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只好大呢”,挤在我两旁的人评论着眼前水里游过的鱼群。南垒河的碧波映着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娜允傣族古镇和两岸虎视眈眈的人群,上城佛寺的金佛慈悲地俯视着孟连城。
俯瞰孟连城的金佛。本文图片均为 丁子凌 图
我正琢磨着等会儿众人齐奔下河的瞬间该把镜头对向哪里,四面八方突然欢呼起来,时辰已到。人们从我身后推搡着翻过护栏往河里跳,一到水里便熟练地撒起渔网,人潮所到之处,泛起层层泥浆。
中间的水域比较深,只有游泳健将才勇敢地往里游,所以两岸的捉鱼大军过了几分钟才迎来会师。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远处一望,南北绵延约1.5公里的水面已经被密密麻麻的人类全面占领,看来鱼儿是无处可逃了。
这个把下河抓鱼过成全民狂欢的神秘边城,是云南普洱西南角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50公里外的口岸与缅甸仅一江之隔。它既不像西双版纳那样燥热,也不像瑞丽那样庞杂,大部分时候都保持着悠然的慢节奏。当然,过节除外。
聚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可远不止县名里提到的三个,交错杂居的足有21种,少数民族人口占到86%之多。相对于拉祜族、佤族等山地民族,傣族喜欢依水而居,因此在孟连坝子,无论服饰、建筑还是饮食,都以傣族为主。据说神鱼节也来自傣族的民间传说:远古时,没有谷物和蔬菜,佛祖派神鱼和蕨菜来拯救人类,每年四、五月间,孟连人民为了接受佛祖的恩赐,就在南垒河尽情捕捞,神鱼节一代代流传下来。至于蕨菜君,却好像被冷落了。
神鱼节现场,回头率极高的爱伲族妇女
官方的神鱼节已经办到了第16届,最近几年固定在每年4月11日至13日,紧接着便是傣历新年泼水节。
原本,傣族人要身着盛装前往法罕山朝拜佛祖遗迹,历时20多天,期间不准任何人下河捕鱼,冒犯者将受到佛祖的惩罚。贺新房、结婚、小和尚入寺受戒等活动也多选在这段时间进行。5月初戒渔期满,放河捉鱼。如今,前面的步骤全都省了,直接在活动前两天分批投入河中20多吨鱼,包括鲤鱼、鲢鳙鱼、罗非鱼等,主要由政府买单,少量靠企业赞助,公告板上写着:今年最大的一条有17.5公斤。
捉到的鱼单体重量排在前3名者,可获得“神鱼王”奖金,我猜,真正为奖金而来的人大概没有几个。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几种人很容易辨认:一是像我这样凑热闹的游客,挂着至少一部相机,全方位武装防晒,动不动就飞个无人机引来当地人团团围观;另一种是从四里八村赶过来的少数民族百姓,三五成群讲着旁人听不懂的话。
其中,爱伲(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妇女繁复艳丽的头饰和颇具时尚感的绑腿回头率最高,连当地人都会忍不住去求个合影。生意人眼里没有鱼,只有人,常住于此的缅甸人卖玉石和鸡蛋粑粑,来历不明的外省人带来各种义乌小商品。流行的事物总要慢上好几拍才能传到遥远的边疆。在这里,丢沙包砸礼品的买卖仍然大受欢迎,冒烟冰激淋的广播此起彼伏,还有远道而来的一头骆驼,无奈地应付着合影的孩子。
我在满街的鱼腥味儿中来回穿梭,见缝插针地关注下河里的战况。正午的烈日下,有人在上游刚刚没膝的泥潭里打捞着最后的希望,有人在桥头大树的阴蔽下偷懒乘凉,也有人在下游的大坝处“守株待兔”。极简派只要一网一绳,捕到的鱼直接拴到绳上系在腰间。烟不能少,那就装塑料袋里挂在脖子上。讲究一点的,会带个编织袋,剪成民族筒包的形状斜挎着,热急了还能顶在头上遮个阳。有孤军奋战的,自然也有团队协作的,夫妻档一个捕一个装,竹竿撑起的大网要至少得两人一起操作。胆大的孩子跟着到处扑腾,胆小的就套个救生马甲,或者在河边涮鞋玩儿。
捕鱼盛况
岸上越来越多满载而归的人,好多不起眼的妇女都提着满满的渔获。在劳动这件事上,少数民族往往是巾帼不让须眉。路人即使毫无准备一时兴起,在街边买双军鞋,挑张渔网,再来个手机防水套,就可以下水了。踩一身泥巴怕什么,反正第二天泼水节就开始了。想要坐享其成,就买条刚捞上来的鲜鱼,或者直接去傣家乐来条包烧鱼。这一天,应该孟连家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鱼吧。
4月上旬是滇南旱季的尾巴,孟连午后最高温超过30度,但只要躲到阴凉处,沁人的微风配上爽口的傣味凉菜和冷饮,让人有点儿舍不得睡午觉。昼夜温差超过15度,街上经常有羽绒服与短袖擦肩而过。节日期间酒店集体涨价,基本一晚都要至少300块钱,拮据的乡亲们直接在街边的棕榈树下打起地铺,不知道这样微凉的夜晚会不会难熬。
龙舟赛也是神鱼节的一部分
南垒河畔的滨河路算是小小孟连的一条景观大道,没有竞相比高的房地产,只有整齐的棕榈树、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枝叶婆娑的菩提树遮天蔽日。东岸分布着标志性的孟连大金塔、民族广场、体育场,夹杂着低矮的商铺,还有一排精美的傣族壁画。西岸则是娜允新村和农田,河边还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行人一过家犬就叫个不停。
除了作为高潮的万人捕鱼,神鱼节的龙舟赛、放水灯、放生也都在这条南垒河上。无论哪项活动,一定会请佛爷诵经。孟连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南垒河上游西岸的娜允古镇有三座佛寺与大金塔遥相呼应。
古镇高处还有一座孟连宣抚司署,傣族刀氏土司在这里世袭28代,统治周边地区长达660年。这座建筑虽重建于1878年,仍是云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土司衙门,常有西双版纳甚至东南亚的傣族人前来朝拜。傣汉合璧的议事厅、正厅和东西厢房围成一个四合院,楼上有回廊相通,主体被布置成了博物馆,介绍土司制度和孟连的民族风情。议事厅底层架空为开放式厅堂,是土司观赏歌舞、休息和重大节日接待百姓的地方。曾经在这里上演的礼仪乐舞本是当地百姓向土司缴纳劳役地租的一种方式,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欣赏,难得传承至今,赶上过节普通百姓也能在隔壁演艺厅免费欣赏宣抚古乐舞。
宣抚古乐舞表演
不像汉族总把城建得对称而方正,傣族古城依山就势,三座佛寺分别对应着上城、中城和下城,等级分明。旧时三城分别由土司、官员和下级官员居住,两寨本为一寨,男人们都是陪土司围猎的林业官,后分出来的寨子则专为土司放牧大象。如今只空留下“三城两寨”的格局,大同小异的新式傣宅早已分不出身份地位,只有门口的牌子上宣告着其七百多年的历史,院内的贵族后代们基本都经营着傣家菜的生意。
三座佛寺皆为三重檐歇山顶,其中最别致的要属中城佛寺,虽不如其他两座那么气派,但胜在未经翻修,古韵犹存。雕刻精巧的窗棂挂着蜘蛛网,涂红描金的柱子和墙板也略显斑驳。寺中的金塔出自缅甸掸邦的工匠之手,底座雕有12头白象。虽然寺庙并没有多高的地势,却很好地隔绝了世俗的车马喧嚣,也没有太多游客逗留,我坐在台阶上,在风铃声和鸟叫声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过去的傣族男子,都要在青少年时被送进佛寺出家一段时间,学习佛法和傣文。在神鱼节游行的队伍中,有一群可爱的小和尚,看起来也就六七岁的样子,不过现在送孩子出家已经不是每个家庭的必选项了。
晨曦静谧的中城佛寺
孟连在傣语中的意思是“寻找到的好地方”。这个美丽的坝子庄稼一年三熟,山野常年花香,的确是个好地方,难怪700多年前傣族的部落首领会在一路南迁中在此落脚。然而在他们到来之前,这里也曾繁华一时,却因一场大瘟疫而沦为空城。岁月流转,如今的孟连正渴望通过旅游和边贸脱贫致富。
我没有继续留下来过泼水节,却已经提早被泼了一盆冷水,还真是凉快。这几天应该是傣族地区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姑娘穿上崭新的傣装,在高高的发髻上插一串新鲜的石斛花或者几朵鸡蛋花,互相拍照留念。夜晚大金塔的点点烛光中,善男信女们虔诚地跪请佛爷在手腕上缠几圈祈福的绳子。孩子小心翼翼地一手捧一只水灯,向南垒河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
龙舟赛上,大部分队伍都划得船桨直打架,还有一艘船划到一半直接偏到岸上去了。毕竟,平日都在为生计忙碌,每年大概也就划这么一回龙舟,只有比赛前两天才有机会训练一下。但他们都挺开心,围观的群众也看得特别乐呵,这就是过节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