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海军共有三大舰队,分别是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其中东海舰队、南海舰队是1955年成立的,北海舰队成立时间稍微晚一些。1960年,我军在海军青岛基地与旅顺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北海舰队,第一任司令员是刘昌毅中将,第一任政委则是丁秋生中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北海舰队第一任政委丁秋生的故事。
丁秋生出生于1913年,湖南湘阴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丁秋生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下落不明,丁秋生由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家中条件可想而知。7岁的时候,家中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丁秋生就跟着母亲一起逃荒到安源煤矿。
11岁的时候,丁秋生成为一名童工,开始在安源煤矿下井谋生。那个年代,工人还没有觉醒,受尽了资本家的剥削,丁秋生也过够了这种日子。不久后,安源煤矿成立了党组织,丁秋生开始在组织的带领下参加工人运动。1930年,17岁的丁秋生正式加入红军,进入红三军团,成为特务连四排的一名红军战士。
加入红军后,丁秋生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参军初期,丁秋生没有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按理说,新兵在战场上阵亡率是很高的,但丁秋生的运气却非常好,虽然多次历险,甚至身受重伤,但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尤其是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敌人的两架飞机飞到丁秋生他们上空,丁秋生他们第一次见飞机,一群人追着飞机跑,结果飞机掉头扔下了两颗炸弹。
其中一颗战斗在人群中爆炸,丁秋生的几名战友一下就牺牲了。另一颗炸弹就落在丁秋生身后,结果这颗炸弹却是哑弹,丁秋生也躲过一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丁秋生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并顺利到达陕北,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丁秋生都为革命立下大功,他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后,丁秋生被任命为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以及副政委等职务,1955年授衔时,丁秋生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授衔之后,上级部门安排丁秋生进入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丁秋生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因此他特别珍惜学习机会,也充分利用这次学习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1960年,我军在海军青岛基地与旅顺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北海舰队,在毛主席的安排下,丁秋生成为北海舰队的第一任政委,在丁秋生的带领下,我军完成了近海防御的布防任务,保卫了领海以及国家主权。1964年,丁秋生卸任北海舰队政委的职务,卢仁灿接替他,成为北海舰队的第二任政委。
值得一提的是,丁秋生的儿子名叫丁一平,他参军后主要在海军服役,1996年,45岁的丁一平晋升为海军少将,2000年,49岁的丁一平被任命为北海舰队的司令员。2002年,51岁的丁一平晋升为海军中将。2003年,丁一平被降职。
丁一平被降职的原因与北海舰队发生的“361号潜艇事件”有关,这起事件中,361号潜艇因为机械故障原因,导致潜艇内的氧气急剧减少,70名官兵因此罹难。这起事件发生后,作为北海舰队司令员的丁一平负有管理责任,他也因此被降职,由大军区副职降为正军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