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网易《未来公开课》邀请AI领域专家、创业者、投资人及经济学家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各领域的发展,探索未来趋势,从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行业落地,到具身智能与机器人革命,再到AI创业与投资的黄金机遇,全面畅谈AI如何深度连接现实与未来。
![]()
9月27日,在2025网易未来大会现场,网易《未来公开课》对话多位行业大咖,就AI投资、具身智能及前沿技术观点展开讨论。
本季对话嘉宾有学界专家,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工程院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强院士,投资人代表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许四清、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强,还有创业佼佼者智平方科技创始人兼CEO郭彦东、Rokid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蔡国祥。
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工程院及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强院士认为,现在虽然AI的发展很快,层出不穷。但是大家要意识到的是,现在所有这些发展都是很初步的,都是一个时代在一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要盯紧的是大方向,大方向是不太变化的,就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AI肯定会超过人,总体来看,未来的AI可能在某些领域超过人,某些领域不如人。”杨强院士谈到。
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许四清谈到,人工智能的产业进步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更是实践和工业应用的进步。在这一轮工业浪潮里,中国至少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
许四清还表示,DeepSeek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通过工程和算法创新,部分脱离了对硬件规模的依赖。“我认为这种用1%的投入换取99%回报的机会,不仅存在于基础模型,也会在应用层面不断涌现。这个时代,一定会出现新一代的张一鸣们,我们期待在技术上有独到判断、能选择最优路径的创业者。”
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强同样看好这届AI创业者。他表示,对创业者而言,成功的路径在于“go narrow, go deep”——先聚焦于某一垂直领域做深做透,再“go with the flow”,将产品融入用户的实际工作流程中,才能逐步成长为具有平台潜力的企业。
李强就杭州举例,他认为杭州每隔两年来一次,就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杭州鼓励创新,很多从0到1的创新,这是非常“优雅”的特点。
当然,对于中国的创业环境和趋势,智平方科技创始人兼CEO郭彦东很有发言权。智平方科技正在逐步成长为中国具身智能的代表公司之一。
在访谈中,郭彦东表示,2025是具身智能应用的元年,意味着今年要从实验室里走向真实的应用。他认为,机器人未来有希望成为家里面的“枢纽”,成为人和数字世界交互的入口。而未来产业竞争就在这里,谁得到了这个入口,谁就有了通向数字世界金库的钥匙。
Rokid乐奇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蔡国祥认为,人工智能有两大落地产品形态,一个叫具身智能,一个叫随身智能。而和个人相关的随身智能之中,AI眼镜是典型的产品代表。Rokid乐奇就长期深耕这一赛道。
“3到5年之内,AI眼镜跟手机还是并存的一个状态,或者说作为一个手机的配件协同使用。AI眼镜主要依赖手机的计算和联网能力,它的性能还是没有办法超过手机,还是在手机之下的。所以它没有办法取代手机成为人类新一代计算终端,但它可以独立完成翻译、导航、支付等功能,减少手机使用时长。”
然而,蔡国祥对于AI眼镜的发展非常乐观,他预计,3到5年之后,如果它的计算能力、它的展现、它的续航都能够达到跟手机持平。那出门就不需要再带手机了。“未来3到5年,我们预测全球会有1亿人会从传统眼镜变成戴AI眼镜。”
————————————————————————————
推广:
中国移动始终关注青年成长需求,携手抖音推出“动感地带抖音联名卡”,通过通信、娱乐与消费的多维融合,为校园青年打造更贴心、更智慧的数字生活新方式,从而将“数字惠民”融入青春赛道。
