜炎、胆囊炎等疾病,都可能是蛔虫直接或间接引起的。

记得小时候,农村孩子体内都有蛔虫,那时流行的宝塔糖,可是消除蛔虫的“不二良药”,那时很少吃糖果,我还很期待肚子里有蛔虫,那样,我就能吃到酸酸甜甜的宝塔糖了。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提升了,也勤洗手,勤消毒,瓜果蔬菜也喷上了农药,市面上涌现的很多矿泉水和纯净水,也让人们很少饮用野外的生水了,加上接种了手足口和肠道等疫苗,相当于从根源上降低了蛔虫寄生的可能

而我们念念不忘的宝塔糖也消失不见了,换来的,是袋装颗粒或药片,怀念的,是我们逝去的青春。

总的来说

虱子只是褪去了大部分“光环”而已,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即使现在,仍有很多贫穷之地,他们受环境制约,现在仍过着贫穷的生活,他们,有可能还在和虱子搏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虱子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年轮中,就像我们不经意间就长大了一样,我作为过来人,年少时,没少被虱子折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回忆起当时的青葱岁月,心中还有一丝怀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女子200米:杰斐逊-伍登21秒68夺冠,成为本届世锦赛双金王

懂球帝
2025-09-19 22:06:26
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提到广东这条河,督察助力黑臭河变生态河

生态环境部发布会上提到广东这条河,督察助力黑臭河变生态河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14:53:14
【司徒雷登】“九一八”他亲带燕大师生街头游行,后遭毛先生讥讽

【司徒雷登】“九一八”他亲带燕大师生街头游行,后遭毛先生讥讽

年之父
2025-09-19 06:10:04
男子从温州一大桥跳下,没想到正值退潮江中无水,身体陷入淤泥中无法脱身

男子从温州一大桥跳下,没想到正值退潮江中无水,身体陷入淤泥中无法脱身

鲁中晨报
2025-09-19 17:29:07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郭凯敏二婚妻子现身,颜值爆表身份厉害,儿子是谁你知道吗?

橙星文娱
2025-09-19 15:10:21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来看美剧
2025-09-19 17:49:07
退役又如何?全红婵下半生剧本提前写好:官方盖章,条条金光大道

退役又如何?全红婵下半生剧本提前写好:官方盖章,条条金光大道

念洲
2025-09-19 11:04:33
罗马诺:拉爵询问花这么多钱为何成绩不佳,阿莫林称因强度非体系

罗马诺:拉爵询问花这么多钱为何成绩不佳,阿莫林称因强度非体系

直播吧
2025-09-19 17:03:04
41岁舞都跳不动还开演唱会,本想回馈粉丝,全网却恶评如潮

41岁舞都跳不动还开演唱会,本想回馈粉丝,全网却恶评如潮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8 22:36:37
“两证”取消已成定局,公路也将迎来全部免费?为什么车主们却褒贬不一

“两证”取消已成定局,公路也将迎来全部免费?为什么车主们却褒贬不一

艾米手工作品
2025-09-20 07:02:52
惊险!重庆街头数个钢卷横冲直撞致多车受损,官方:未伤到人,交警已处置

惊险!重庆街头数个钢卷横冲直撞致多车受损,官方:未伤到人,交警已处置

极目新闻
2025-09-19 19:48:57
1971年,叶剑英了解陈毅的诊断经过后大吼:都该杀头,一个不留

1971年,叶剑英了解陈毅的诊断经过后大吼:都该杀头,一个不留

言今忆史
2025-09-09 09:22:47
凯特在国宴上大放异彩!老特两次直呼:你太漂亮了

凯特在国宴上大放异彩!老特两次直呼:你太漂亮了

金牌娱乐
2025-09-19 10:27:52
流落在中国的外国公主,婉拒回国继承亿万遗产,坚称自己是中国人

流落在中国的外国公主,婉拒回国继承亿万遗产,坚称自己是中国人

卷史
2025-09-19 23:20:38
爆大冷!奥运冠军被绝杀,国羽2大将出局,女单4强诞生,黑马逆转

爆大冷!奥运冠军被绝杀,国羽2大将出局,女单4强诞生,黑马逆转

知轩体育
2025-09-19 17:29:14
金九银十BBA燃油车市场走访:多款畅销车型优惠10万元左右,奥迪A4L跌入20万元内

金九银十BBA燃油车市场走访:多款畅销车型优惠10万元左右,奥迪A4L跌入20万元内

时代财经
2025-09-18 13:08:47
侯佩岑今日机场被偶遇,穿白衣搭配黑裤也能美得高级,收获鲜花

侯佩岑今日机场被偶遇,穿白衣搭配黑裤也能美得高级,收获鲜花

陈意小可爱
2025-09-20 07:34:18
美记:快船签约伦纳德是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操作

美记:快船签约伦纳德是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操作

雷速体育
2025-09-19 21:29:30
纪实:25岁华裔女子遭男友强制塞高尔夫球,3小时后在痛苦中死去

纪实:25岁华裔女子遭男友强制塞高尔夫球,3小时后在痛苦中死去

谈史论天地
2025-09-11 14:59:38
欠债数亿!法院突袭搜查三套别墅,强制开锁 直击成都中院执行现场

欠债数亿!法院突袭搜查三套别墅,强制开锁 直击成都中院执行现场

红星新闻
2025-09-19 19:31:11
2025-09-20 08:16:49
斌斌酱科普Go
斌斌酱科普Go
专注动物科普
74文章数 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家居
旅游
教育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