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自信的文化一定开放: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0
分享至

(原标题:自信的文化一定开放: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莫高窟第158窟-西壁佛坛-释加涅槃像局部-中唐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呼涛 王艳明)整整25年前的正月十七这天,年轻的水利技术员王旭东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傍晚,他在静谧的窟区转了一圈,“还没进洞窟,就喜欢上了”。

这个从小就梦想着做水利工程师的工科生在那一刻决定“留在敦煌”。对他来说,这是听从了敦煌的召唤,也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因为这里也有两条大河——洞窟前流淌的宕泉河,敦煌本土和丝绸之路往来民众汇聚的心灵之河。

时光流转,25年间,王旭东走遍了敦煌所有洞窟,调查壁画病害、参与修复壁画、加固石窟崖体,也越来越感觉到这项使命之艰难。从保护文物本体到追问探究其代表的精神世界,他也试图破解敦煌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价值。

“莫高窟见证了人们千年的美好祈愿:慈悲能承载,智慧能沟通,美能成就。我们共同守望人类的瑰宝,是为了留存丝绸之路的盛世余音,更要从它代表的开放包容中寻求对当代的启新华社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

“敦煌是具有国际化禀赋的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文明互鉴、沟通对话的见证——自信的文化一定是开放的,愈开放,愈自信!”王旭说。


  王旭东院长与外国同行一起做研究工作

(小标题)一带一路,新愿景中的敦煌

诞生于丝路之上,敦煌天然地具备了国际化的禀赋。今天,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开启,敦煌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文明密码有待被更深入地解读,照亮当代。

“ 一带一路 提出了非常好的愿景,这是敦煌保护研究的机遇,也是敦煌文化价值服务于当代的机遇。国家之间的交流认同先要有民众之间的交流,有相互了解和认同才能合作,才能做生意,才能成为朋友。”王旭东说。

在9月20日开幕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一场专门讨论“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论坛即将开启。

“有人文精神做基础,有共同的历史印记做纽带,更容易求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王旭东说。

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的互鉴、东西方文化元素交融的见证,如果再经由适合于彼此的传播方式表达出来,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共鸣。他说,“这就是文化的使命,也是敦煌的当代使命。”

浸润在敦煌研究院的氛围中,王旭东说自己坚守敦煌的25年,是一个工科生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断撞击中顿悟的历练。

“二十五年算什么,我们这里三十年以上的敦煌人太多了。我算是年轻一代的敦煌人,也算是有人文情怀的技术范儿吧!”王旭东说。


  早期“敦煌人”在榆林窟夜间临摹工作情况-1953年10月

“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强传承。保护与传承是敦煌学在人类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向前的两个车轮,只有它们齐头并进才能走得稳,走得远。”王旭东说,技术上的保护可以努力让敦煌“延年益寿”,但它的使命终将归于保护文化本身。

佛讲,诸事本无常。几代敦煌人付出自己的青春守护着“人间佛国”。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那壁画和人一样不能永葆青春,却在竭尽所能去延缓时光流逝留下的印记,只为留住那壁画上菩萨的模样。

“敦煌人要永远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让保护经得住历史推敲。我们也要用更开放的心态、更大的勇气推进敦煌国际化,因为敦煌属于这个世界,应该为人类共有。”王旭东说。

(小标题)敦煌国际化,顺应时代大势

追随着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代代敦煌人扎根中国西北的戈壁静心守护着崖壁上的千佛洞,通过在敦煌保护与研究上的不懈努力与探索让敦煌学的重心回归中国。今天,第四任院长王旭东最想做的,是“让敦煌国际化资源共享上走得更有勇气”。

“我们这个时代就要做属于这个时代的事情。敦煌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当代敦煌人的使命是既要保护好敦煌,也要让世界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它。”王旭东说。

在王旭东看来,“敦煌不是私有财产,它是人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想要更好地保护它、读懂它,就要让她回归其诞生和不断演进的根源——国际交往,文明互鉴”。


  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同志在城内办事处合影-1965年9月30日

2016年,敦煌研究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将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呈现在互联网上,供全球敦煌研究者和爱好者共享。如果有学者需要深度研究或应用这些成果,可以向敦煌研究院提出申请。

“这是敦煌历史上革命性的推广。未来,我们要以更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寻求更多的国际理解,在敦煌文化全球共享上不断探索。”王旭东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就开启了国际合作。几十年来,热爱敦煌的“国际粉丝”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个人,纷纷投入到敦煌壁画保护修复、文物病害防治、敦煌文化海外推广事业中。

敦煌,一片地处丝绸之路要道上的小小绿洲,因其与西域接近而成为中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主要线路的必经之地,连通起中国与外部世界。

在中国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有一处被称为“人间佛国”的文化瑰宝——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敦煌当地和往来于此的僧侣、供养人、技艺非凡的工匠画师历经千年的营造,在长1700多米的断崖上开凿出规模庞大的石窟群,创造了丰富而精湛的壁画和彩塑艺术。


  从三危山看莫高窟

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它历经北凉到元朝的千年营建,以汉民族艺术为主,包容并蓄多民族艺术。在莫高窟壁画上,可以看到佛教艺术的传承脉络,也可以捕捉到与古代希腊、波斯等其它异域文明的相似之处。

“任何交流的前提都是开放和包容,一旦封闭就会被孤立,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王旭东说,敦煌在比以往更有勇气地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他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符合国家和这个时代的需求。

(小标题)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历经千年营建,再经数百年沉寂,敦煌从古丝路上的重镇变成历经浩劫“藏宝地”,从此引发全世界的关注。随着留法艺术家常书鸿先生循着巴黎街头偶见的一本敦煌图录回归祖国西北戈壁,中国人在艰难中开启了敦煌保护与研究之路。

几代敦煌人的守望与保护,一步步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历史。

“今天,新一代敦煌人的使命是保护传承好敦煌文化,也要让世界更好地研究敦煌,了解敦煌。”王旭东说。

季羡林先生曾经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预见了敦煌的发展方向。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地与世界交流敦煌研究和保护成果,分享数字化敦煌资源,带实景重现的敦煌展览来到海外展出。


  莫高窟第45窟-西龛-彩塑一铺-盛唐

随着实力增长,自信也在提升。敦煌研究院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海内外研究者。今年,研究院迎来第一位海外访问学者,也将引进三位在日本研究日本画的留学生。

“敦煌是一千多年前的艺术创造,要读懂她博大丰富的内涵,就要回到她出现的那个时代和创造她的文明中去。敦煌学是跨越文明的,对它的研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来国际合作。”王旭东说,研究院不仅要壮大丰富现有的多学科研究力量,也要引入海外力量。

他说,“如果我们的团队里有印度学者、伊朗学者以及来自丝绸之路其他文化背景的学者,他们从敦煌里看到自己的文化、找到它们的历史背景以及解读其中的价值,是不是会比我们容易得多,会读出更丰富的内容?”

“回到历史中去认识历史,来到现实中来思考当下与未来。或许,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获得更多智慧——在千百年前,不同文明和种族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如何更好地相处,如何解决分歧求得认同。”王旭东说。

(原标题:自信的文化一定开放: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劝阻吸烟被怼当事人发声:收到很多争议性评论 希望大家在公共场所敢于拒绝二手烟

杭州劝阻吸烟被怼当事人发声:收到很多争议性评论 希望大家在公共场所敢于拒绝二手烟

封面新闻
2025-03-23 20:14:18
“二月上坟早,子孙不到老”,今年清明在三月,哪天上坟比较好?

“二月上坟早,子孙不到老”,今年清明在三月,哪天上坟比较好?

乡村大营
2025-03-21 07:16:13
29岁的“老戏骨”,16岁演《父母爱情》,28岁演《小巷人家》

29岁的“老戏骨”,16岁演《父母爱情》,28岁演《小巷人家》

博学老K杂谈
2025-03-23 15:50:05
数据分析:湖人掉到附加赛的可能性有多大?

数据分析:湖人掉到附加赛的可能性有多大?

看球老人
2025-03-23 19:10:03
这款奇丑无比的外国“老头鞋”,打败AJ成猛男最爱,两年狂揽80亿

这款奇丑无比的外国“老头鞋”,打败AJ成猛男最爱,两年狂揽80亿

素衣读史
2025-03-20 15:44:37
巴拿马运河已被霍家拿下!大公报批李嘉诚:助纣为虐,贻害世界!

巴拿马运河已被霍家拿下!大公报批李嘉诚:助纣为虐,贻害世界!

二向箔
2025-03-23 11:29:49
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多数人并不知道,损失不少钱,望周知

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多数人并不知道,损失不少钱,望周知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5-03-19 14:17:08
“求饶”来不及了!中国连夜撤离,马科斯自食恶果,看谁怕谁!

“求饶”来不及了!中国连夜撤离,马科斯自食恶果,看谁怕谁!

盘观前沿
2025-03-21 14:57:45
被中纪委点名的李软萍,官宣落马

被中纪委点名的李软萍,官宣落马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3-23 09:36:43
全网追杀司马南,意味着什么?

全网追杀司马南,意味着什么?

燕梳楼频道
2025-03-22 12:21:26
惜败辽宁!卢伟采访谈2伤员,纠结是否冲前八!李弘权表露不甘!

惜败辽宁!卢伟采访谈2伤员,纠结是否冲前八!李弘权表露不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3-23 23:21:22
中方全面迎战,72岁老将出席,谢锋大使上台致辞,对美国反将一军

中方全面迎战,72岁老将出席,谢锋大使上台致辞,对美国反将一军

大白话瞰世界
2025-03-23 15:42:31
李兆基用心良苦,在家族产业和血脉相连之间,他这样做目的很简单

李兆基用心良苦,在家族产业和血脉相连之间,他这样做目的很简单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03-24 01:41:43
3月25日,世预赛赛程出炉!独家直播国足生死战,央视5套新节目单

3月25日,世预赛赛程出炉!独家直播国足生死战,央视5套新节目单

侃球熊弟
2025-03-23 06:55:31
沙漠发现“精绝古国”,古尸戴一护臂惊现八个汉字,国家严禁出国展览

沙漠发现“精绝古国”,古尸戴一护臂惊现八个汉字,国家严禁出国展览

收藏大视界
2025-03-23 17:43:45
我妈妈看着郭晶晶的照片
​沉默了好一阵子才说话

我妈妈看着郭晶晶的照片 ​沉默了好一阵子才说话

小光侃娱乐
2025-03-16 11:20:07
下一位回去的陆配就是她!被网友举报,小辣椒火速改名删视频

下一位回去的陆配就是她!被网友举报,小辣椒火速改名删视频

大风文字
2025-03-22 17:08:06
面对面敲重锤!贵州约谈“一把手”44人

面对面敲重锤!贵州约谈“一把手”44人

政知新媒体
2025-03-23 15:54:41
头皮发麻!广东已大量出现!很多人“中招”,换衣服前记得留意!

头皮发麻!广东已大量出现!很多人“中招”,换衣服前记得留意!

城事特搜
2025-03-23 20:14:43
越南单身丈母娘到中国探亲,半个月不到,就让女婿帮找个中国对象

越南单身丈母娘到中国探亲,半个月不到,就让女婿帮找个中国对象

削桐作琴
2025-03-23 21:20:29
2025-03-24 03:52:49

头条要闻

专家:泽连斯基突访前线 特朗普或低估泽连斯基韧性

头条要闻

专家:泽连斯基突访前线 特朗普或低估泽连斯基韧性

体育要闻

郑钦文两盘战胜汤森德 晋级迈阿密站16强

娱乐要闻

山河舞台现原形!江一燕咳血撕碎剧本

财经要闻

合肥通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整改情况

科技要闻

马斯克发声:你可以不买,但不必烧了它

汽车要闻

搭1.5T发动机 大众新速腾申报图曝光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周末带孩子去市区,逛超市吃汉堡,吃得开心

本地新闻

用AI唤醒花花世界|锡城春光正当时,一半花开一半诗

手机要闻

AWE探展神器刷屏!浩瀚M7手机稳定器引爆万物AI跟拍热潮

春天最爱「T恤+半裙」,6套显瘦法式穿搭!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