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泳春
长久以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果树主干与主枝之间的夹角都是以45度向前延伸,这是果树的自然生长习性,这是因为太阳光线是以45度斜射大地造成的结果,所以要求果农在整形时都将主枝固定在45度斜角为宜,并且以树叶45度的纹理为佐证来说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具有现代物理学和植物学的人都明白:分布在地球大地上的太阳光线角度不都是45度,不仅因其所处位置的纬度不同,同一时间点的光照角度有所不同,有直射,有斜射,还有平射,而且因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即使是在同一个地面点上,太阳光线的角度也会随时而变。另外需要强调一点的就是世界上的叶片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我们也永远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叶片,其中的叶脉纹序和纹路也是花样繁多,独具一格。
一、地球是一个圆球形,地球上的每一点位置,因纬度不同,接受太阳光线的角度也就不同。所以说,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存在着南北差异。
地球上南北为纬,东西为经。温度带的形成主要与太阳光线照射到地面的角度有关,地球以纬度由赤道向两极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其中在植物学界还存在有一个“亚热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由南向北,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多种气候和对应下的各种植物。
二、地球不仅有自转形成的昼夜,而且也有公转形成的四季。由于地球的偏斜和公转,太阳的直射点也在不停地南北移动。所以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太阳光线都是以斜射为主,而且斜射的角度不都是45度,并且会随时变动。
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地球公转形成黄道。由于黄赤交角的影响,使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因此,从1月初到当年7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加大,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从7月初到来年1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所以说,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与地球公转时离太阳的距离有关,但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时离太阳的远近没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的大部分陆地都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可以这样简单地说明,越往北走,太阳斜射的角度越小,过了夏至,太阳的斜射角度也越小。
三、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太阳的照射角度就越大,紫外线就越强,但由于大气层的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空气越稀。
我们把太阳比做是一个“火炉子”这是不对的,因为火炉子或者电炉子传热必须有空气作为介质,而太阳传热是依靠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都知道,地势越高采光越好,但紫外线也越强,气温也越低,就是这个道理,到过青藏高原的人更是有切身的体会。物理学上有一条定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为果树的生长与温度息息相关,所以在相差100米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种植的同一品种的果树,其开花时间早晚也不相同。
四、世界上有不同的植物就有不同的形态,枝与干或者枝与枝之间的角度也都是大小不一,更别说45度,同时枝角会受到地球引力、风力、光照、果实和无机营养等多种多种外力因素的影响。
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果树的“五大优势”中有一个“置顶优势”和“尖端优势”,合称为“顶端优势”,其中的“置顶优势”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果树根系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无机营养首先是随着主干向最高头运输,枝条也是向最高处延伸。但是由于地球的引力是向下拉动,因此枝条的“置顶优势”与地球的引力就产生了相互牵制的作用,枝条也便形成了一定的斜度向上生长。基因和品种不同,“置顶优势”也不同,对抗地球引力的强度也就不同,枝条的角度也会变小。
果树的枝角不仅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同时也受各种自然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幼树的枝角小、迎风坡地的枝角小、阴面的枝角小、水多的枝角小、化肥多的枝角小、果实少的枝角小、某些基因强大的树种枝角小。对于果树而言,枝角小说明“置顶优势”强,营养生长旺盛,不易结果,需要人为地去纠改。
五、叶片不仅有各种形状,而且叶脉也有不同的形态,我们既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叶片,同时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叶脉,植物包括果树叶脉的纹序和纹路不都是45度。
叶脉是叶片上分布的粗细不同的维管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它一方面为叶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输出光合产物,另一方面又支撑着叶片,使能伸展于空间,保证叶的生理功能顺利进行。叶脉的内部结构随叶脉的大小而不同,有叉状脉、网状脉和平行脉等,并非都是45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