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男人也愁婚礼太贵
最近几年来,沙特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很多年轻人因筹措不到高昂的婚礼费用而愁眉不展。当地一些保守派人士担心,由于婚礼价格高涨,很多“结不起婚”沙特年轻人可能要选择有违宗教信仰的“婚前同居”方式生活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现象发生,沙特筹划由慈善基金会举办集体婚礼。
一位沙特年轻男子对记者表示,如果想结婚,首先得有一份体面工作,然后要准备好房子车子和彩礼等。在通货膨胀率日渐增加的同时,沙特准岳父们索要的彩礼数额也不断攀升。于是,经常会有发生一个家庭中出现多名适龄女子“待嫁闺中等彩礼”的现象。由此可见,在外人眼里“富得流油”的少年,也会为钱烦恼。
按照当地的风俗,妇女不得同陌生男子在公共场合“混迹一处”。于是,这场集体婚礼就成了“没有新娘”的婚礼。集体婚礼现场上,不见漂亮新娘,只有身穿白色传统礼服的新郎出席。
尽管如此,新人们仍得到了政府给予的家具、免费入住饭店两夜、汽车保险,外加部分聘妻礼金等作为赠礼。
迪拜 贫富差距真不小
图为迪拜贫民窟
根据瑞士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报告,2004年迪拜人均收入9.2万迪拉姆,约合25000美元,这与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相同,超过西班牙和韩国的人均收入”。任志强在其博文中也讲到“迪拜人均收入三万二千多美元,还未计算各种免费福利”……
生活在迪拜的人群分为几类:顶级土豪、普通土豪、普通工作人群(不包括服务业),服务人群和劳工。各个人群的生活状态有明显不同,贫富悬殊。
迪拜本地人无疑是最幸福的,他们处在社会的最上层,享受着不劳而获、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基本就是溜豹子那些人了。
一些受尊重的职位大多由欧美白人占领。他们享受比本国更高的高收入,过着比在本国更优裕的富足生活。他们占居民的一小部分。其他东欧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来的白人和其他欧美国家来的人,收入稍差,但也算小康水平。
迪拜的服务行业人员多是来自于印巴、菲律宾。菲佣可是说是不少迪拜富裕家庭人手一个的配置。许多菲律宾人在商场、餐厅、美容院等地做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印巴人更偏劳动强度大一些的工作,比如保安、司机、送外卖此类。印巴劳力之廉价,使得很多中餐馆都雇佣印巴人。
迪拜以外的阿拉伯人中,只受过低等教育的人,做的都是低收入的体力活,由于他们有语言优势,收入高于印、巴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